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LED驱动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EPIC拓扑电路为主电路,采用L6562和TSM101,进行了功率因数校正和LED恒压恒流控制。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电源实现了临界连续模式下,SEPIC电路的高功率因数和较宽范围的恒压恒流输出,成功驱动了LED灯源。  相似文献   

2.
基于TLD5097EP设计了一种SEPIC拓扑结构的日行位置灯驱动电路,可实现对LED负载的恒流控制输出;同时设计了基于日行灯优先的双光控制电路,可根据不同输入分别实现日行灯与位置灯功能,并开发了一种基于分立器件搭建的外置抖频电路来实现EMC性能优化。所设计的日行位置灯驱动电路在电磁兼容性与常规电子性能试验中均表现良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不良反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压型BUCK变换器LC滤波电路双极点、ESR零点对环路稳定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穿越频率对称整定的环路补偿器。研究了连续工作模式下不同ESR零点位置下TYPEIII型环路补偿器设计方法,通过实例完成补偿器关键参数设计。最后基于Matlab对BUCK变换器组成环节传递函数进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环路补偿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采样及一阶数字环路检测转速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一阶数字环路中引入逻辑控制电路,可大大加快转速的数字表征量V_s对频率表征量f_1的跟踪。设计了简单可行的脉冲减法运算电路和馈送自动转换电路。通过实验,证明在复盖D<3的范围内,所提实验环路的等效时间常数可接近模拟检测,使数字式转速连续检测装置更为切合实用。  相似文献   

5.
3T1R新型并联机器人采用了环路支链这种特殊的结构设计,因此采用常规的几何学分析具有其局限性和复杂性。本文采用了环路螺旋理论对其支链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出设计环路支链的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环路支链的3R1T并联机器人,为具有环路支链并联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线圈相对位置和负载电阻的变化会影响系统的传输功率。为了使传输功率不受线圈相对位置与负载电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出设计一种能够跟踪最大功率点(MPPT)的电路。根据串联谐振双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侧功率特性,在接受侧串联一个SEPIC电路,采用调节占空比的方法来追踪系统的最大功率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双向全桥LLC变换器进行了设计与研究。首先,针对双向全桥LL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对现有LLC电路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并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得到直流增益传递函数。利用基波近似法对变换器正向与反向运行状态进行了数学建模,进而得到正向与反向工作模式下的直流增益曲线。其次,运用扩展描述函数法对双向全桥LLC变换器进行了数学建模。经推导得到了小信号动态补偿模型,基于模型得到了双向全桥LLC的开环传递函数。进而实现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控制环路设计。最后,基于PSIM软件搭建仿真实验平台,分别验证了硬件控制环路和数字控制环路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功率变换器难以准确建立表征其性能退化过程物理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ener随机过程的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实现其剩余寿命预测。通过分析电路关键元器件退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选用输出电压均值为DC-DC变换电路失效特征参数,利用Wiener过程建立电路性能退化模型,通过逐步递推预测寿命特征参数值并结合电路失效阈值从而实现功率变换器剩余寿命预测。以闭环SEPIC电路为例,分析了建模数据与建模尺度对剩余寿命预测结果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是将红外线作用于人体疼痛部位和穴位,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其输出光功率是仪器关键技术指标,而光功率的大小是由卤素灯驱动电路控制的。针对常规驱动电路的缺点,设计改进了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卤素灯驱动电路,改善了稳幅环路锁定性能,提高了输出电压范围,增强了电路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工业自动化及医疗设备等。它根据输入信号幅度波动进行增益切换,使输出信号幅度维持稳定。目前AGC环路多采用输出信号峰值检测、AD采集、比较器和环路滤波器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可变电压增益放大器(VGA)增益,电路设计复杂,成本高。本文设计一款基于MC34063负反馈支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该电路由AD603放大器、精密整流峰值检测器、运算电路和MC34063电路组成,创新利用电源芯片产生VGA增益控制电压,该方法可替代传统的负反馈支路环节,电路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1.
赵国强  马皓 《机电工程》2011,28(10):1269-1272
为满足服务器电源测试用能馈式电子负载对第一级DC/DC低压大电流输入、低输入电流纹波和高效率的要求,第一级DC/DC采用交错并联Boost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电路中各主要元器件的选取原则.针对电子负载恒流输入需求,给出了基于dsPIC33FJ16GS504的输入电流恒流控制环路设计思路和方法.利用DSP...  相似文献   

