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烧机油是发动机常见的试验现象之一,尤其是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承受较高工作温度和燃烧压力,烧机油现象相对较普遍。机油的额外消耗会减少发动机正常换油里程,导致机燃比失调、加剧运动副磨损,破坏零部件使用功能、影响排放及后处理系统,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发动机发生爆燃,发动机动力下降甚至报废。主要分析一款2.0L GDI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烧机油的影响因素,从一环环高、油环结构、发动机回油结构、增压器机油损耗、气门密封性及活塞环岸结构、缸体网纹参数、配缸间隙、机油温度稳定性方面进行试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增加一环环高、改变油环结构、改善回油不畅、优化活塞环岸和环槽结构、机油温度稳定控制、减小网纹参数Rvk均能够改善GDI发动机烧机油现象。  相似文献   

2.
国内现有中小型汽油机活塞都采用三环结构,即用两道气环和一道油环(油环为三片钢带组合油环,或开槽的整体油环,或带螺旋撑簧的开槽整体油环),难以持久稳定地防止机油上窜,常有烧机油、冒蓝烟的现象,污染环境,增加磨损,降低发动机功率和寿命.  相似文献   

3.
油环弹力对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人们通常采用单纯调整油环弹力的办法来控制机油消耗量。这种单因素的变化,在控制机油消耗量的同时,会给发动机带来什么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活塞环的工作过程动态模拟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对某主机厂新研发的六缸柴油机活塞环工作过程动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油环弹力的大小对环组摩擦功率损失和机油消耗量的影响较大.对漏气量影响微弱。通过单纯的增加油环弹力来降低机油消耗量的办法,除了需要付出增大环组摩擦功率损失的代价外,不一定就能取得降低机油消耗量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某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低功率段柴油机排气歧管出现漏机油现象,对活塞油环槽上下侧面直线度、油环槽油带以及油环槽槽下侧面中的回油孔、泄油槽等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活塞油环槽下侧面增加回油孔设计使机油耗量由原型产品的19. 4 g/h降低到7. 5 g/h,柴油机漏机油试验通过率达98. 4%,从而有利于解决柴油机漏机油问题,对柴油机有效地降低机油消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山区道路试验机油消耗的机理,分析了EQ6100B型发动机山区道路试验机油消耗大的原因;主要是采用两道气环和螺旋撑簧铸铁油环导致山区道路试验发动机拖动工况的机油消耗倍增,并提出了油环的改进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山区道路试验机油消耗的机理,分析了EQ61003型发动机山区道路试验机油消耗大的原因:主要是采用两道气环和螺旋撑簧铸铁油环导致山区道路试验发动机拖动工况的机油消耗倍增,并提出了油环的改进结构。  相似文献   

