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钻井参数实时优选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用钻速模式中的岩石可钻性系数、钻压指数、转速指数和水功率指数等参数,是通过现场试验或处理大量的完井资料数据获得的,因此这些方程的应用局限于已钻井地区,而无法用于新探区,给新探区钻井参数的优选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分析大庆油田深井钻井上返岩屑的分形,计算了用上返岩屑分形特征表示的岩石可钻性级值,建立了可以实时预测岩石可钻性级值的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分形表示的钻速模式并结合Amoco钻头寿命磨损模式,建立了以单位进尺成本模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以钻进参数及相互间的配合在钻井工艺上应满足的条件为约束条件,组成了钻井参数实时优选的不等式约束多元非线性规划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大庆油田深井钻井参数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2.
元坝地区钻头优选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元坝地区深部地层钻速慢、钻头磨损严重的问题,根据声波时差与地层岩石可钻性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型,并结合已钻井的测井数据,对元坝地区的钻头类型进行了优选研究,分析了地层岩性的可钻性级值,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地层的钻头类型推荐方案.现场应用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所选钻头类型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元坝地区深部地层,对于提高机械钻速和有效进尺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缩短了钻井周期.该技术为元坝地区钻头类型的优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马朗凹陷二叠系以下的火成岩以玄武岩为主,地层耐研磨性强、可钻性差,钻井过程中钻速低。对取自现场的岩心进行可钻性试验,建立了岩石可钻性模型,计算了牙轮钻头与PDC钻头可钻性级值,并结合钻头的结构特点进行了钻头优选。结果表明,对于该地区二叠系以下低钻速的玄武岩地层,选用推荐的钻头与其他钻头相比,机械钻速提高了50%以上,缩短了钻井周期,达到了优质快速钻井的目的,对玄武岩地层钻头选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简便易行的地层可钻性求取和钻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预测钻井速度 ,制定钻井计划是科学钻井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层可钻性是钻速预测的基础 ,通常要通过大量实验才能取得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地层可钻性求取和钻速预测方法。以利科学钻井的普及和发展。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 ,使用现场实钻资料数据 ,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取地层可钻性规律 ,进行钻速预测。通过对鄂尔多斯 10口井的 2 13组数据进行处理 ,求得了不同年代地层的可钻性规律 ,经 7井和 10井实际钻井检验 ,证明用此方法求出的该地区地层可钻性规律与实钻情况有较好的吻合性。通过实钻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的地层可钻性规律具有较高的精度 ,可用于钻井速度的预测 ,能够满足现场钻井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岩石可钻性指标是钻井工程中的一项基本数据,当前计算岩石可钻性的方法很少考虑井底围压对岩石可钻性的影响。首先,论述了围压对井底岩石强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渗透性条件下求取井底围压的差异;其次,建立了围压下的岩石可钻性计算模型,并对液体测井数据进行了校正以获取气体钻井的岩石力学参数;最后,应用MathCAD软件编程分析了不同钻井方式下的可钻性级值。分析表明,气体钻井与常规钻井方式相比,泥岩地层可钻性级值能减小1~2个级别,而砂岩地层可钻性级值可减小2~4个级别。理论分析与试验分析结果吻合度高,有助于钻前预测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6.
根据川西须家河组地层井底岩石应力状态分析,井底岩石侧向应力与钻井液条件下的差别为35%,是影响气体钻井提高钻速的主要因素.结合须家河组工程地质特征,开展须家河组地层坍塌密度、气体钻井强度和气体钻井井眼扩大率进行井壁稳定性评价,通过川西须家河组气体钻井井底岩石可钻性级值模型量化,进行了该地区气体钻井提速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7.
