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玻璃纤维增强微孔发泡聚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表面改性的玻璃纤维(GF)增强微孔发泡聚丙烯材料.结果表明:GF与微孔结构间存在明显的协同增强效应,GF质量含量在17%以上时,微孔发泡P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获得显著提高,而冲击强度降低.长径比为13:3的GF相对于长径比10:3的GF对微孔发泡聚丙烯弯曲强度的增强效果要好.微观SEM观察可知,GF的加入不会导致材料内部泡孔变形,泡孔尺寸在30~40μm.  相似文献   

2.
《现代橡塑》2005,17(11):18-18
GE公司推出两种长玻纤增强PBT,用于替代短玻纤增强PBT、PP和PA.牌号为LNP Verton WF-7007、LNPWF-700-10的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分别填充35%和50%长玻纤,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强度和劲度,且耐紫外线性能好。此外,长玻纤的低吸湿性改进了模塑件的尺寸稳定性,纤维末端渗移到表面的现象可降到最低,因而使外观改善。应用范围从消费品到汽车、电器零部件等.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详细介绍了用于"一步法"、"两步法"注射成型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原理、设备及其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临界CO2发泡制备微孔发泡塑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具有发泡效率高、绿色环保、对制品的机械性能及外观影响小等优点.综述了超临界CO2微孔发泡塑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临界CO2的三种发泡机理:均相成核、非均相成核与外力场加强成核机理.概述了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发泡工艺,阐述了发泡过程中防止泡孔黏结、破裂的方法及发泡...  相似文献   

5.
薛鑫 《塑料助剂》2021,(3):46-49
为应对聚丙烯熔体强度偏低,难以发泡的问题,以高熔体强度树脂与聚丙烯共混,制备了微孔发泡塑料聚丙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以POE作为提高聚丙烯熔体强度的弹性体,与聚丙烯共混所制成的微孔发泡聚丙烯力学性能最佳;以纤维状结构的硫酸钙晶须作为成核剂制成的微孔发泡聚丙烯、发泡效果最佳;在发泡剂掺量增加时,微孔发泡...  相似文献   

6.
工艺条件对玻纤增强ABS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加工工艺对玻璃纤维增强A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条件能够将ABS和玻璃纤维本身的优良性能充分表现出来,挤出温度、挤出速度及注射速率都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玻纤维增强ABS加工过程中,采用侧向加料、提高ABS的加工温度、降低挤出压力和注射速率等措施,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用振动诱导发泡模拟装置研究了微孔塑料动态成型过程中气体饱和压力、压力释放速率、温度、气体饱和时间、稳态剪切速率、振动等工艺参数对聚苯乙烯(PS)微孔塑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PS微孔塑料试样的泡孔结构随着气体饱和压力和压力释放速率的提高而得到改善,而温度、气体饱和时间、稳态剪切速率则存在一个最佳的操作范围,在此范围内制得的PS微孔塑料试样泡孔密度最大,泡孔尺寸最小。在稳态剪切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施加振动可以进一步改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LGFRP模压制品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性能的稳定性,把热模压成型过程细分为预热工序、模压工序和成型操作三个部分,分别对应片材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成型压力、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坯料转移时间以及模压排气次数七个热模压成型工艺参数,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LGFRP复合材料热模压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出了较佳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度大小受工艺条件的影响,并且细化成型工艺可提高LGFRP热模压制品的力学性能与热模压工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GFPP)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玻纤含量、玻纤和聚丙烯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结合状态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对LGFPP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LGFPP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市场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技术和工艺、成分、玻璃纤维、喂料系统概况,并对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国外典型牌号,在汽车领域、机电行业、家电行业以及通讯、电子、电器行业的应用及市场前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填充形式下的3种聚丙烯(PP)进行Mucell微孔注射成型试验。根据扫描电镜(SEM)结果得出:3种PP发泡差别较大且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通过单因素四水平试验法,考察了在微孔注射成型过程中3种PP的熔体温度和注射速度对制品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体温度的增加,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较低的注射速度得到的样条残余玻纤长度较长,材料力学性能较好;进而得到了发泡样条的宏观力学性能与残余玻纤长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挺  高莉  秦杰 《广东化工》2014,(7):125+127-125,127
文章综述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玻纤含量、长度,玻纤表面处理,功能化聚丙烯的添加,注塑工艺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该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国外塑料》2008,26(6)
当设计要求额外强度和硬度的零件时,永胜工程塑料公司生产的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LFRT)就是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唐伟 《工程塑料应用》2002,30(10):46-46
美国塑料配混厂LNP工程塑料公司推出牌号为Verton的长玻纤增强PA66材料,用于替代质轻的铸铝。 新牌号Venton RF 700-10含有50%玻璃纤维,据称具  相似文献   

15.
《玻璃钢》2005,(1):25-25
<正>位于德国Kaiserslautern的FACT GmbH公司(FUTURE Advanced Composites & Technology)计划推出一系列由长玻纤增强塑料制成的棒状模塑粒料。 FACTOR ADD PP是用60%重量份的长玻纤和聚丙烯(PP)混合。所有Factor ADD母料都包含颜料和助剂。FACT声称这能为制造者降低成本和时间, 因为只有母料部分是要求混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熔融浸渍包覆工艺,制备玻纤含量为40%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GFRPP)粒料,选择注塑温度、注射压力以及注射速率作为试验的3个因子,将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LGFRPP的注塑成型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了各注塑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注塑成型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对拉伸性能影响最显著的是注射速率,对弯曲性能影响最显著的是注塑温度,对冲击强度影响最显著的是注射压力;采用综合平衡原则,结合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得到含量为40%的LGFRPP复合材料的最佳注塑成型条件为注塑温度250℃,注射压力40 MPa,注射速度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32. 02 MPa,弯曲强度为200. 38 MPa,冲击强度为59. 34 k J/m2。  相似文献   

17.
《塑料科技》2012,(4):64
<正>总部位于奥地利的聚烯烃制造商Borealis及其合资企业Borouge公司近日在德国曼海姆举行的VDI国际汽车工程塑料会议上展出了其最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他们展示的Xmod品牌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研究了MA、DCP含量对一步法挤出长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MA用量,DCP含量的增加导致了一步法反应挤出长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恶化;当MA添加量为0.8%,DCP添加量为0.08%时,一步法挤出长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分别加入AC发泡剂,发泡助剂以及不同长度的无碱玻璃纤维(GF),注塑成型制备PP/GF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不同长度GF对PP材料发泡行为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作为异相形核剂,可以增加泡孔密度,泡孔形态更规则,平均泡孔直径较小。低含量不同长度GF的添加,可以改变复合材料的黏弹性,其中短GF(长度为3.0 mm、200目)使得PP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均高于纯PP,长GF(长度为4.5 mm)却使得PP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略低于纯PP。短GF的加入能够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限制分子链的运动,增大体系内部摩擦、弹性,增加体系黏度;而长GF却能作为刚性流动单元,促进分子链的运动,降低体系黏度。加入GF可以提高PP/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但是当泡孔存在时,低含量的GF无法抵消有效承载面积降低造成的强度下降,增强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熔融浸渍装置,采用长玻纤(LGF)增强双马来酰亚胺等改性的聚丙烯(PP),制备了LGF增强PP复合材料。研究了在螺杆转速为80~250 r/min、背压为8~10 MPa的注塑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纤维长度、力学性能与热变形温度的变化。在研究范围内,注塑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随着螺杆转速的提高,纤维长度下降,所得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