7.
汽油机活塞油环矮型环窜气机油消耗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因燃油经济性、功率和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带来的机油消耗量增大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减小第1和第2道气环的开口间隙,测试了活塞环性能及活塞环张力,而且还研讨了活塞第3环岸泄油孔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是减少活塞第1环岸处的窜气回流、合理控制较低的活塞环张力及活塞第3环岸开泄油孔,可降低机油消耗量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对发动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动机中影响机油消耗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针对不同的缸盖护罩、活塞、二道气环和油环背压,在电控汽油机上进行了机油消耗量的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机油消耗主要包括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和强制通风口机油消耗两部分,其中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占总机油消耗的90%以上;改进型缸盖护罩能有效冷凝机油蒸汽,降低机油的蒸发消耗;对二道气环的改进能减少活塞环的磨损,并提高刮油效果;确保活塞与气缸贴合的更好,能有效阻止窜气的发生;油环背压的增加能够改善刮油效果,但由于同时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在实验后期机油消耗量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廖远林 《内燃机》1996,(3):30-33
通过改进镀铬油环有关结构参数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镀铬油环影响机油消耗的主要因素,为小型汽油机镀铬油环的结构改进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0.
润滑油对发动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动机中影响机油消耗的因素也很多。本文针对不同的缸盖护罩、活塞、二道气环和油环背压,在电控汽油机上进行了机油消耗量的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总机油消耗主要包括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和强制通风口机油消耗两部分,其中活塞部分机油消耗占总机油消耗的90%以上;改进型缸盖护罩能有效冷凝机油蒸汽,降低机油的蒸发消耗;对二道气环的改进能减少活塞环的磨损,并提高刮油效果;确保活塞与气缸贴合的更好,能有效阻止窜气的发生;油环背压的增加能够改善刮油效果,但由于同时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在实验后期机油消耗量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以某非道路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整机耦合装配模型与活塞环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干式缸套的失圆变形。在考虑缸套失圆变形的基础上,研究了活塞环结构参数对窜气量、机油消耗量和摩擦损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方法进行了活塞环径向弹力、开口间隙和侧向间隙对窜气量、机油消耗和摩擦损失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活塞环结构参数中,二环径向弹力、二环开口间隙和顶环侧向间隙对窜气量的影响最大,油环径向弹力、二环开口间隙和顶环侧向间隙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最大,油环径向弹力、油环开口间隙和油环侧向间隙对摩擦损失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有关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活塞间隙的大量窜气,使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小于3环活塞时的油膜厚度。其结果是2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稍大于3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采用作者们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对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与油环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晓礼 《小型内燃机》1997,26(2):34-3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有关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活塞间隙的大量窜气,使2环活塞的油膜厚度小于3环活塞时的油膜厚度。其结果是2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稍大于3环活塞的机油消耗量。采用作者们研制的专用试验装置,对摩擦力和机油消耗量与油环动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油环在控制活塞式发动机的机油消耗方面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具有不同的运转特性和价格。发动机制造厂商一直在探寻每一种发动机的性能和最佳价格。下面论述各种设计标准。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油环的运行情况。 油环除与刮油刃的形状,回油横截面等有关外,最重要的特点是面压和顺应性。图1和图2表示面压和顺应性对机油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们试验研究了二环制活塞中油环的轴向窜动及其影响,并且计算出油环刮片的瞬时窜动,根据试验能够定量的确定油环轴向窜动。另外,通过对机油消耗量的连续测量表明;在压缩行程期间较重的刮片会使机油消耗量增大,因此,减轻刮片重量和提高第二道环岸压力,能够有效地降低机油消耗量。  相似文献   

16.
马晓钟 《柴油机》2000,(3):31-35
本文对190系列柴油机时常出现排机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检测和试验对比,分析了190系列柴油机目前使用的各种活塞环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指出了活塞环排机油的主要原因是油环和扭曲环的结构、工艺以及性能上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提高和稳定活塞环质量的建议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使用某型号柴油机的发电机组,在运行中多台机组基座内出现机油。经拆检,发现柴油机飞轮端集油环损坏,造成机油泄漏。针对此次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传统油环的泄漏原因   为保持气缸滑动面上有适当的油膜,油环起了主导的作用,而气环起了辅助的作用.在吸气和爆发冲程时,活塞和环向下运动,飞溅于缸壁上的润滑油首先被油环刮下,但在传统油环的开口处顺沿缸壁却留下了一条带状的机油液流.之后再经过第二道气环和第一道气环的刮油和布油作用而发生泄漏,其中会有以下的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气缸-活塞组零件的结构和机油烧损耗量机油窜入燃烧室的过程很复杂。从气缸-活塞组零件窜出的机油量决定于许多因素:活塞和环的结构参数;在惯性力、燃气力和侧向力作用下,活塞环轴向和径向移动的性质,活塞对气缸套推力面和非推力面运动的特性,发动机的工况和技术状...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降低机油消耗和提高其使用寿命,是完善柴油机的基本任务之一。按机油消耗指标来看,苏联制造的很多柴油机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从国外柴油机在苏联试验来看,机油消耗为燃油消耗量的0.4—0.7%,而较好的为0.2—0.4%。苏联柴油机制造业暂定的耗油定额为0.6—0.8。因此,在研究所和柴油机制造厂面前提出了研究结构和工艺措施的任务,使机油消耗量降低到燃油消耗量0.3—0.5%的水平。 降低机油烧损量gM·Y,课题涉及Ч9.5/10高速柴油机,其gM·Y值为燃油消耗量的1%以上。为了降低机油消耗量,在柴油机上设计和试验了不同弹性的铸铁油环和钢带环。油环弹性的提高是依靠采用专门的衬簧(弹簧式和片式)。油环弹性根据ГОCT7295一76测量,据此确定活塞环对缸壁的平均压力P。在8瓩柴油机—发电机组(柴油机2Ч9.5/10)上,研究了油环弹性对机油消耗及使用寿命的影响,使用燃油按ГОCT305—73、M10B2,机油为TY38—101—278—72,用下述负荷规范:空转、50%、75%、100%、110%。110%负荷规范下工作1小时(在100%负荷规范下工作9小时以后)。柴油机油底壳每经25小时加油一次,而机油的物理—化学分析试样每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