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10)
<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分为可供出售债务投资和可供出售权益投资,其会计处理较为特别,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处理也独树一帜。本文分别以可供出售债务投资和可供出售权益投资为例,并结合2014年7月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分析二者在初始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发生资产减值及转回时的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异同。一、可供出售债务投资和可供出售权益投资相同点1.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都计入投资成本。2.都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5)
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发布后,我国财政部也于近期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 22),将金融资产分类由四类简化为三类,将金融资产减值由"已发生损失"模型改为"预期损失"模型[1]。通过分析我国四大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年报数据,发现新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与金融资产减值的变化会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带来巨大影响。未指定FVOCI的上市公司利润波动有增大的趋势,指定FVOCI的公司利润波动降低,而金融资产减值变化会使得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2)
因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对被投资单位不构成重要影响且没有市价的权益性投资从长期股权投资转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列报,准则要求该类投资尽可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各种估值技术中,市场法最为简单有效,但在会计实务中市场法应用于权益性投资的估值存在各种困难。本文以首钢股份对北汽股份的投资估值为例,分析此类投资采用市场法确定公允价值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笔者通过梳理会计学和会计实务中的商誉概念及其计量方法,总结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商誉确认与计量规则,提出应该基于财务报表体系的中心和收益确认观念来思考商誉减值还是摊销的问题。笔者认为,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制定的逻辑和发展方向,商誉不应该进行摊销,而是继续采用现行的减值处理方法;但若考虑商誉会计处理中的实践问题和当前财务会计从以利润表为中心向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过渡这一发展阶段的混沌特征,则可以把商誉视为一个"费用库"(而非资产)进行分年度摊销(同时减值测试),抑或一次性处理。笔者认为,如果A股上市公司2018年之前的商誉减值会计处理被操纵了,有巨额的减值损失未被确认,那么,即使商誉减值改摊销也并不能排掉商誉这颗"雷",因为商誉摊销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和计提减值准备。当然,如果我国资本市场是有效的,2018年度财务报表中"爆炸"的商誉"雷"并不会成为资本市场的"雷"。笔者还分析指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并不是采用权益结合法来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是采用"历史购买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9)
近年来高溢价并购浪潮不断掀起,在高溢价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现行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合并报表商誉减值的规定是两条线并行,个别报表中商誉减值反映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中,而合并报表中商誉确是以购买日的商誉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因此当前会计准则并未将两者减值综合考虑进来,不利于实务工作者理解和操作。文章通过案例分析,试探性地找出个别报表中商誉减值和合并报表中商誉减值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期为完善相关会计政策法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现行准则下减值损失禁止转回规定进行了相关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3)
文章选取2009年至2012年家电行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信息作为样本,对其四年来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统计,并结合家电行业特征重点分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倾向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
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4月陆续发布了修订后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拟于2018年开始实施。文章在对比新旧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变化的基础上,重点从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以及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的处理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信用损失法"两方面来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文章认为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其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利润及所有者权益产生间接波动影响;也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5)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进行了单独规范,这说明金融资产在现代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对现代会计准则使用条件下,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转回,以及金融资产减值在应用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对不同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实例论证,重点论述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0):117-118
结合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证券法》修改、投资者保护等改革的基本趋势和进程,建议《证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的证券概念回避静态表述方式,采用动态方式,重新认定证券,即指具有收益性、标准化、风险性、可交易或可赎回的投资性合同、有价证券以及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认定的其他金融投资商品。证券概念中金融投资商品类型可划分为固定收益类金融投资商品、权益类金融投资商品、衍生品类金融投资商品。其中,固定收益类金融投资商品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保本付息债券、证券化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分离交易可转债、信用债券);权益类金融投资商品则可适应实务需要,划分为证券、期货合约和期权。尽可能扩大"证券"的覆盖范围,将其他暂时难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金融投资商品统统归入衍生品类金融投资商品领域,推行更为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惩戒制度。如此能够产生"驱赶"效应,即将衍生品类金融投资商品往权益类金融投资商品类型驱赶,尤其是往"证券"方向驱赶,从而与"证券"的扩大化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4)
<正>一、引言随着2014年7月1日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执行,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由原来的"对子公司的投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和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缩减为"对子公司的投资、对联营企业的投资和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即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不再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而按《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7)
长期股权投资是风险较高的一项资产,对于拥有高额长期股权投资的企业,质量分析至关重要。与其他资产相比,长期股权投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相对较低,加大了质量分析的难度。文章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例,从投资类型构成、获利能力及资产减值三方面探讨了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子公司、联营与合营公司及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质量分析的侧重点、分析方法和财务指标,并结合案例证明了这一系列分析方法和财务指标可以作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简便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
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指企业定期或者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依据谨慎性原理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就我国现状而言,资产减值准备并不完善。本文针对资产减值准备首先介绍了资产减值准备的成因,然后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减值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2)
文章选取我国2001—2012年披露商誉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作为主要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比上市公司在披露商誉减值信息前后公司股价的异常回报率及其变化,探究投资者对商誉减值信息的短期市场反应,并进一步研究有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公布商誉减值信息的短期市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异常收益率的均值和极小值在事件窗内会呈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商誉减值信息的披露在短期内导致市场显著的负面回应,且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加剧了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负面回应。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5)
2014年7月2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从而完成了综合应对金融危机的会计准则体系。改进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预期损失新的"三阶段"减值模型,以及发生了实质性变革的套期会计处理方法,以更好地反映企业风险管理实务。该准则将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将在2018年1月1日及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主体可以提前采用该准则。从2015年2月开始,主体要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必须采用2014年7月发布的新版准则。为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推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财政部会计司在2013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减值(征求意见稿)》后,同时发布了(关于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函),在我国广泛征求意见。本刊分期刊发普华永道对准则解读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3)
为提高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充分发挥金融工具会计在金融市场发展与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了修订后的CAS22,A股上市企业于2019年1月1日执行。CAS22修订变化较大,将金融资产由"四分类法"改为"三分类法",以"预期信用损失法"替代"已发生损失法"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损失,以及早揭露潜在减值风险,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对CAS22修订后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其判断流程进行分析,介绍了预期信用损失法的运用,以期为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3)
巨额商誉减值造成近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频发,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并购商誉会计计量问题的激烈讨论。文章在梳理商誉形成与计量的基础上,对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国际比较与讨论,通过高升控股并购案例研究发现,收益法估值模式为高额商誉的确认提供了"便利的空间",商誉的资本化处理模式形成巨额减值的"堰塞湖",商誉"只减值,不摊销"的后续计量模式存在人为干预的可能。基于此,对我国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提出建立追责机制、提高商誉估值准确性以及商誉初始计量采用费用化模式、后续计量采用摊销与减值并用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6)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CAS8)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相关准则的进一步发展,又一次掀起了学界对此问题研究的浪潮。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文献的评述,阐明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望能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5)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因此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征兆的研究有利于中小投资者把握市场机遇。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重大资产重组征兆的研究,通过研究三家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的征兆发现,资产清理行为,即清理子公司资产、出售公司资产、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控股股东变更、主要高管变更、重组失败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征兆,投资者可以对出现征兆的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研究,以发现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建筑》2015,(20)
<正>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资产计提各种减值准备,如: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施工企业需要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最为重要,这是由建筑行业施工周期长,合同金额大,资产占比大等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在实务中,收款难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的应收账款有时会成为坏账甚至死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