徐家围子地区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徐家围子地区下部地层的复杂情况,岩石可钻性级值较高,钻井机械钻速低、进尺慢和钻井周期长的问题,迫切需要准确预测徐家围子地区下部地层的岩石可钻性级值,为科学制定钻井计划提供有力依据。为此,通过对徐家围子地区大量实际钻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利用通用钻速方程,得出徐家围子地区下部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规律,并对所求岩石可钻性级值进行分析,得出地层岩石可钻性与地层深度的剖面图,进而拟合出岩石可钻性级值与地层深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钻井参数优选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常用的钻速模式把地层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口袋”系数.因此这些方程的应用只能局限于邻井或同一地区相似的地质备件,缺乏通用性,给钻井参数的定量优选带来很大困难。而岩石可钻性是表征岩石破碎难易程度的一个力学参数,是地层因素的综合体现,是影响钻速的最重要因素。以大庆油田部分区块地质夸件及大量室内试验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岩石可钻性表示的钻速模式和钻井参数优选的目标函数,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式参数获取方便,通用性强,为实现特定区域油田钻井参数的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松南气田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给钻井工程带来很大难度。为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周期,此次研究在分析现有典型岩石可钻性级值确定方法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选择钻速方程法来研究松南气田地层可钻性级值,建立了该地区纵向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以此为依据优选的钻头经现场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计算出的地层可钻性,推荐了松南气田泉头组和登娄库组的钻头类型。实钻结果表明,推荐的钻头较前期使用钻头的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砂砾岩地层钻头合理选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莫里青地区所钻遇地层含砾岩层多,下部地层的岩石成岩性好,胶结致密,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机械钻速较低,为提高该地区钻头的进尺和钻速,开展了钻头类型优化研究。利用测井资料和钻头使用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该地区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地层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研磨性及可钻性等力学参数,然后根据已使用钻头情况,建立钻头数据库。利用钻头类型与地层之间的匹配关系模型,结合地质、测井和钻井资料进行钻头合理选型,得出了钻头优选结果,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钻头优选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大港油田X区块地层特点、钻头选型的难题,利用现场测井资料及岩心实验结果建立了该区块岩石可钻性与声波时差、岩石可钻性与地层密度的单因素计算模型及岩石可钻性与多元测井参数计算模型,并利用多元测井参数与岩石可钻性的关系模型,对单一测井参数计算得到的岩石可钻性级值的误差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该区块横向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及整个区块岩石可钻性纵向剖面,找出了该区块地层岩石横向及纵向可钻性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优选出适合于该区块的钻头类型,解决了钻井速度慢、钻井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完钻测井资料和地质资料对工区地层强度特性进行评价,建立地层声波时差和岩石可钻性的定量关系,估算各层段的岩石可钻性级值,并对地层岩石可钻性进行分级与对比。根据可钻性级值和地层硬度、抗压强度等岩石力学参数及钻井工程情况,利用钻头优选方法,选择适应研究工区的钻头型号,对不同层位使用的钻头型号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价。通过几口井实际钻头选型的试验研究和应用,达到了提高机械钻速及钻头进尺,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麦盖提地区岩石可钻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可钻性是一项重要的钻井基础数据。提出了用“通用钻速方程”反求可钻性的分析方法及工作流程。求出了新疆麦盖提地区可钻性级值及最优钻头选型方案。经现场验证,该方法经济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四川长宁页岩气区块地层岩性变化复杂,硬度高、研磨性强,底部含有燧石,可钻性差。为了有效提升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建立了该地层岩石力学参数剖面,深入分析了地层岩性及可钻性变化规律,通过针对性的钻头冠部轮廓及切削齿分布设计,受力、做功、力平衡分析与优化,形成了两种针对不同层段的PDC钻头。结果表明,二开 Ø311.2 mm井眼机械钻速达到 13 m/h,相比于同平台邻井,机械钻速提升了110%,纯钻时间节省了107%。在该模式下进行的钻头设计与应用流程,达到了提速增效的目的,对类似地层区域的个性化钻头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完钻井深7 026 m的胜科1井是我国东部油区目前最深科学探索井,在施工中除因复杂多变的地层孔隙压力致使其井身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增大外,上部厚盐膏层、软泥岩和深部地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钻性变差等,极大制约了钻井速度的提高。为提高钻井速度,利用室内试验和测井资料建立了地层可钻性剖面和地层可钻性预测剖面,应用钻头技术效益指数最高的经验钻头选型方法对钻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地层可钻性剖面和统计分析结果推荐了与胜科1井地层相适应的钻头初步选型方案,给出了该井三开后的钻头选型推荐方案和建议。对钻头选型方案实施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对所选钻头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钻井速度得到了提高,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进一步进行深部地层岩石工程力学特性和钻头选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牙轮钻头的岩屑破碎机理及可钻性的分形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优质高速钻井的要求,需要对岩石可钻性做出快捷、精确的判断。利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钻井过程中牙轮钻头的破岩机理以及岩屑的等破碎概率问题;依据Bond裂纹学说,提出了一种以井底返出的岩屑为对象的岩石可钻性测试方法,并建立了岩石可钻性极值和岩屑分形维数的关系模型。室内实验表明:微钻头岩石可钻性级值与破碎岩屑分形维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由此制定了一个基于岩屑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表示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指标。经现场检验,分形法确定岩石可钻性级值具有较高的精度。这表明钻井过程中上返岩屑的分形维数能反映岩石可钻性程度,可以用分形维数衡量岩石可钻性大小。  相似文献   

17.
盐城地区可钻性分级及钻头选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合理钻头是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可钻性计算模型编制的计算机软件,建立了盐城地区连续的可钻性剖面,并根据分层计算的可钻性级值,结合每米成本法,优选出适合盐城地区的钻头选型,为该区钻头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