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叙述了我国钨、硬质合金产品生产和出口现状以及国外钨、硬质合金产品生产情况,指出了我国钨、硬质合金产品生产与出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加入WTO以后,硬质合金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改进我国硬质合金生产的措施与硬质合金产品出口的应对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WC-Co硬质合金的相对磁饱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硬质合金相对磁饱和的测量原理,用相对磁饱和度量硬质合金中的碳的精确度,硬质合金相对磁饱和与硬质合金其他性能的关系,在硬质合金生产过程中如何应用相对磁饱和来控制硬质合金中的碳。  相似文献   

3.
梯度结构硬质合金通过赋予制品高硬度与高韧性的性能,解决了传统均匀硬质合金耐磨性与韧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可应用于传统均匀硬质合金无法胜任的诸多工程领域。本文简要概述了功能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分类及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外WC-Co功能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制备技术、组织结构、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并对功能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硬质合金典型材质发展看中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硬质合金的生产与消耗大国,中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技术现状令世人关注.本文从硬质合金典型材质与关键原料制备技术及其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特性等方面,展示了近年来中国硬质合金工业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紫钨工艺制备的超细、纳米W粉与WC粉,紫钨工艺与WC-Co纳米复合粉工艺制备的超细晶硬质合金,超粗晶硬质合金以及原位激发自润...  相似文献   

5.
我国硬质合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硬质合金的生产工艺、产品特点及其应用和分类,回顾了我国硬质合金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论述了硬质合金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硬质合金工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发WC-Co硬质合金新型的粉末制备方法和烧结技术以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硬质合金材料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关于粉末形貌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粉末的形貌结构与3种特殊微结构硬质合金,超细/纳米结构硬质合金、中/粗晶粒硬质合金、板晶硬质合金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工艺技术、产品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剖析了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存在的劣势与不足,进而对国内硬质合金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硬质合金生产与销售概况,论述了国内外硬质合金领域中科研、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开发方面的进展情况,评述了国内外硬质合金领域中出现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预测了国外硬质合金工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WC-Co硬质合金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质合金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组合的材料,传统硬质合金的硬度与韧性是一对此消彼长矛盾体。随着硬质合金在相关产业应用的不断发展,对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故开发出同时具有高硬度和高韧性的新型硬质合金显得非常重要。综述了超细及纳米晶粒硬质合金、粗晶硬质合金、板状晶粒增强硬质合金、双相或混合结构硬质合金和功能梯度硬质合金5种在国内外实现了高硬度、高耐磨性与高韧性协调统一的新型硬质合金。由于硬质合金是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所以粉末原料的尺寸、形状以及烧结方式对所得到的产品的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分析了晶粒大小、微观结构、原料性能等对硬质合金硬度、耐磨性、韧性等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关的强化机制进行阐述。这些新型硬质合金中,粗晶粒硬质合金常用于要求良好韧性的应用中;梯度微观结构硬质合金可用于定制性能,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开发其应用;虽然目前能制备出纳米粉末,但是烧结出真正的纳米微观结构仍存在问题;关于开发特殊粉末(如纳米粉末结构,板状晶体)和特殊微观结构(如双相硬质合金)都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分析,重点对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产品结构、工艺技术与装备、经营管理等现况进行了剖析,同时指出了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据此对国内硬质合金工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无粘结剂硬质合金具有比传统硬质合金更优异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近几年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无粘结剂硬质合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种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真空烧结-热等静压、热压、气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和PPC等方法;比较了这种合金与传统硬质合金的性能;指出了发展这种合金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是反应硬质合金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剖析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试验方法,对测试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从而确定了影响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提高硬质合金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镍代钴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以镍代钴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发展概貌。论述了硬质合金以镍代钴的理论根据及意义。通过合金化、合金晶粒细化、添加微量稀土元素等工艺措施,镍可以全部取代钴,其合金性能和钴合金相当,而抗氧化性能优于钴合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一种替代传统整体硬质合金轧辊的新型复合轧辊,以期在不影响轧辊使用性能的基础上,节省宝贵的W、Co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对采用硬质合金/碳钢复合轧辊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索,并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两方面对WC-Co硬质合金与碳钢连接区域进行深入解析.结果表明,通过对铁基粉末与硬质合金混合料粉末的合理搭配、采用特殊装料方式、用传统模压成形方法压制毛坯、施行热等静压烧结或加压烧结,所制备的WC-Co硬质合金/碳钢烧结复合体材料,结合区强度可达1 600 MPa,并通过Fe、Co原子互扩散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从制备工艺方面初步证明以硬质合金/碳钢复合轧辊替代硬质合金轧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硬质合金生产工艺控制的关键是对产品微观组织形貌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对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及分析系统应用特点的分析,结合硬质合金关键生产工艺控制要点研究,将扫描电镜特色检测手段应用在硬质合金生产工艺控制上,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分析方法及形貌、缺陷分析,为硬质合金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提供样本及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同时具有高硬度与高韧性特性的硬质合金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3种类型截齿制备的7个试件,采用X射线能谱仪和洛氏硬度计分别对其元素含量分布及硬度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试样都是WC-Co基硬质合金;(Co+Ni)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韧性,同时也会降低其硬度;添加剂TaC、TiC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硬度,TaC、TiC对合金硬度的增强作用明显超过Co、Ni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7.
硬质合金刀具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硬质合金研究的进展,硬质合金刀具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常规刀具材料。笔者从硬质合金刀具的性能和应用、烧结技术、及表面加工等方面,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硬质合金刀具新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取不同TiC含量的WC-8Co硬质合金。分析了TiC含量对WC-8Co基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致密度、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C含量增加,WC-8Co硬质合金常温综合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添加5%(质量分数)TiC的WC-8Co硬质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当烧结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 250℃、50 MPa时,WC-5TiC-8Co硬质合金材料致密度、维氏硬度、断裂韧性以及室温下的抗弯强度分别达到98.85%、19.49 GPa、9.46 MPa·m1/2和1 893 MPa。硬质合金致密化烧结曲线和组织显微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iC含量增加,硬质合金的致密化烧结的起始温度向更低的温度偏移,Co相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致密化烧结条件变差。试样中孔隙增多,是硬质合金维氏硬度和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固溶体配比对YT15合金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随着固溶体中碳化钨含量的降低(碳化钛增加),合金中的碳化钨晶粒逐渐变细,石墨析出量逐渐减少。由40-50% TiC的固溶体制配的合金,TiC-WC晶粒成形较好。就合金性能而言,30% TiC的固溶体所制取的合金,其抗弯强度最高;50% TiC的固溶体制取的合金,硬度和切削寿命最好;当固溶体中含75% TiC时,合金在400℃及800℃时的硬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超细硬质合金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着重分析了中低钴(质量分数《8%)超细硬质合金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微孔隙、聚晶、钴池、晶粒长大和夹粗等缺陷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大量超细硬质合金工业化生产实践表明:选用粒度分布均匀、杂质含量低的超细粉末原料,并配以相应的湿磨、压制和烧结工艺以及对生产各环节精确、量化控制和管理等是生产优质、高性能超细硬质合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