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思元 《中国园林》2012,28(6):118-121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位于城乡之间的地域实体,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承担着城市边缘区的形态建构、社会空间融合、可持续发展维护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城市边缘区及绿色空间进行了释义,总结出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格局的3种类型:"绿环/绿楔""镶嵌式绿块""绿色补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的重要地带,也是城市空间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区域,呈现出过渡性、动态性、交错性的特征。研究借助ArcMap10.2软件划分2000年以来四个时期西安城市边缘区的形态特征,并从空间演化强度和各向异性两个方面分析其空间演化过程。同时揭示西安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特点,即西安城市边缘区正经历由"单一型"边缘区向"组合型"边缘区演化的同时,成为土地城镇化转换和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区域,开发区、新城逐渐成为城市边缘区空间增长的主体形态,促进了城市边缘区空间重组与重构。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重点功能区一般指对城市整体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地区,有的处于城市关键区位,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区域形象等具有重要意义;有的独具特色,为城市提供独特的场所,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城市边缘地区的重点功能区由于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也往往成为规划建设的重点地区。本研究试图针对城市边缘重点功能区的特征,结合参与过的"通州运河核心启动区城市设计"项目,探索一种适用于该区域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设计理念、原则和方法,以初步建立城市重点功能区城市设计体系,促进区域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莱芜市钢城边缘区永兴路的空间解读,提出了构建整体性城市设计的目标,重点通过对带形区域的功能定位、城市空间形态重新进行评估和认识,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研究确定城市边缘区城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对于城市边缘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城乡融合、控制城市空间蔓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国内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公共物品开发管理及空间配置不均衡、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规划对非建设用地管理的缺失等,带来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不断被侵蚀、或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公共开放空间及设施建设和保护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用地产权的公共属性、建立社区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建设模式、加强对城市边缘区非建设用地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构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 《建筑与环境》2007,1(6):155-15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内涵、构成和功能特征。通过对城市的结构形态和扩展方式以及对绿色空间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提出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构架与建设的方法与基本布局原则,促进城市整体空间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基底的组成部分,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其空间结构有利于搭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通廊。该文从生态学理论角度出发,阐述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优势,结合我国城市边缘区发展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的发展要点,探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优化策略,提出建立景观生态保护与开发分级、构建弹性发展的复合生态网络修复路径、以生态为主导开展多元生态文化产业等措施,以期为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雷  余佩瑜  王卡 《华中建筑》2003,21(3):75-77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在经历因城市化加速带来的普遍的城市扩张,城市空间形态的衍变成为最显现的现象,这种现象隐含着 城市各种内在动力的相互作用,其中城市边缘属性的作用不可小视,在扩张动力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城市边缘属性在促成两种城市空间形态衍变模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边缘区 1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城市边缘区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 9世纪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后几经发展成为分析城市增长和变化的形态理论的基础.我国学者大多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大多数城市附近的一种不连续的空间现象,是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相互影响的产物,是非农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袁丽 《中外建筑》2012,(6):112-113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边缘区发展中一系列矛盾显现,并最终表现出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不协调。本文以城乡统筹为视角,以空间整合为切入点,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吴志华 《城市建筑》2013,(24):220-220,227
本文以我国现代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提出具有科学原理与时代精神的园林植物空间设计原则,探讨了现代城市空间中园林植物群落配置的模式,为园林植物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海凤 《规划师》2012,28(Z1):20-24
我国目前的新城建设存在"千城一面"、功能分区过于明确、道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避免以上问题,新城的城市设计应采取一系列的激活策略,包括运用混合功能理念,增加小尺度街道,塑造特色空间。上海嘉定新城"紫气东来"重点地块城市设计运用以上激活策略,通过平面混合、垂直混合、时差混合、共享混合4个维度实现功能激活;通过完善车行系统、构建三维立体步行网络,实现交通激活;通过重点刻画城市意向五要素、塑造个性城市空间,实现空间激活。  相似文献   

13.
王成武 《山西建筑》2007,33(2):50-52
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和类型及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和作用,探讨了旅游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措施,从而改善旅游城市的形象,促进旅游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峤  臧鑫宇 《风景园林》2017,24(4):50-56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了韧性理念与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城市韧性的生态方向与适灾方向出发,以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要素及其子要素与韧性的关联框架,并总结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从土地优化利用、景观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生态防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从而构建完善的山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有效促进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旭辉 《城市建筑》2014,(23):55-55
本文通过控规嵌入土地出让的设计要点中,规范后续的土地开发,并以惠东县城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从控制空间形态、慢行系统,将城市设计要点,纳入控规指标体系,对中小城镇城乡规划进程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丁继军  杨小军 《山西建筑》2009,35(34):348-350
通过阐述纽约中央公园诞生的城市化背景及其主要问题,分析了中央公园的开创性设计理念和特点,进而引申到以城市公园的兴起为标志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阐明了开放的城市公园对构建现代城市空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祁涛 《城市建筑》2005,(12):22-25
本文通过对郑州世界客属文化中心方案的介绍,探讨了传统空间及文化如何融入新的都市空间,以及在城市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中如何实现由建筑单体向城市设计的尺度转换,组织复合化的建筑空间群,发挥由此而产生的空间能量,更好地实现建筑的空间、文化以及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8.
一个城市的图书馆设计除了要创造高质量的阅览环境,往往代表该城市的建筑文化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做好单体设计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商业设施的有效补充。以内陆城市兰州为例,从发展历程、分布情况、开发形式、规模等几个方面分析兰州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空间现存问题,研究提出结合地铁换乘点统筹规划、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立体开发,改变地下商业空间单一形式,空间形态人性化设计等地下商业空间整体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紧凑城市形态下地上地下空间整合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精明增长"的核心是城市的紧凑集约发展,作为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是紧凑城市理论的内涵之一,在关于城市形态和功能的争论的过程中,尽管忽略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但是国内外实践表明其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仍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城市的紧凑形态,必须要充分分析城市上下部在功能、空间、效益等方面的特点,遵循区域功能相协调的原则,区域环境相协调的原则,立体化、人性化相协调的原则,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