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儿童数字读物的界面设计风格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韩静华  马丽莉 《包装工程》2014,35(20):83-86
目的探析儿童数字读物的界面设计风格。方法分析了儿童的阅读习惯与偏好,概括了儿童类数字读物的发展与特点,根据界面元素的差别对儿童数字读物的界面设计风格进行分类,探讨了各种设计风格的特点与适用方面。结论儿童喜欢鲜艳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和可爱的卡通角色,这些喜好影响了儿童类数字读物的界面设计风格;根据儿童类数字读物的界面元素的差异,儿童类数字读物的界面设计风格大致可以分为简洁平面型、真实模拟型和艺术绘画型3类。  相似文献   

2.
狄雯 《上海包装》2024,(2):84-86
在数字读物背景下,视觉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读物精心设计的视觉元素可以增强其吸引力和动力,向读者传达出更加贴切的概念和寓意。概述了数字读物的优势,分析了数字读物背景下视觉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讨了数字读物的视觉设计策略,旨在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探析扁平化Metro UI设计与“少即是多”设计原则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凡  黄迅 《包装世界》2015,(2):92-93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UI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并且逐渐成为业内追捧的新兴行业。移动端的UI界面设计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Metro UI的诞生将"扁平化界面风格"推向大众生活。笔者尝试结合"少即是多"设计原则,从背景起源、形式与内容、情感体验等方面入手,探析扁平化Metro UI设计与"少即是多"设计原则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新拟态设计是2020年UI设计的主要趋势之一.与当前的主流设计风格扁平化设计不同的是,新拟态设计重拾当年拟物设计的投影、浮雕效果,配合与用户交互的接触/非接触状态下的视觉效果变化,赋予扁平化界面元素真实感,营造出现代化与优雅结合的视觉风格.本文主要讲述新拟态设计的原则规范、适用性和局限所在,来探讨新拟态设计在未来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玫  方馨悦  李佳  张杉杉 《包装工程》2019,40(16):27-31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有声读物APP的可用性进行研究,以此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方法 基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理论,对学龄前儿童有声读物APP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对APP的可用性进行测试、分析,重点探究了互动动画、单页时长对儿童阅读效果的影响。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过于丰富的互动动画会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干扰儿童的阅读效果;翻页节奏的控制会对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产生影响,单页故事时长过长会导致儿童的注意力涣散,因此,为达到提升儿童的阅读效果、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的设计目的,在学龄前儿童有声读物APP的设计中,除了要关注设计的吸引力外,更要注重设计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杨响亮  杨君顺  崔延琳 《包装工程》2007,28(9):194-195,208
UI是一门研究“人与产品界面的关系“的学科。分析了产品设计中存在的界面问题,重点论述了UI设计在塑造产品形象中的体现,提出UI设计应遵循的差异性与统一性2条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web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日常人机交互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偏向移动设备,随着移动设备不断升级,人机交互的方式和场景也在不断变化,而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UI设计风格也日新月异.本文将通过分析移动端设备UI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对5G时代下移动端UI设计风格发展趋势做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进行研究与实践。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基础,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结合儿童家具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探讨未来儿童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结论通过对儿童家具的可持续设计进行研究与实践,试图提出未来儿童家具可持续设计的一般方法,为未来产品设计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蔺慧丽 《硅谷》2013,(1):232-232,226
JefRaskin曾说过:"对消费者而言,界面就是产品。"这句话明确显示了UI(User Interface,即用户界面)设计在信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UI的检验者即是最终用户。评估UI设计是否合理优良的标准,要看是否满足了用户要求,给予用户良好的交互体验。本文在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为前提,探讨了如何建立友好度高、易用性强的信息系统,以及在UI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归纳了息系统UI设计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杨淳 《包装工程》2014,35(2):105-109
目的研究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春节礼品的设计方法。方法通过用户走访与产品调研,对春节送礼习俗及儿童春节礼品的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发现的问题在具体项目实践中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法进行理论归纳。结论提出了儿童春节礼品设计的3大原则:视觉设计遵循卡通化原则、行为设计遵循趣味互动原则、情感设计遵循浅显易懂原则,并探讨在这些原则指导下的设计方法。儿童春节礼品应该从视觉、行为、情感3个层面围绕儿童认知规律进行设计,使其具有春节文化特色、富有精神内涵并易于儿童识别。  相似文献   

11.
卜瑶华  鲁晓波 《包装工程》2022,43(4):293-301
目的 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运用自适应学习技术,结合数字化交互手段,探究如何对儿童英语发音学习绘本进行交互设计,以增加儿童对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并提升儿童的英语发音水平。方法 分析目前英语发音学习绘本存在的设计痛点,从自适应学习、自适应训练、自适应测评和自适应反馈4个方面对儿童英语发音学习绘本进行设计实践与反思。结论 儿童自适应发音学习绘本利用了数字媒体的特性,通过多感官交互设计,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此外,儿童自适应发音学习绘本综合考虑了学习者的发音水平、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因素,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发音课程、情景互动式的发音训练、精准化的发音检测和具有教学表现力的发音纠正反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适应学习。  相似文献   

