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淮南矿区不同煤层煤样的基本特性,建立了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淮南矿区煤具有低/中灰分、中/高发热量以及特低硫的特点。灰分和固定碳含量与煤炭发热量有显著相关性,由此建立了基于灰分和固定碳含量的淮南矿区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利用发热量的实测值对模型预测值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相对误差为-1.9%~1.95%。该模型可用于发热量预测系统的开发,实现对淮南矿区煤炭发热量的快速估算。  相似文献   

2.
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各矿产原煤生产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对几年来各矿生产原煤的灰分和发热量的部分检测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原煤灰分和发热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提出原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算受煤中水分、硫分和氢含量的影响,在开采水分无大变化时,得到的回归方程对目前各矿生产原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预测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谈煤炭产品灰分与发热量的线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尤玲  陈新 《煤炭技术》1998,(2):36-37
<正>煤炭的发热量是指每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全部热量,它不仅是评价煤炭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当前动力用煤一项重要的经济评价参数.发热量作为动力煤的计价基础,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煤炭的灰分与发热量的关系,找出其变化规律,为选煤厂生产、管理及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使设计更能接近生产实际.因为煤炭的发热量与其灰分、水分及煤炭的变质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为了准确找到煤的发热量与灰分之间的变化规律,我们采用的煤质资料均为气煤煤种,其水分区间为7%~9%,灰分区间为10%~14%,以减少水分和变质程度对发热量的影响,找出发热量与灰分之间十分可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含硫煤炭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气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煤炭脱硫是煤炭洁净化加工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采用了筛分、浮沉、形态硫测定等试验,对陕西旬邑矿区的高硫煤破碎前后不同密度级硫分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破碎后总硫分保持不变,低密度级硫分含量减少,高密度级硫分含量增加。通过试验分析推论,对于部分原煤中含黄铁矿含量较高的重介质选煤厂,采用先破碎后分选的工艺,可以降低精煤中的硫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煤泥低温热解过程,考察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对煤泥半焦性质的影响,通过研究煤泥的低温热解特性,揭示其低温热解规律,并确定制备半焦的最优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煤泥的低温热解温度在380~600℃之间,热解温度在450℃左右时热解速率最大;随着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的增加,半焦的产率和挥发分逐渐降低,而其灰分和固定碳不断增加;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半焦中的C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随着热解时间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大;随着热解程度的增加,其中的N、H、O等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回吸水含量不断增加。在热解温度为450℃、热解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煤泥低温热解效果最好,半焦产率为85.54%、灰分为29.3%、挥发分为16.29%、固定碳为53.89%、回吸水含量为1.67%;与原煤性质相比,其水分下降27.07个百分点,这对提高其发热量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
选择伊泰3~#煤作为研究对象,跟踪多个批次的煤质变化,收集各关键控制点的全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发热量的检验结果并验证结果的符合性,多方面分析煤质出现波动和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对伊泰3~#煤在物流环节中品质变化的系统研究表明:伊泰3~#煤的全水、干基灰分、干基挥发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在各环节、不同时期均出现变化,但经统计发现,各指标变化均未对煤炭的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其中,全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夏季,与降水、蒸发和人工注水有关。煤炭分析样品随时间的增加,除灰分无明显变化外,挥发分、硫分和干基高位发热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受全水、干基灰分、干基挥发分、干基高位发热量几个指标的共同影响,其统计结果相对稳定。伊泰3~#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经历物流过程后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即目前的物流过程对其贸易价格影响不大。为进一步提高到港煤炭品质,在避免自燃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人工注水量,加快物流过程,降低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对煤的发热量预测精度低、适用范围窄的缺陷,综合考察了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指标与煤的发热量的线性相关性,采用平均影响值方法对影响发热量的煤质指标进行特征变量筛选,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MIV-PSO-BP神经网络方法的煤炭发热量非线性预测方法。结果表明: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指标中,仅灰分、碳含量与发热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其余指标与发热量的线性相关性较弱|煤的工业分析中灰分、挥发分、固定碳3个指标对发热量的影响均较大,而元素分析中仅碳含量对发热量影响较为显著,其余指标对发热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与其他研究者提出的发热量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MIV特征变量选择与PSO-BP神经网络相结合方法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更低,总体预测效果更好,相关系数最高可达98.48%。  相似文献   

