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州某办公楼两相邻房间为对象,在夏季典型日开展试验,综合比较常规、PMV和热适应3种室内环境控制模式在环境物理参数、人员主观反应和建筑能耗等方面的性能。结果显示:与常规模式相比,PMV模式通过适当提高室内温湿度,在保证人员环境满意度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在夏季晴天能降低21%的日均空调能耗;热适应模式同时提高室内温湿度和风速,在保证人员环境满意度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在夏季晴天和阴雨天分别能降低31%和40%的日均总能耗。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地区办公建筑夜间机械通风能耗及室内热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nergyPlus软件对哈尔滨地区典型办公建筑在常规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与夜间机械通风系统运行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和能耗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哈尔滨地区,白天室外最高温度高于24℃时都适合进行夜间机械通风,一共约60d,占空调运行期的72.3%;整个夏季空调运行期内,采用夜间机械通风系统该办公建筑节电量指标为1.15kWh/(m2.a),节省运行费用指标为1.02元/(m2.a);在人工制冷阶段,夜间机械通风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明显优于常规空调模式,且房间体积与表面积比越小,越有利于提高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当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较高时,室内温度下降大,延迟人工制冷开启时间长,但是节能量未必比室内设计温度较低时高。  相似文献   

3.
以乌鲁木齐市某典型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Sketch Up建立建筑模型,并用Energy Plus模拟计算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典型日的室内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表明充分利用夜间通风,可不同程度降低房间温度。其中,顶层房间夜间通风效果最好,较无通风模式日间室内空气温度约降低3.8℃,辐射温度约降低3.8℃,改善室内热环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日较差情况下,夜间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采用Energyplus软件对西安地区某公寓室内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无夜间通风相比,夜间通风时室内最高气温、最高平均辐射温度分别降低了0.32℃、0.34℃。室内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随日较差的增大而降低,且机械通风时段比渗透通风时段降低显著。当日较差为4℃、6℃、8℃、10℃、12℃时,室内处于热舒适时段的比例分别为0,16.11%,28.06%,32.01%和34.86%。  相似文献   

5.
办公楼夜间通风方式下室内热环境及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早晚温差较大,在夏季合理利用室外较低温度的新鲜空气进行夜间通风,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还能有效降低制冷机组能耗.采用热平衡负荷计算软件HTB2并结合气候参数,模拟了北京地区某办公楼采用夜间通风时室内热环境和冷负荷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夜间通风对室内温湿度,制冷机组冷负荷的影响以及节能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自然通风模块、机械通风模块和室内空气质量模块,搭建了通风、室内空气质量与能耗的综合模拟平台。以北京市某住宅作为模拟分析案例,比较了不同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通风策略下的室内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和能耗。主要结论为:自然通风模式下,开窗总时长相同时,增加开窗次数有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且25%的窗户开度就足以稀释室内甲醛浓度。机械通风模式下,新风机持续运行比间歇运行更节能。在北方采暖季,采用机械通风稀释室内污染物比自然通风更节能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卧室睡眠环境进行问卷和实测调查,了解了上海市卧室环境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的现状。建立了基于Trnsys平台的通风对睡眠环境热舒适性影响的模型,分别研究了白天换气次数、夜间换气次数、卧室居住人数三个因素对能够满足睡眠环境热舒适性的时间比例的影响,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三因素线性回归的敏感性分析,得到的结论通风可以长时间保持夏季夜间室内热舒适性,并且夜间通风次数对睡眠环境热舒适性影响最大,其次是白天换气次数,室内居住人数。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实地调研,结合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分析了室内热环境。提出在炎热季节"空调+风扇"联合运行方式是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炎热季节学生宿舍仅采取空调运行能满足热舒适要求(PMV=0.5),白天室内空气温度为25.6℃,夜间室内空气温度为26.8℃;采取"空调+风扇"联合运行能满足热舒适要求(PMV=0.5),白天室内空气温度为27.4℃,夜间室内空气温度为28.3℃。"空调+风扇"联合运行方式可广泛运用到安装有空调的场所,同时为完善高校校园节能监管平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通风净化器,在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通道中安装了不同净化效率的空气过滤器。为评估该通风净化器的性能,将不同操作模式下的阻力-流量特性和颗粒过滤性能引入到EnergyPlus中进行建模,模拟了通风净化器的风量和空气过滤效率,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使用该模型对通风净化器在不同气候区典型房间的空气品质和能耗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在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下,通风净化器较现有高效新风机可降低高效净化模式70%左右的使用时长,单位面积年通风净化能耗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10.
使用STESS软件分析了严寒地区地铁在满足车站和区间热湿环境及安全运行条件下,不同通风模式对应的运行能耗。列举了不同通风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模式并分析了能耗及经济效益。得出了严寒地区地铁通风设计节能需考虑全年运行模式总能耗,并且对于冬季闭式运行模式考虑能效时不宜忽略车载空调供暖设备的相对能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低温建筑技术》2015,(10):152-154
严寒地区节能住宅执行外窗气密闭性等级6级标准后,提高了室内的气密性,降低了冷风渗透能耗。但是,同时降低了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因此,采用有组织的通风换气对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非常必要。本文研究了严寒地区住宅建筑冬季室内通风换气的现状,提出了改善住宅建筑冬季室内通风换气的技术措施,确定了冬季室内通风换气的主要参数取值方法,给出了严寒地区住宅通风换气装置的运行调节模式。对严寒地区住宅建筑的冬季通风换气设计及其系统运行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严寒地区住宅冬季有组织通风效果,对哈尔滨市某住宅小区的通风系统进行了现场实测。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室内空气温度能够满足采暖热舒适度要求;室内空气品质达到标准规定;该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地排除室内污染物,同时可减少新风量需求,降低空气的处理、输送能耗。  相似文献   