12.
高共模电压下4~20mA电流环路信号的拾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4~20mA电流环路远距离传输模拟信号过程中的高共模电压干扰,提出用环路供电型线性光耦电路实现隔离,实验验证表明,该电路可以在上百伏的共模干扰电压下,有效拾取远程模拟信号。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石英音叉陀螺的数字化算法,该算法在稀疏采样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大功能:驱动环路的锁相和频率跟踪;拾取电路的解调滤波和信号处理.稀疏采样的优势在于降低了后期的硬件电路设计要求,提高了算法的可实现性.该算法通过了Simulink仿真,并在硬件电路上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斜坡产生与求和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坡补偿电路在峰值电流控制的Buck型DC/DC开关电源变换器中应用十分广泛,能够有效地消除次谐波振荡.典型的斜坡补偿电路将斜坡的产生与求和分离实现,且控制电路复杂.本文将开关电容电路融合进斜坡补偿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集斜坡产生与求和为一体的斜坡补偿电路,充分发挥了开关电容电路精确和稳定的特点,有效地消除了电流环路中的次谐波振荡,且电路结构简单、应用灵活,稳定性和工艺鲁棒性均较好.基于0.5 μm CMOS工艺的实现结果表明,该斜坡补偿电路功能正确,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ADI公司新一代移相PWM控制芯片ADP1046,针对大功率全桥PWM-ZVS电源开发设计了一款数字电源变换器。阐述了移相全桥变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调节器和环路补偿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全数字、高精度、高开关频率的DC/DC电源,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矿灯用充电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伟  刘凌  李海宁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3):2594-2596
本文介绍了以BUCK变换为主拓扑电路、C3573为核心构成的电压控制型脉宽调制矿用充电器,并对主拓扑电路各个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由UC3573引起的电压误差进行补偿,进一步探讨了反馈控制的传递函数和环路参数的设计过程,阐述了双极点-双零点补偿网络的设计原理与具体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器具有频响快、负载调整率高、充电电压稳定、纹波小的优点,是一种性能可靠的实用型充电器.  相似文献   

17.
二、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大容量直流负荷采用三相AC/DC变换是必要的。因此,也就有了对三相PFC的要求。最早的三相PFC方案是六开关和单开关(见图7)。 三相六开关整流网侧电流波形好,并可实现直流和交流侧的四象限运行,适用于大中功率,缺点是结构复杂,开关多,不易控制。控制方式可采用PWM或Date方式。三相单开关整流拓朴电路虽结构简单,但应用效果不理想。类似单相PFC电路,三相单开关整流电路也可以拓朴出CUK、SEPIC等电路。优点是调压范围宽,输出电压可低于入端峰值电压,起动冲击电流有所下降,不过电路结构略显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功率电磁阀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其静态电阻差异较大的特点,对电磁阀驱动电路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实现启动瞬间对功率电磁阀静态电阻的检测,将检测的数据引入环路控制算法,通过主控制器进行计算分析,确定所需的驱动电压后,通过数模转换器向可调驱动电源电路输出参考电压,进而由可调驱动电源电路输出目标电压,配合恒流控制电路达到对功率电磁阀节能驱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闭环加速度计CMOS接口电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高压18 V CMOS集成电路工艺,设计了一种开关电容闭环加速度计接口电路芯片。芯片电路中包括开关电容型电荷敏感放大器,PID控制电路以及相关双采样电路。采用相关双采样技术并用大面积PMOS晶体管作前级放大器输入级来消除放大器的1/f噪声、失调电压及KT/C噪声;用高环路增益及静电力平衡技术消除后级电路的1/f噪声、电荷注入和时钟馈通。在相同电极的条件下,利用电荷检测与静电力反馈时域分离法,有效地消除了驱动馈通的影响。设计的芯片采用18 V电源电压供电,闭环加速度计刻度因子为420 mV/g,噪声密度为10 μg/ Hz ,芯片面积为15.2 mm2。  相似文献   

20.
孙亮波  洪熙熙  刘小翠  刘新 《中国机械工程》2023,(9):1061-1066+1076
环路是运动链结构的固有特征,已有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基于环路的构型综合、同构判定、刚性子链消除等方面。给出了基本环路集的新定义,提出了运动链的树状结构表达及相关理论,以及基于此的基本环路集提取原则,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种运动链的基本环路集。案例分析证明,所提方法规则简单,便于计算机程序化实现,可快速地获得结构复杂、对称性高的运动链的基本环路集。通过实例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