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为掌握露天矿山边坡在复杂条件下爆破振动信号的传播规律,以尖山磷矿边坡测得爆破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频率切片小波变换技术(frequency slice wavelet transform,FSWT)、Hilbert−Huang变换(HHT)算法分析爆心距、边坡高程放大效应对振动波能量分布及传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振动波在传播距离较近时,能量上升而后会随着时间推移减小,且能量分布不密集;振动波在传播距离较远时,能量上升速度缓慢并且分布相对较集中。边坡底部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93.75~125 Hz高频率段且含有大量高频能量,顶部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0~46.87 Hz低频率段且含有大量低频能量。1972平台三号机在0~46.87 Hz频率段能量占比平均为69.45%,而一和二号机分别为51.37%、42.55%,前者相较于后两者分别提高18.08、26.9百分点。四号机爆心距比三号机更远,其低频能量大于三号机,但三号机在0~46.87 Hz频率段的能量平均占比相较于四号机提高24.32百分点,高程效应相较于爆心距的影响要更为明显,顶部相对底部高频能量表现为高程衰减效应,顶部相对底部低频能量表现为高程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5.
6.
以西部某水库导流泄洪隧洞出口边坡为研究背景,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利用ANSYS建立岩土边坡模型,采用FLAC3D模拟分析边坡在天然状况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工况边坡安全系数为1.19,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边坡开挖后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临空面因卸荷回弹,在X方向上位移较明显。塑性区和剪应变分布表明,坡脚和坡面的局部区域会发生剪切破坏,需进行必要支护。逐级开挖支护方案模拟结果表明,边坡支护后,X方向上的位移值显著减小,锚杆锚索支护的效果较好,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工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白马铁矿露天边坡的稳定性受爆破振动作用影响较大这一工程难题,本文基于数值仿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结合强度折减法按照静力、边坡自重和爆破振动等相应特征研究,求解边坡应力、位移、安全系数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结果表明:1)仅考虑边坡自重下时的临界强度折减系数为1.72,而爆破振动荷载作用时的临界强度折减系数为1.58,相对静力条件下爆破振动荷载作用时的强度折减系数减小了8.14%;2)构建水平振动速度与强度折减系数间关系,以此为基础求解了及及坪采场东部边坡安全振速为12.14 cm/s,临界振速为15.71 cm/s。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金属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判别分析、爆破振动对边坡的影响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露天采矿施工作业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提出露天采矿爆破振动过程中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方法。根据摩尔-库伦屈服理论构建采矿爆破振动作用下边坡破坏机构模型,在模型上求解边坡爆破荷载外力、自身重力做功功率,以及内部有效黏聚力、毛细黏聚力引起的内部能量耗散率,利用强度折减法求出边坡稳定性极限值。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分析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胜利东二号露天矿内边坡的爆破振动测试实例,结合有限元软件LS-DYNA模拟爆破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时的质点振动速度特点,比较分析了爆破地震在边坡中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爆破形式下的地震波传播参数不尽相同,在进行爆破设计时需要对不同形式的爆破选取相应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