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乡村之美进行研究,总结中国传统乡村的美与不美,通过平度市李家莹村的规划案例,对中国传统乡村之美理论应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做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参与到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举办"一村一景"景观竞赛活动,分析归纳了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与乡村景观设计相结合,赋予乡村景观文化内涵、凸显地域特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重要意义,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3.
乡村景观在乡村振兴大力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得到改善,但乡村地域文化消失与景观设计缺乏创新等问题依旧存在。通过对永安市乡村风景名胜、寺庙宗祠、红色文化、美食特产等进行分析与统计,得出了永安市乡村的景观符号,并列举了永安市安砂镇安砂村、贡川镇龙大村、大湖镇坑源村、小陶镇五一村、青水乡青水畲族村的乡村景观符号。得出结论,永安市乡村景观建设基本上能够按照地域文化特色营造在地性景观,但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深入挖掘乡村内在文化,对其提取、转化。  相似文献   

4.
戴智妹  华晨 《城市规划》2023,(12):13-20
从乡村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角度,对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新型发展产物网红村的形成机制、模式演变和其对乡村健康发展的利弊影响进行研究。构建网红村文化资源资本化的分层逻辑框架,包括:基于市场与规划的乡村文化资源资本化;乡村符号塑造与传播的虚拟空间;从属于乡村虚拟空间形象塑造的实体空间;新型多元参与主体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消费需求的演变已成为网络时代乡村文化资源资本化的方向指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消费者主体性。因此,为促进文化资源资本化对乡村发展的正向作用,提出基于乡村与村民主体性的发展方式,以此构建乡村各项资本间的平衡与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的衰败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文化,也成为城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2002年以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组织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工作,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村落保护进入了国家行政部门的视野。2003年、2005年和2007年先后评选了12个、24个和3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完成了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收录了各地上报的1.2万个传统村落信息,其中第一批进入村落保护的有646个。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实地调研对比内部综合发展类村庄我国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定位于内部服务的乡村应以当地乡村居民的需求为主。湖北省麻城市中馆驿镇林家下塆村是以内部服务为主的村庄,兼具部分参观游览功能,应提升村庄环境,让村民享受安逸的乡村生活。发展旅游特色类村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定位于外部服务的“旅游乡村”,  相似文献   

7.
在新乡村建设实践中,不仅要优化物质环境品质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社区,同时又要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对策和解决方案。从乡村聚落和建筑的内生逻辑,即环境关联性、系统关联性与文化关联性出发,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乡村地域文化。以鲤鱼溪新乡村建设为例阐述建设一个生态宜居的新乡村应该创造一个得到群体认同和可以共享的公共空间体系;并且因地制宜地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条件做出有效的环境关联性响应;同时采用混合聚居系统以激发"自下而上"的体现系统关联性的社区生活体系和活力空间体系,提供一种和迁出地相关并具有文化关联性的可识别特征,全方位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针对黄骅市东聚馆村构建中国贡枣文化第一村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村的目标,积极探索了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型村庄转型发展的方法,提出了区域旅游板块联动、旅游主题空间设计和实施运营机制三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6,(1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加速,历史文化名村不仅因其历史建筑、聚落形态等物质遗产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更因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热点。但由于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更新与乡村旅游开发间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进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协调乡村旅游开发与古村保护更新的关系,传承历史文脉,成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更新急需探究的问题。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福溪村结合其独特的古村风貌、自然资源和风水格局,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村落更新与格局调整,延续生态风水格局,打造特色旅游空间;通过村落环境整治和风貌保护控制,营造特色村落景观;通过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参与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游线,以期将福溪村打造成一个历史保护完善、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齐备的文化、生态、居住相互协调、融合的生态休闲旅游村落。  相似文献   

10.
“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亚明  刘慧 《规划师》2016,(4):97-100
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是构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福清市东壁岛山利村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从强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主题形象、创新旅游产品和完善服务配套五大路径进行村域综合规划整治、复合型旅游开发及乡村文化品牌塑造,从而推进"忘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公园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特征是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集合了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功能。本文以成都市金堂县平水桥村的发展规划变化为例,研究在转型期如何可持续推进幸福乡村建设、在村庄基本需求建设完善的前提下如何将乡村打造升级为农业公园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乡村农业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2.
冢斜村是绍兴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条件,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遗存.近年来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一群有识之士的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文章以冢斜村为例,试图对进一步落实历史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合理开发乡村,达到乡村振兴目的,做出一定意义的建设性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瓦厂酒店     
冯凯 《砖瓦》2022,(2):6-7
<正>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慕田峪长城脚下的琉璃瓦厂,原为北沟村自营的烧制作坊,然而随着市场不景气等因素而废弃。而后,废弃的瓦厂建筑被住在附近的热爱建筑学及中国文化的国外村民改建成为瓦厂酒店。2020年9月1日起,毗邻瓦厂的三卅精品民宿的业主并购瓦厂酒店,叙向建筑设计事务所有幸再次参与其中,共同打造北沟村的乡村建设及文化发展的下一步。  相似文献   

14.
张方雄  俞佶  汤俊杰 《华中建筑》2009,27(12):118-122
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现状机理的分析和总结,寻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古村落格局和文脉的前提下,创造舒适方便的人居环境,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星  何依  邓巍 《城市规划》2020,(4):97-105
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在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要素高度混合的一种过渡型乡村聚落形态。它既保留着传统的乡村记忆,又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新的角色,面临着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矛盾。面对已变迁的历史环境和零散化的乡村风貌,需要重新定义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价值,以整体性思维对保护要素进行重新关联和建构,形成刚性的保护框架;面对城市化的发展诉求,需要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形成能够适应城乡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路径。本文以憩桥村为例,通过对"村"的价值的判断,探讨了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保护方法;通过对"城"的条件分析,适应性调试保护发展模式,试图为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发展提供弹性多样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灶火壕村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村民祖辈多来源于走西口。村庄规划面积近200公顷,其中重点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为653平方米,借着内蒙地区倡导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筑师在灶火壕村进行了一次以乡村旅游为产业,改善生活品质,提升乡村印象的尝试,从整体策划、村庄规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笔者组织团队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曹家庄为方案规划村落,从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文化、教育、产业、环境发展等方面为曹家庄村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从乡村文化景观的视角对武夷山市的三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的风水格局、村落格局、建筑风貌、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古村落"整体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地点:山东省威海市Location:Weihai, Shandong Province本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王家疃村,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大背景下,针对中国北方乡村的产业、社区、传统工艺和建筑空间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建筑设计尝试。王家疃村拥有百年历史。一方面,村庄原始格局完好、传统风貌明显,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的衰败和人口的迁出,导致大量房屋闲置,活力不足。此外,村庄公共空间和旅游配套设施的缺乏,也是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中国大部分乡村建设"千层一面、缺乏活力"等问题相当严重,乡村风貌、活力日渐衰败,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而文化是乡村风貌外在"塑形"的关键,产业是乡村活力内在"铸魂"的根本,乡村振兴的本质是文化与产业的振兴。以厦门白交祠村为例,浅析乡村振兴的规划重点,以期为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