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深圳宝安中心填海区软土地基沉降的实测数据,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灰色模型以及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宝安中心填海区典型区域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不同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及其效果,为深圳宝安中心填海区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唐津高速(二期)软土地基,采用了塑料排水板和深搅桩等处理方法,加速了软土的固结、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大大的缩短施工工期。依据软土地基预压阶段、运营阶段的沉降观测数据,利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配合法两次推算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对预压阶段实测数据推算结果进行修正,预测路基工后残余沉降量,计算路基沉降系数。  相似文献   

3.
常规方法对软土地基沉降的估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利用一种新的智能方法来预测软土地基的沉降:通过已经观测到的沉降数据,建立了基于改进观测数据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依此提出了基于部分实测沉降数据来预测短期沉降及最终沉降的方法。算例表明:对高度复杂非线性的土工结构问题,神经网络能够较为精确的解决,而且操作简单、泛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线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分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 《山西建筑》2007,33(28):116-117
对软土地基沉降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用规范中的两种曲线拟合方法及BP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分析与预测,从各种拟合预测曲线及实测曲线的比较中可以看出,BP人工神经网络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且人为因素较少,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为软土沉降预测方法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上分期施工的路堤沉降预测方法(英文)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控制是软土地基上路堤工程设计的关键问题 ,由于固结理论的局限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理论预测的精度较低 ,而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观测法显示出较高的精度 .本文在Asaoka观测法的基础上 ,发展了一种软土路基上分期施工时路堤沉降预测的方法 ,结合江苏海相软土上的高速公路工程进行了沉降预测分析 .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土地基的沉降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在时序上常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对于软土地基的非线性沉降 ,获得的数据有限。因而 ,已有的成功经验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工程实例对各种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州罗源湾鲁能2×5万t级码头软土地基处理场地施工监测的实测数据资料以及工程场地勘察报告,应用改进高木俊介法对软土地基土层在堆载预压条件下不同时刻的固结度进行推算和预测以及利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软土层的最终沉降量进行了预估,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找到了更适合于实际工程中估算地基稳定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蓓 《山西建筑》2012,38(29):99-100
利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通过实测沉降与计算沉降的拟合分析,对港区软土土层参数进行反演,对软土地基工后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可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的四种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从预测曲线和实测曲线以及误差曲线的比较可以看出,每种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预测方法的选用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本文为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的选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州罗源湾鲁能2×5万t级码头软土地基处理场地施工监测的实测数据资料以及工程场地勘察报告,应用改进高木俊介法对软土地基土层在堆载预压条件下不同时刻的固结度进行推算和预测以及利用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软土层的最终沉降量进行了预估,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找到了更适合于实际工程中估算地基稳定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镇 《山西建筑》2012,38(13):159-160
利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实测路基沉降数据,分析了双曲线法,星野法,Asaoka法对戈壁土地基沉降预测的适应性,研究了各方法对波动数据的敏感性,以及预测结果误差大小及预测起始时间点选取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由此确定相应的预测方法与预测时间。  相似文献   

12.
某软土路基试验段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以该试验段测得的竖向变形数据为基础,建立双曲线预报模型并进行沉降量预测。通过与实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基于双曲线模型的推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沉降预测曲线与实际观测曲线吻合度较高,能较好的反映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路基土体沉降量随时间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而说明该模型在该地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路基的沉降预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地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射洪  袁聚云  赵昕 《工业建筑》2014,(Z1):738-741,681
地基沉降包括初始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对于软黏土地区,地基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占很大比例。目前,计算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依据固结理论并结合各种土本构模型计算沉降量的有限元法;第二类为根据实测资料推算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预测方法。综述已有的各种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将其分为六大类,同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将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概念,这对于研究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时间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MMF模型在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测资料表明,在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情况下地基沉降—时间曲线呈S形,而MMF模型在曲线形式上也呈S形。鉴于两者的相似性,建立了地基全过程沉降预测的MMF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MMF沉降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好的反映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条件下地基土体沉降量随时间的发展全过程,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地基沉降量,其预测精度要高于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从而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今后地基沉降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交通荷载对场道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软土地区民航枢纽机场跑道飞机荷载特点,结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一跑道6年多的沉降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交通荷载对场道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采用对数曲线模型描述场道地基在恒载条件下的工后沉降规律,并用跑道竣工后尚未通航期间的沉降数据标定模型参数,跑道运营期间的恒载沉降与实测沉降的差值可视为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场道地基工后沉降.分析表明,在该跑道通航第5年,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场道地基工后沉降占工后总沉降量的比例达 31%,且这一比例最终将超过50%.这说明今后应在场道软土地基设计中充分考虑交通荷载对工后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遗传算法在泊松曲线沉降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鹏 《城市勘测》2011,(1):172-173
以某基础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遗传算法拟合泊松曲线中的参数,得到该基础沉降预测的泊松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本文所提方法简单易行.该模型可对今后基础的沉降进行预测,也为监测设计及施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软土深基坑开挖地表沉降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有研究成果和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就柔性支护软土深基坑坑周地表位移场的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根据上海地区深基坑施工实践,给出了软土深基坑柔性围护墙后偏态分布的地表竖向位移表达式,并通过对若干基坑工程实例分析,证明提出的墙后偏态分布地表沉降表达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某软土地区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路基,为了了解最终沉降量,建立了Usher-Spillman模型,以实际测量数据为基础,对沉降量进行了预测,发现基于模型的推测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说明了使用该模型在该地区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路基进行沉降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饱和砂土地基在地震、爆炸等振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从而使堤坝等上部构筑物发生破坏。开展了爆炸液化场地上堤坝变形的大型模型试验,考虑了筑坝材料以及堤坝地基加固措施对堤坝变形和坝身裂缝的影响。试验表明:堤坝沉降主要发生在场地液化后的1~2 h内,该段时间内产生的沉降占7 d时沉降量的84%~87%;掺加了碎石的堤坝比未加碎石的堤坝7 d时沉降量大24%;地基内采用土工格栅+土工布的加固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堤坝在液化场地上的沉降,比未加固的堤坝沉降减少了10%。堤坝的裂缝主要出现在细骨料筑成的坝段和不同筑坝材料的交界处,沿坝身开展。总结了国内外规范中对于液化地基沉降的计算及预测方法,根据液化地基上浅基础建筑物沉降图表对试验中的堤坝沉降进行了推算,发现实测沉降与推算沉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朱育雄  陶小委 《山西建筑》2009,35(24):277-278
根据武英高速公路某软土路基实验段的实测沉降资料,应用双曲线配合法推测了该路基段的最终沉降量,并与现场实测的沉降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双曲线配合法预测软土路基堆载预压的沉降值虽然较实际值稍微偏大,但该方法预测误差较小,精度较高,适用于本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