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卡特·布勒斯公司对切线型转子密炼机的改进。转子方面,主要加大了转子翼顶宽度;密炼室方面,把密炼室两侧的周边冷却孔扩展到压砣颈喉部位。此种方法改造适用于各种品牌的密炼机。改造后不但混炼效果好,而且改造投资也较少。 相似文献
2.
英国K2A4型密炼机的性能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英国K2A4型密炼机基本构型和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并着重分析主电机的调速系统。以使我们更好地吸收和消化引进设备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它的混炼效能,改善混炼胶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4.
5.
6.
转子特性决定密炼机的效率、传统啮合型及非啮合型密炼机各有各的长处及缺点。在采纳上述两类设备优点的基础上,新一代配备新型转子的大型切线型密炼机可提高混炼胶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具有高强度和先进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介绍了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工作原理,比较了用XM-1.7L型同速同转子密炼机和同容量的同速异向转子密炼机混炼后胶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用前者混的胶料的300%定伸应力较后者的提高16.6%,拉伸强度提高3.4%,永久变形增大13.8%,但扯断伸长率降低7.1%;且前者炭黑分散效果优于后者。XM-1.7L型同速同向转子密炼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填充系数为0.6,转子转速160r/min,冷却水温度30-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用AutoCAD中的AUTOLISP语言,在AutoCAD环境下通过编程实现了密炼机转子的参数化设计。并就转子截面积和体积计算作了详细的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13.
通过2种调距式密炼机(剪切型调距式密炼机和啮合型调距式密炼机)的对比实验,讨论了转子间隙的变化对密炼机各项性能参数和混炼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是一种具有优异分散与分布混合特性的连续混炼设备。本文运用混沌流动理论,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混炼流场的混沌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以物料停留时间为基准的修正Lyapunov指数来描述混合过程中发生的拉伸应变,并借助于有限元计算,得出流场绝大部分区域的修正Lyapunov指数大于零,并发现混炼流场中存在非常有利于拉伸、折叠流动的涡旋流动,赋予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优异的分散与分布混合特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用功率曲线控制密炼机排胶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功率曲线控制密炼机排胶的方法是控制密炼机混炼工艺过程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功率曲线的变化,来控制混炼及排胶过程。与现在使用的时间、温度和能量控制法有明显的区别。采用功率曲线控制,可以有效地排除人为因素、材料差异等干扰,从而保证各批料之间混炼质量的重现性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密炼机转子系统进行瞬态模拟分析.转子应力从转子棱顶到转子根部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轴肩部位,而此部位并没有发生转子形变;最大变形出现在棱顶部位;转子棱部等效应力的最大值远小于转子轴部,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长棱和短棱相接区域;棱部最大变形的部位是流体具有最大速度的区域.通过对转子瞬态变形曲线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