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中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水价不合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价长期与用水成本背离,水资源价值和紧缺程度不能用价格信号表达出来,难以形成对水资源集约利用的激励。确立合理的水价区间是进行水价改革的前提,合理的水价区间既要利于节水,又要保证社会公平.针对中国国情与水价状况,应在水权、水价结构、水价核算和水价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水价不合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价长期与用水成本背离,水资源价值和紧缺程度不能用价格信号表达出来,难以形成对水资源集约利用的激励。确立合理的水价区间是进行水价改革的前提,合理的水价区间既要利于节水,又要保证社会公平。针对中国国情与水价状况,应在水权、水价结构、水价核算和水价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魏君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2):224-226
节水灌溉是前海灌区农业持续发展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从工程性节水技术、农业性节水技术和灌溉管理节水技术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节水技术措施,初探了前海灌区节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依据漳河水库灌区40多年的实际运行资料,对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水环境、来水量、降雨量、蒸发量、干旱指数、地下水及水资源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来水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灌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各部门用水量及水环境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促进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对今后水资源合理配置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用水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受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制约等.针对变化中的不利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灌区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经济建设布局要以水资源条件为基础;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水资源使用权的初始分配尝试;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水价体系;制定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地方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叶尔羌河(下称叶河)流域水资源总的来说是少雨而不缺水,但近几年出现用水愈来愈紧张的情况,以致无水可往塔里木河输送.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合理所致。合理开发就是要加大灌区上游叶城、泽普、莎车三县的地下水的开采力度;有效利用就是要高效、综合利用叶河的水资源,在灌区推行限额引水,节水灌溉,在源头区修建山区水库.实现多年调节.提高水的利用系数和用水保证率.加快梯级电站开发,充分利用水能资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技术和政策两个方面,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议。内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地表水引灌过渡,地下水开发不足(尤其中游农灌区),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中游农灌区盐渍化与下游荒漠化和沙漠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原则,重视地下水的开发,有效利用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合理开发利用西北水资源,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范畴,它涉及到社会历史的用水习惯、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合理的政策调控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应在贯彻水法的同时,建立适合地方的、科学的用水政策,运用水价的杠杆作用,从而逐步达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董永仲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1):291-292
叶尔羌河(下称叶河)流域水资源总的来说是少雨而不缺水,近几年出现用水愈来愈紧张的情况,以至无水可往塔里木河输送,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合理所致.合理开发就是要加大灌区上游叶城、泽普、莎车三县的地下水的开采力度;有效利用就是要高效、综合利用叶河的水资源.在灌区推行限额引水、节水灌溉,在源头修建山区水库,实现调节,提高水的利用系数和用水保证率,加快梯级电站开发,充分利用水能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资源危机与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中国面临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粮食安全为主的水资源挑战和以水资源紧张、浪费、污染严重及管理体制不顺为特征的水资源问题,并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考虑到我国节水潜力巨大,现实可行,所以实施节水战略是近期内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了落实节水战略,应主要从农业节水、城市节水两个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水资源运行机制,实现污水资源化,逐步建立节水型产业体系、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等。  相似文献   

9.
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使黄河大旱不断流 近十年来频频断流的黄河,从去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发生断流现象。特别是今年北方大旱的情况下,黄河水仍然滚滚东流,使中下游地区用水紧张的局面得到较大缓解。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黄河大旱之年不断流,一方面是得益于全河水量统一调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水价进行了调整、黄河流域居民节水意识增强。 近几年,黄河断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黄河断流问题,1999年3月,我国开始对黄河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流域的9个省区白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分配用水量,再由各省区…  相似文献   