13.
由于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室内空气污染指数超标。良好的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途径。新风净化热回收机能为室内提供足够的新风,同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各种有害物的浓度,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热交换芯体能够回收室外余热,以此来降低空调的电能消耗。为了满足室内环境对新风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风净化热回收的方案,包含2种运行模式及3种工作状态。在实验室内分别测试了新风净化热回收机的热交换性能、一次过滤效率、整机过滤效率及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机组能够有效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并降低能耗,符合人们对节能和空气品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室内的工作时间逐渐增多,对室内工作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室内工作环境(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和热舒适性)对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好的空调通风系统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污染物对人员健康的威胁。目前最常见的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弊端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表现在舒适度差、空气品质差、能耗高、送回风口位置固定灵活性差等问题。地板送风系统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其技术近几年在国内暖通空调领域被广泛关注,并在未来空调设计中必将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室内人员活动轨迹和差异化热需求开展分时分区热环境调节是降低供暖空调能耗的有效手段。从人员活动轨迹和热环境行为调节入手,基于主要功能房间部分时段、部分空间供暖模式提出了全空间—工位空间—人体周围微空间的热环境调控范围依次递进的分时分区热环境调节理念。基于现场调研数据归纳出当地居民典型作息规律及不同时段不同功能空间的差异化热需求,结合热舒适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给出了西北地区分时分区热环境推荐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沈阳某医院住院楼为研究对象,使用FLUENT技术对夏季夜间不同通风条件下室内温度和CO2浓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沈阳市夏季夜间室外温度及夜间病房室内温度,CO2浓度值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沈阳地区早晚温差较大,经研究得出在夏季合理利用室外温度较低的新鲜空气进行夜间通风,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还能有效降低制冷机组能耗。  相似文献   

17.
陈敏  付祥钊 《暖通空调》2012,42(9):110-113,90
采用实地调研和情景假设法,对比分析了现场挂号后即时就诊与预约就诊两种诊疗模式下门诊挂号大厅内的人员数量分布及新风量需求。结果表明,开展预约就诊的医院挂号大厅一周内人数的日差异远小于采取现场挂号后即时门诊模式的医院,且新风需求量仅为后者的23.3%;采取预约就诊模式不仅能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还能改善医院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降低新风系统能耗;人员数量不断变化的门诊挂号大厅不宜采用定风量通风系统,应采用按需供应的通风模式,现场挂号、即时就诊模式的医院采用此通风模式节能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某报告厅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其能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西安某办公楼报告厅空调系统的设计。分别应用置换通风与混合通风两种通风方式,在室外和室内设计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充分比较了它们在送风量、新风量、能耗以及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同。结果表明在某些应用场合,置换通风在空气品质提高和能耗降低上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这种优势不以牺牲热舒适性为代价,因此建议使用置换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19.
合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进行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可有效提高室内热舒适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室内热环境的作用规律,选取吐鲁番典型多层居住建筑,对比验证室内空气温度实测与模拟结果,采用IES软件模拟分析3种不同蓄热级别建筑的室内空气温度和体感温度,对夏季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轻质围护结构夜间时段热环境质量I级时长增加5%,Ⅱ级时长增加12%;重质围护结构白天时段度时数减少496(℃·h)。研究提出差异性围护结构隔热设计方法,为吐鲁番居住建筑热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计建造绿色节能建筑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通过对吐鲁番盆地的两座生土示范建筑进行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干热干冷气候绿色民居设计策略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测试选取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常见砖房作为对照组,并且基于吐鲁番地区适应性热舒适模型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示范房室内热环境优于现有砖房,基于居民热适应行为的建筑空间模式和重质围护结构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在夏季,半地下室是满足人体热舒适的最有效策略,其次是夜间通风。当室外空气温度高达443℃时,示范房中半地下室的室内空气温度约为31℃。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和半地下室均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