8.
琚惠姣  李晓君 《煤》2015,(2):16-18
根据平山湖勘查区可采煤层煤样的煤岩、工业分析、全硫分及发热量分析数据,评价了平山湖勘查区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煤中灰分、硫分及挥发分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平山湖勘查区煤具有中灰分、低硫分、高挥发分、中发热量等特征。纵向上原煤灰分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全硫分变化不明显,挥发分逐渐增大;平面上灰分具有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点,硫分分布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石上井田B4煤层原煤为中高灰、中硫、中高发热量焦煤;浮煤为特低灰、中硫、特高发热量的煤;煤岩类型以亮煤为主.B4煤层厚度与发热量、硫分,挥发分与硫分,发热量与硫分、灰分,硫分与灰分呈现较好相关性.其中发热量与灰分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989;B4煤层灰分呈现南翼中部较高、深部高于浅部特征;挥发分呈现东部较低、深部高于浅部分布特征;发热量最高分布在东西两翼,浅部低于深部;硫分西部较高,浅部低于深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统计中的逐步回归反演算法,阐述了将其应用于燃煤发热量与燃煤化学元素分析的简单回归关系。利用MATLAB对新疆伊犁地区煤炭的发热量进行逐步回归计算分析,得到燃煤的高位发热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将得到的回归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满足实际要求。因此,可利用灰分和水分及氢的含量来预测新疆伊犁地区煤炭的发热量。  相似文献   

11.
<正> 澳大利亚煤炭分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灰分。与英国和美洲的有些煤相比,澳大利亚煤的灰分比较高,99%以上的煤的硫分都低于美洲煤,其硫分小于1%,所以,脱硫不是主要问题。焦炭质量只要通过降低炼焦煤的灰分就可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宏伟  张国栋  张斌  王升 《煤炭技术》2015,34(6):270-272
发热量是动力煤主要计价指标;对于单一矿区的煤,可通过测量煤炭灰分、水分预测发热量。但配煤入洗时煤质特性不均一,难以简单地建立模型预测。本文基于配煤入洗中的发热量可加性原则,分别建立单一煤炭的发热量预测模型,然后根据配煤比例加权平均获得最终公式,从而利用灰分、水分等指标预测配煤产品发热量。  相似文献   

13.
高山煤矿主采煤层均属高灰、高硫煤,而且矸石易泥化,严重制约煤炭销售。为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矿结合矿井实际,采用风选工艺对产品进行加工,有效降低了原煤灰分、硫分,提高煤炭发热量,实现了进一步提高煤质、优化产品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元宝山露天煤矿根据影响煤质发热量的主要动态指标灰分和全水分,推导经验计算公式,预测各平盘、区段煤炭发热量。绘制发热量热值等值线图,并结合各类计划图纸,按规划期预测不同时期的煤质发热量,用以指导生产、销售计划的落实,并为生产经营提供基础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5.
选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为28%~37%的高挥发分烟煤进行试验,将不同灰分的试验样品在自然条件下密封放置10~60 d,得到样品试验前后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等煤质数据。使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灰分与挥发分、发热量呈现负相关,挥发分与发热量呈现正相关,表明灰分、挥发分、发热量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变化;试验时间与挥发分、发热量等煤质参数变化不相关,在一定时间内,试验时间对高挥发分烟煤在自然条件下储存的煤质变化不产生影响;灰分与挥发分、发热量等变化显著负相关,表明灰分能够显著影响高挥发分烟煤煤质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栾宏志 《煤》2006,15(B06):87-88
本文对造纸黑液的水分、灰分、碳、氢、氮、硫、发热量等指标,及绿液和碱灰的可燃物含量进行分析;提出了所用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煤炭灰分是影响煤炭发热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以平顶山煤田为例,通过分析主采煤层二、四、五煤的灰分与发热量化验结果,验证了煤炭灰分与发热量之间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简单、易操作且预测精度较高的发热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煤炭发热量与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等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简单、预测能强的非线性初等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系数进行了优化,并用统计学原理对建模样本残差的均值和方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模型对煤炭发热量预测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汪兴隆 《煤质技术》2012,(6):13-15,19
为探讨低变质煤炭分析样品在常温、常压、密封、避光的实验室条件下保存3个月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每周由专人用同一实验仪器对煤样进行分析水、灰分、挥发分、含硫量及发热量的测定,共获得13组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灰分无明显变化,分析水、挥发分、含硫量及发热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要求实验人员应及时检测低变质煤炭分析样品,以减少测定误差及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黄婉 《陕西煤炭》2022,(3):61-64
本文根据比德向斜的地质勘查资料和取样化验结果,分析比德向斜北西端二叠系可采煤层宏观煤岩类型及显微煤岩特征,原煤、浮煤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固定碳、发热量的特征及灰分、硫分变化规律,为研究其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勘查区可采煤层煤的化学性质稳定,成煤环境也较稳定;煤灰成分中Fe2O3含量相对较高的3、4、14号煤层中的硫有很大一部分富集在黄铁矿中,同时,降硫率也较高。5、6、31号煤层软化温度、流动温度也较高,主要是Al2O3的贡献;煤类主要为无烟煤三号,埋深对煤化程度起主导作用;其发展方向拟为煤-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