12.
基于阅读体验的儿童数字化读物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辉 《包装工程》2017,38(6):219-223
目的探求不同体验下儿童数字化读物设计的策略方法,提升儿童数字化读物的阅读价值。方法从理论层面梳理阅读体验概念与数字化读物的具体表现,结合儿童特有的认知特征来分析感官、情感、娱乐与教育、互动4大体验在儿童数字化读物设计中的应用。结论在新媒体时代下,儿童阅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必然是儿童读物的变革,如何满足小读者的体验需求将成为儿童数字化读物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蒋苏平  何忠 《包装工程》2024,45(4):280-287
目的 儿童读物中的插图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插画种类,可以将美育思想以生动有趣的叙事画面传递给儿童,丰富少儿认知,助其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塑造完整的人格。近年来,由于国内儿童读物市场的崛起和教育界对儿童美育的重视,使得美育观念在儿童读物插图设计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教育学、儿童审美心理学及设计学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探讨美育在儿童读物插图设计创意及表现中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跨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罗伯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和霍华德.加德纳儿童审美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横向对比分析,导出不同阶段儿童的插图偏好,在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美育在儿童读物插图中的重要作用。结论 希望美术创作者给予儿童审美教育以更多关注,正确引导儿童读物插图设计的方向,加强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从设计学领域出发,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刘子建  李欣 《包装工程》2019,40(8):197-203
目的提出基于儿童特征的增强现实类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设计原则,旨在为设计师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以促进儿童阅读产品的创新发展。方法以增强现实技术为基础,梳理儿童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的特点,分析国内外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儿童读物的实际案例,从儿童的视角归纳总结增强现实类的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设计原则。结论增强现实类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设计,需从儿童用户特征出发,结合多感官体验化、符号化与趣味化、情感化以及直观易用化的设计原则,丰富数字化的阅读内容,增强儿童数字化阅读产品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李菊红 《包装工程》2017,38(16):244-248
目的探讨情感需求下儿童书籍的创作表达,以此丰富儿童书籍设计的理论知识,提升儿童书籍的阅读价值。方法以情感需求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儿童的阅读心理动机,分析小读者与书籍互动中3个层次的情感需求,总结出满足儿童情感需求的方法,并将其融入到儿童书籍设计当中去。结论儿童书籍担负着传递知识、沟通情感的桥梁,只有满足孩子们的情感需求,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孩子们爱上看书,从书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儿童奶粉包装的智能化应用原则与方法进行研究,让消费者在消费奶粉过程中有更安全、便捷、愉悦的包装使用体验。方法 基于儿童在奶粉包装使用过程中的消费诉求,提炼儿童奶粉智能包装的设计原则,探讨儿童奶粉包装智能化设计的方法及实现手段。结论 将智能化技术合理运用于儿童奶粉包装,对儿童在饮奶过程中获得便捷可靠、安全智能的食用体验,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建立都具有重要价值。儿童奶粉智能包装设计必须要遵循安全、精准、人性等原则,结合数智技术实现儿童奶粉包装的安全识别、信息优化、智能交互,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竹材的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靖涵  岳涵  王玲  高莹莹 《包装工程》2019,40(6):229-232
目的探讨生态环保材料——竹材与儿童成长型家具在设计中的结合方式和相关设计方法原则,发现竹材质、成长型产品以及儿童家具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设计之道。方法以竹材为产品的基本造型材料,分析和总结儿童家具市场现状与儿童成长过程中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通过对成长型儿童家具的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引发相应的设计思考,进而引出成长型儿童家具的概念。结论通过上述调研和分析,提出成长型儿童竹材家具在设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依据设计方法进行相应的设计实践。竹材与成长型设计思路的结合是未来儿童家具设计的方向之一,总结了设计原则和设计实践,对未来竹制成长型儿童家具的设计和应用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出能满足幼儿认知及其情绪发展需求的数字游戏界面设计策略。方法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梳理了幼儿认知和情绪发展的特点;并从幼儿教育的视角归纳了符号化、透明化、生活化的界面设计原则。结论建立了发展心理学视角的幼儿数字游戏界面设计策略,即扁平化设计提升了幼儿的认知学习能力,拟物化设计培养了幼儿的视觉审美能力,情感化设计增强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頔 《包装工程》2016,37(20):208-211
目的着眼于0—3岁交互体验式婴幼儿书籍设计的研究。方法对交互体验式婴幼儿书籍进行归纳,进而阐述了质感体验、场景体验、生活体验3种不同交互体验式书籍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和作用。结论总结交互体验式书籍的艺术美感,提出开发交互体验式书籍设计对婴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  相似文献   

20.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了快速找到儿童家具设计中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方法对现有儿童家具进行调查、分类和研究,总结出在儿童家具中常用的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原理中的常用原理。结论以儿童安全为中心的发明原理、增加趣味性的发明原理以及节省成本的发明原理,通过这些原理的可以直接针对设计的需求,快速到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在幼儿园的家具设计中进行了应用实践,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