10.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遗产,又是桂林市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但目前漓江流域水资源利用形势仍不容乐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上游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接近极限,想继续加大水资源的开发来缓解流域缺水问题几乎不可能。后期应从节水和加强地下水后备水源地的开发与建设两方面来保障流域用水安全,从而保护好美丽的桂林山水这一宝贵的世界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11.
以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分析白洋淀流域水资源概况,从资源、生态两个角度阐述其管理体制的现状,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白洋淀流域的管理立法十分匮乏、缺乏统一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没有充分体现公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水资源管理经费难以实现良性循环、水质水量管理权分散与重叠。建议从7个方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完善白洋淀流域的整体立法、集中流域水务管理权、建立流域管理的协商平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构建流域水资源产权制度、建立长效补水机制、加强执法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费改税”是国家践行“节水优先”“两手发力”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工具,精准的差别化税额标准能够有力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从试点地区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现实观察出发,基于水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学“地租理论”以及“PSR模型”解析空间差异对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制定的影响机理。并参照水资源价值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影响水资源税征收标准的关键指标,按照地表地下划分类型,选取农业和特种行业作为行业代表构建3个多元回归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水源水资源税税额标准的影响因素差异。研究表明,水资源税税额标准是空间差异下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农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地下水超采面积影响较大,特种行业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受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不同地区、不同水源以及不同行业用水应实行差异化税额标准。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不完全契约视角提出跨境水资源冲突的根源是水资源所有权不明确、契约参与方的有限理性和第三方监管缺失。在图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分析跨境水资源冲突各主体策略的状态转移及稳定性,并以伊犁河水资源冲突事件为案例,尝试给出伊犁河跨境水资源冲突可能的解决方式。结果表明,水权交易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跨境水资源权益协商模式,对化解跨境水资源冲突的稳定性效果更优。研究结论可为化解跨境水资源冲突、促进跨境水资源治理体系变革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灰水足迹视角分析了2004—2014年新疆地区水资源退化趋势,引入脱钩指数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04—2014年新疆灰水足迹总体增加,水资源退化趋势显著;其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环境处于初步协调状态;农业扩大生产对水资源退化的影响力最大。因此,提出新疆应尽早调整产业结构,摆脱社会发展对农业的过分依赖,同时在产业转型中重点关注取水控制和污染防治,以实现新疆地区水资源反退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一直处于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文章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水资源效率的内涵,引入环境污染等负面因素,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重新界定,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内涵进行补充,其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时空特征,以此来探讨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方法。文章在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解法,选择工业从业人员(劳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蓝水足迹(自然资源)作为投入变量,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变量,将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变量,构建了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9—2019年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和区域的蓝水足迹具有波动性,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发现环境因素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的因素在各个省份、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技术进步。因此建议长江经济带的不同省份可以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通过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规模效率、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提高效益、减少水污染。  相似文献   

16.
程坤张宗华  杨琳琳 《矿冶》2006,15(1):22-23,9
试验针对四川会东满矿选矿用水及尾矿水回收再利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离子吸附—离子交换—絮凝沉降方法对其尾矿水处理使其回收再利用,达到了降低费用,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高度重视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现今长三角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严重,且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本身存在的外部性导致跨区域水资源保护机制无法顺利实施,如何解决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成为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2008—2017年长三角双向水足迹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并在引入中央政府“约束-激励”机制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相关主体的博弈决策,从而实现最优的稳定均衡策略,最后从不同主体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为虚拟水进口地区, 其虚拟水净进口量及消费量在10年间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消费量达到1 586.2亿m3。从类别结构看,农业水足迹实际用水量最大,而贸易水足迹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变化较大;从地区看,虚拟水消费量贡献最大的为江苏省,其次为安徽、浙江、上海。2)长三角三省一市生态补偿额度10年间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江苏省获得的生态补偿金额最多,年平均达到92.22亿元,其次为浙江、安徽、上海;但江苏省的年平均生态补偿额对于生态投入成本的占比最低,仅为63%,上海最高,达到78%。3)引入“约束-激励”机制后,当中央政府对单方面不履行义务时的处罚F与激励金额 B之和大于当地所获得的生态补偿P,且中央政府对双方同时不履行义务时的处罚Q与激励金额B之和大于机会成本C的2倍,小于所获得的补偿金额P时,长三角地区可以实现最优的稳定均衡策略(保护, 补偿),其中浙江省的激励惩罚范围在10年间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刘发平 《现代矿业》2020,36(1):10-13
铁矿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资源,其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因此,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铁矿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主要通过降低成本的途径来实现。以白象山铁矿为例,为实现白象山铁矿原矿成本控制,主要从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出发,通过采用防治水技术优化、采用安全高效采矿工艺、分级支护、大数据精准充填、自动化技术攻关、生产管理降本、财务收支管理降本、技术管理降本、增加零星工程自营等多种方法来降低成本。精细化成本管控体系不仅为该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其他类似条件的矿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