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7)
以我国2010—2016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上市公司诉讼风险、内部控制水平对审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并就诉讼风险和内部控制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高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诉讼风险,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降低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可能性;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当公司以非原告身份涉及诉讼时,相较于原告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6)
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于新时期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受到了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上市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盈余管理中,通过会计政策和估计来控制企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情况,财务结果不公允,极大地增加了审计风险。由此看来,盈余管理对审计报告类型和质量影响较大,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进行分析,阐述盈余管理相关内容与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提出改善审计质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3)
企业投资收益活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这使得企业往往通过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审计意见是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有效监管的最直接手段,但由于我国对审计本身的监管不严,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部分企业通过审计费用收买审计意见,误导了投资者。文章选取341家ST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投资收益盈余管理对企业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探讨异常审计费用是否会影响二者的关系。通过面板Logit模型和系统广义矩模型分析,得出企业扭亏动机和通过投资收益开展的盈余管理对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存在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异常审计费用将会降低这一正向影响,即随着异常审计费用的升高,企业盈余管理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的正相关程度将下降,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将下降,亏损型企业将会达到盈余管理和标准审计意见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1)
本文通过选择2008—2016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高管学术经历是否影响审计意见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学术经历可以影响审计意见的出具,而且高管学术经历能够降低公司非标审计意见的出具,提升标准意见的出具。从影响机理上看,高管学术经历通过降低公司委托代理成本来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这表明高管学术经历能够通过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来影响审计师对被审计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8)
审计意见是影响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文章旨在深入研究不同审计意见类型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发现:上市公司当期被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第一期(下期)的债务融资成本正相关;上市公司当期被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对第二期(下下期)的债务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但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激烈的公司中影响显著;上市公司当期被连续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第二期(下下期)的债务融资成本正相关,并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激烈的公司中影响更显著;当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在其后第一期(下期)收到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第二期(下下期)的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并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弱的公司中影响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表明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有足够的信息含量,并且产品市场竞争会增强其风险揭示功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2)
本文以证监会在2013—2016年对上市公司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基础,并以此追溯到舞弊上市公司各年度审计报告,对该阶段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特征、年限以及审计报告揭示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于上市公司舞弊风险的揭示至关重要;重大事项虚假披露、利润表舞弊和资产负债表舞弊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中最常用的手段;利润表舞弊中虚增收入、虚增利润是最主要的舞弊方式;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并发性和持续性,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舞弊进行行政处罚的及时性有待加强;三种舞弊类型中能够得到审计揭示的占比60%左右且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同时使用三种舞弊方式的审计揭示占比高达80%;舞弊年限中长达五年以上的均得到了审计揭示,持续舞弊年限二至五年的审计揭示占比达到60%;在2013—2016年中出具非标意见的占比不足40%,其中出具非标意见揭示舞弊次数的平均占比仅为25%,即非标意见舞弊揭示不足;非标意见向证监会和投资者传达了上市公司不良信号,使证监会高度关注并调查是否存在舞弊。通过统计分析审计报告中非标意见揭示舞弊情况,警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勤勉尽责,提高审计有效性。同时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对完善审计揭示与抑制舞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8)
在国内审计市场,大所是否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审计?文章以199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裁决性应计数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以抑制盈余管理的能力定义审计质量,对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再检验。研究发现:相比国内本土事务所,国际四大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向上盈余管理的抑制上;但就国内本土事务所而言,市占率越高的大所并不一定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其所审计的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程度反而更大,面临的审计风险也更高,说明在鼓励本土事务所"做大做强"时,需注重加强后续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
中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严重,改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提高公司投资效率已经是中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意见是否能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影响,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结果表明:审计意见能够改善公司投资效率,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非标准审计意见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公司投资效率对审计意见类型更为敏感。在资本市场上,审计意见更能发挥其信息传递作用,给公司投资效率带来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1)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未决诉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意见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起到积极作用;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存在未决诉讼的公司更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加入未决诉讼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后发现,未决诉讼削弱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标准审计意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8)
诸多上市公司在连续被ST处理后,有审计变更的行为倾向,期望通过审计变更来获得标准审计意见和扭亏为盈,但是审计变更真能促进其顺利"ST摘帽"吗?基于此,文章选择我国A股156家非金融行业已连续两年被"ST处理"企业的第三年做法作为研究对象,检验ST企业是否通过审计变更实现异常扭亏、"ST摘帽"。实证分析发现,被ST企业在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会显著促进其第三年审计变更,但审计变更能否促进其异常扭亏、顺利"ST摘帽"取决于企业所有权性质。在国有企业审计变更会降低异常扭亏的概率,而在民营企业能提高异常扭亏的概率,并且向"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程度大于审计师变更,影响程度最低的是一般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1)
基于2005—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审计意见对真实盈管理与股价崩盘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审计意见可对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关系进行调节,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削弱了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在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两种水平下真实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的边际效应,发现: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水平下,真实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产生显著刺激作用,而在标准无保留意见水平下,则刺激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3)
信息化发展促使新闻媒体对审计行为发挥重要的监督治理作用,而审计合谋行为也一直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我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负面新闻、异常审计费用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区分考虑不同法制环境作用,挖掘异常审计费用对媒体的审计行为监督治理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对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高;支付较高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低;公司可通过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削弱负面新闻对审计意见类型的正向影响,并且在法制环境落后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相关领域研究,同时,提醒相应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为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对审计行为的监督治理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1)
本文以2014—2016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没有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来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会显著提高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相较于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低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披露资产负债类的关键审计事项会显著提高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6)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已蔚然成风。文章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整体现状及其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分析,重在证实事务所变更及潜在的不良经济后果,以便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来完善相关审计政策,促进证券市场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3)
通过手工收集中国上市公司半年报自愿审计数据,实证研究了半年报自愿审计对上市公司银行债务融资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盈余管理与过度投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半年报自愿审计的上市公司下半年新增贷款总额显著更高、平均利率显著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半年报自愿审计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显著向上的盈余管理,且获得银行贷款后显著进行了过度投资。上述结果联合表明,半年报自愿审计的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和操纵的财务报表获得了利率更低与更多的银行贷款,但导致更为严重的过度投资行为。从而,半年报自愿审计市场的独立性堪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9)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7)
本文选取2011—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公司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1,(1)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其经验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式对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下的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偏差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偏差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显著增强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偏差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升审计治理、加强企业外部治理水平和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供参考,并为会计准则的完善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2)
以2010-2016年沪深A股非ST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非ST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内部控制质量在非标准审计意见对未来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非ST类上市公司在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会通过低质量的内部控制来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分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较小、且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样本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否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3)
文章以2011—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部控制审计、事务所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两者在影响盈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能明显抑制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两者之间以替代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