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RIP钢变形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及组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Si-Mn系TRIP钢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变化情况,用热膨胀法绘制了动态CCT曲线,分析了冷却速度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CCT曲线中,相变区域包括A→F转变区和A→B转变区,当冷却速度〉10℃/s时,有贝氏体组织生成,冷却速度对铁素体、贝氏体组织形貌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膨胀仪测定了C-Mn-Al系TRIP钢在不同冷速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膨胀曲线;并运用Thermo-Calc软件,进行了C-Mn-Al系TRIP钢相变的理论计算。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其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当冷速0.5℃/s时,组织由许多多边形先共析铁素体、少量珠光体和无碳化物贝氏体组成;冷速5℃/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冷速10℃/s时,开始出现马氏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3.
热轧TRIP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轧生产后经过酸洗处理可以直接用于汽车制造。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Si-Mn-Nb系热轧TRIP钢形变奥氏体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变化情况,绘制了动态CCT曲线。通过研究不同冷速下试样组织发现,冷却速率越大,组织中未转变奥氏体含量越低。最后,依据对动态CCT曲线的分析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模拟热轧了TRIP钢。结果表明:实验钢轧后以15℃/s的低冷却速率冷却至贝氏体区等温后,残留奥氏体的含量和稳定性更高,TRIP钢力学性能优异,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952 MPa和30%,强塑积高达28560 MPa·%。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相变仪对热镀锌TRIP钢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定性观察和定量计算,在此基础上对热镀锌TRIP钢残留奥氏体的演变规律和马氏体的精细结构进行了研究。定性观察表明热镀锌TRIP钢的微观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残留奥氏体和马氏体构成,在贝氏体相变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还存在马氏体相变;通过对微观组织计算发现,受贝氏体等温相变时间影响,热镀锌TRIP钢中的马氏体碳含量在0.80%~1.0%之间,贝氏体等温时间越长,最终组织中马氏体碳含量越高,Ms点越低;在贝氏体相变结束后,部分碳含量不高的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发生马氏体相变,以马-奥岛的形式存在,马氏体的精细结构以孪晶马氏体为主,存在少量位错马氏体。  相似文献   

5.
采用连退模拟试验机、彩色金相、X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手段,对无硅高铝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在400~460℃贝氏体等温后得到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贝氏体等温温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保温300 s,该实验钢的抗拉强度达到613MPa,断后伸长率达30%.随着贝氏体等温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也升高,而伸长率降低.随着残奥体积分数和碳含量的减小,试样的屈服强度降低,抗拉强度升高,强塑积和断后伸长率都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6.
对高Si和高Al的冷轧TRIP690钢进行400℃等温退火处理,并对等温后的微观组织分别进行SEM和TEM观察。结果显示,等温后高Al钢较高Si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更高,且拉伸形变后,相对于高Si钢,高Al钢拉伸断口附近有更多的残余奥氏体转变成了马氏体,提高了延伸率,TRIP效应更显著,这与高Al的TRIP钢等温处理后形成的大量块状亚稳态奥氏体有关。而高Si的TRIP钢等温后,组织中形成了少量的稳定性过高的条形奥氏体,拉伸过程中不易诱发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孙岩  安治国  宋月 《金属热处理》2021,46(6):209-212
将DIL805L淬火相变膨胀仪与金相分析手段相结合,绘制了一种高扩孔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冷速在0.5~1℃/s时,室温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冷速超过2℃/s,开始出现贝氏体;冷速超过25℃/s时,铁素体消失;冷速大于40℃/s时,马氏体出现.另外,Si、Mn的配合有助于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微合金元素Ti与...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定SKS51钢合理的轧后冷却工艺,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上测定了其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终轧温度(900℃)相同时,冷速小于1.5℃/s,室温组织全部为珠光体;冷速大于15℃/s,组织全部为马氏体。冷速(0.7℃/s)相同时,随着终轧温度降低,相变开始转变温度升高,硬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Formastor-F Ⅱ型膨胀仪测量了 55NiCrMoV7钢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利用膨胀法与金相—硬度法,确定了相变温度点,绘制出了试验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分析了冷却速度对其相变组织、CCT曲线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可以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得到马氏体组织,当冷...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TRIP钢的热轧在线控制冷却工艺,以700 MPa级TR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其轧后冷却相变特征,根据计算获取的CCT曲线优化设计TRIP钢的三段式冷却工艺,并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进行模拟试验,测定试验钢在指定冷却工艺下的显微组织特征、各相含量百分比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上采用热分析法和热膨胀法测试内磁屏蔽钢在不同试验工艺参数下的相变点,分析不同试验工艺参数对其影响并建立3种试验工艺下的CCT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形变促进铁索体转变,使得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左移;同一冷却速率下动态Ar3f比静态Ar3f高,通过降低终轧温度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了00Cr13Ni6Co9Mo5高强度钢力学性能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μ相、laves相和x相等过剩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导致低温奥氏体化材料的低温(-196℃)冲击性能极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上升,过剩金属间化合物逐渐溶解,低温冲击性能快速上升.奥氏体化温度提高到1 130℃,不再有过剩金属间化合物,低温冲击性能提高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X80管线钢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X80管线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变化规律,绘制了试验条件下X80管线钢的动态CCT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X80管线钢组织由多边形以及准多边形铁素体逐渐转变为贝氏体类组织。实验室条件下X80管线钢以20~30℃/s冷却后的组织以细小均匀的针状铁素体为主,一定数量的细小M/A岛弥散分布于铁素体晶粒内的板条界上,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  相似文献   

16.
X80管线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Gleeble-2000热模拟机研究了高铌管线钢经两阶段轧制中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行为,利用热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其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分析了变形参数对组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在低冷速下主要形成多边形铁索体,当冷却速率大于10℃/s时,针状铁素体的数量明显增多;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组织明显变细.  相似文献   

17.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和光学金相显微镜研究了X80钢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及其转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冷却速度的提高,X80管线钢组织由多边状、准多边状铁素体逐渐转为贝氏体类组织.其中以20~30℃/s速度冷却时获得的组织以典型的细小、均匀针状铁素体类型为主;组织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细小M/A岛弥散分布于铁素体晶粒内部的板条界上,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获得高强度与高韧性.  相似文献   

18.
原奥氏体晶粒度对45V非调质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ormastorF热膨胀分析仪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原奥氏体晶粒度对45V非调质钢相变点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速下,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大,先共析铁素体量越少,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