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曾倩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2,24(3):5-9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那些记录着时代变迁的历史街区应当同老房子一样给予保护。然而长久以来,保护工作仅是物质方面的历史遗存及其环境的考古和修复,很少涉及精神方面的地方民俗、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国际学术交流-磁器口概念设计引发思考,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不同于单纯的文物保护,因为居民的生存环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城市改造和修改过程中保持它的整体环境,就必须关注居民的人居环境。并对如何处理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作出了中西文化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旅游品牌。该文通过对磁器口历史街区核心价值资源的再梳理与再识别以及对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突出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街区发展规划、统筹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统筹品质提升与空间扩容、统筹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制定旅游产业准入门槛及负面清单、强化旅游策划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等六项发展策略,推进磁器口历史街区更好更快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庆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经过了近10年的保护整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至今为止对于磁器口的保护整治研究工作多集中于物质形态历史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领域,缺乏对于保护整治工作在社会领域内影响的研究。因而,试图从社会角度入手,梳理分析保护整治前后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的城市功能、物质实存状态、保护整治措施,进而引发的街区人口与社会发展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以此得出近10年磁器口保护整治措施对于社会影响的经验教训与改进方法,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积淀与变迁--重庆古镇磁器口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对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与社会文化进行分析,阐明其文化结构与功能.同时以古镇磁器口为范例,就巴渝文化及城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市开发的重点转向历史街区更新,认识和方法的不足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挑战,对历史街区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为例,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对街区更新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物质空间转变进行梳理;再对空间生产背后政府、资本、公众三方的利益诉求与博弈进行分析,认为磁器口街区更新过程是资本增值过程中对社会结构的破坏,由此产生新的空间需求,形成空间景观的重塑,这种方式无法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最后在强调对原有社会结构保护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历史街区更新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重庆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同时,重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本文以重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将街区保护方法、建筑保护方法、风貌保护方法与特色资源的保护与规划编制和协调相结合的实际应用,期望通过保护方法的深入发展和日益完善,能够有效保护重庆的历史文化特色资源,推动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各城市古镇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污染与环境保护、现代生活与传统民俗文化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磁器口街区的未来走向,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介绍重庆市磁器口古镇的历史文化与街区特色,以及一些可行的保护措施,再与国内外的改造实例进行对比,找出对瓷器口的保护开发可借鉴的之处,对磁器口的开发保护以及居民参与机制提出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中山路历史街区的空间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市中山路不仅是一条传统的步行商业街,而且具有与生活性街道、小型商业街、临时性摊位相结合的特色,因此,在对其空间形态进行研究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其背后的地域性和人文关系。本文研究对象为厦门市中山路及与之相邻相接的几条街巷,通过对比分析该历史街区内的街巷空间,并对其人文属性进行研究解读,探讨其空间保护与社区文化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保护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环节,历史街区作为一种动态型的城市遗产,它的永续发展就是在街区保护的过程中,实现街区繁荣、环境舒适与社区和谐的目标.笔者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及实践为例,阐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历史街区保护在编制和实施中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节点在空间结构中具有战略地位,是人们活动的聚集点,是城市空间意向的5个构成要素之一。采取有计划的、局部的、渐进式的节点改造能够取得保护与更新的双重效果。重庆市万州区将节点分为:道路节点、街道节点、绿化节点、景观节点、门户节点,对不同类型节点制定不同的改造重点,获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和城市高速发展条件下历史文化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问题繁多、矛盾复杂的课题,泉州西街保护整治工程展现了人们在反思90年代以大规模拆建为主导的旧城改造活动的得与失后,寻求并实践一种渐进式的保护与更新方法,促进泉州古城风貌特色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异托邦”空间概念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历史街区是作为城市社会真实场所存在的城市“异托邦”.并对历史街区的城市“异托邦“特质进行详细解读。并指出.为城市发展提供“反身之镜”和特殊空间实践基地是历史街区的城市使命,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使历史街区回归.同时保持历史空间和创造生活空间的“异托邦“。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保护的外部经济性及其内部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经济性的发挥是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外部经济性的发挥又是以历史街区得到较好的保护为前提的。对历史街区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忽略降低了街区保护活动的经济效率,影响了保护的积极性,制约了保护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外部经济性的发挥。文章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提出历史街区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以期提高历史街区的保护水平,促进街区外部经济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城市设计过程中类型学的应用特点出发 ,通过对杭州大井巷传统街巷群落保护区城市设计过程的分析研究 ,尝试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 ,探索关于历史街区保护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汉正街经历辉煌后,于近10年开始出现疲态。本文从区位、社会形态及建筑形态等方面分析了汉正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文章最后针对现状,对汉正街如何能持续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城市规划从增量建设转为存量建设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作为重要的存量资源应谨慎对待,在关于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理论中,主张“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理论已经成为旧城更新改造的主流理论。此外,城市触媒理论虽然出处不同、目的有异,它描述了在系统性框架下的弹性设计方法,其中至少有两点可资借鉴,一是理论框架的系统性,二是实施路径的具体性。更理想的状况是,在统一工作框架下设计的触媒效应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将加快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进程,同时保持并增益原生街区的活力。以一个实际操作项目为实例,尝试将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理论要点应用到设计程序中,同时为保护工作在空间上溢出、时序上延续提供了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