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伟 《纺织学报》1993,14(10):23-24
本通过实践证明同特数的股线与单纱比较,具有粗,细节明显减少,强度增加,条干改善,提高织造效率和改善布面质量等优点,是提高织物质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董岳芩 《上海纺织科技》1995,23(1):14-17,30
通过理论推导和相关分析,得出毛精纺织捻单纱与同向捻股纱的临界捻系数与含毛比率之间的关系式,可用于实际计算设计,达到使单纱与同向捻股纱强力及断裂伸长率处于最佳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市场不同的消费需求 ,我公司将精梳纯棉S捻纱和Z捻纱并捻 ,开发了CJ 1 8 5tex× 2股线 ,产品风格独特 ,主要用于针织物的生产 ,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1 原料选择为使CJ 1 8 5tex× 2股线具有良好的丝光效果 ,在配棉上选择了成熟度高、短绒率低的高品级细绒棉。原棉的主要物理指标为 :等级 1 .5 0 ,细度 1 .91dtex ,主体长度 2 9.2 0mm ,短绒率1 2 78% ,成熟度 1 .78。2 产品特点2 .1 CJ 1 8 5tex× 2股线的结构由S捻单纱与Z捻单纱并合的S捻CJ 1 8 5tex× 2股线形成了以S捻纱为轴、Z捻纱缠绕在…  相似文献   

4.
股线中单纱几何配置和股线强力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受拉伸负荷时股线中单纱几何配置、股线结构和加捻对股线强力的增强效应进行了力学分析,指出了形成实心股线的条件,加捻对空心股线强力的增强效应大于实心股线,股线生产中一次合股加捻的单纱数不应超过5根,对股线强力要求高时,可采用多次并捻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综合反映加捻作用对股线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捻系数为320、340、360的纯棉粗纱进行单纱纺制。采用两根或三根相同的单纱进行反向加捻成双股线或三股线,探究单纱捻系数与合股时捻系数比对相应股线强伸性、条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纱捻系数为360、捻系数比为1.4时,两股线各项性能最好,与捻系数比为0.6的两股线相比,强力提高56.8%,条干均匀度提高18.6%,毛羽H值降低34.1%;单纱捻系数为360、捻系数比为1.7时,三股线各项性能最好,与捻系数比为0.5的三股线相比,强力提高36.4%,条干均匀度提高62.5%,毛羽H值降低28.3%。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推导和相关分析,得出毛精纺强抢单纱与同向捻股纱的临界捻系数与含毛比率之间的关系式.可用于实际计算设计,达到使单纱与同向捻股纱强力及断裂伸长率处于最佳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徐洪林 《金属制品》1995,21(2):21-23
介绍国内外线接触钢丝绳的捻股设备,分析研究管式捻股机与双捻机的优缺点.提出双捻机捻制线接触钢丝绳股是未来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生产C14.6tex+T3.33tex长丝股线产品捻线生产中遇到的并线断头多、倍捻辫子纱等问题.经过试生产,发现在并线机上增加导纱瓷眼和张力装置,并通过优化倍捻张力值,适当降低车速,可以使股线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生产过程稳定.  相似文献   

9.
再论赛络纺纱线的捻度:兼与侯秀良等先生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赛络纺纱的加捻机理和捻度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论述了赛络纺纱所具有单纱与脱线同步加捻的特点;分析了加捻区存在的单纱、单股纱、股线3种纱线的捻度分布、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捻度、纱支、隔距对捻度结构的影响,以及纱线的加捻过程和成纱机理,并推导出单股纱捻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徐亚美 《纺织学报》1996,17(2):58-60
捻幅不是矢量,用矢量合成法计算股线的综合捻幅的捻幅分析法不能完善解决股线结构及其物理性能研究方面的问题。建议用解析法代替捻幅分析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并捻复合纱线生产过程中产生扭结疵点严重的问题,分析了整经工序筒纱退绕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对整经工序的导纱张力进行了调整,在不具备定形设备的生产条件下,成功地开发出了长丝与短纤纱并捻复合纱线织物.  相似文献   

12.
特细号纱纺纱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11,他引:8  
采用新疆长绒棉纺制CJ 4.32 tex特细号纱,原棉配棉品级为1.33,纤维长度为37 mm.针对影响喷气织造效率和质量的原纱条干CV、单纱强力及单强CV等关键指标,运用系统工艺学原理,通过大量纺纱试验,在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保证了特细号纱的顺利生产及成纱质量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制取了6种捻度的纯涤纶短纤维环锭纱,对同一捻度的单纱合股后反向加捻成不同捻度的股线,通过测试股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发现涤纶股线断裂强度随着股线捻度的增加出现三个极大值,且分布有一定规律。分析了股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与单纱捻度、捻比之间的关系,并拟合出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与单纱捻度、股线捻度间的关系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布面疵点与纱线条干质量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灰进一步有目的地改善纱线干质量,预测和控制布面外观疵点,以涤粘混纺纱和纯棉纱、布为例,通过试验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布面疵点评分并与纱线条干质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布面疵点评分与纱线条干CV%值、细节、粗节、棉结及机械波烟囱高度之间关系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5.
探讨纺制JC 14.6tex高品质纱的技术措施。为了满足高端用户对成纱质量的要求,通过优化配棉,优化配置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纺纱设备,优化工艺及纺专器材,制定并落实管理措施,做好环境控制和包装运输等工作,最终纺制的JC 14.6tex高品质纱质量指标完全满足了用户标准要求。认为:生产JC 14.6tex纱时,减少+140%棉结,提高单纱强力,减少十万米纱疵中的小纱疵、无机械波,控制筒纱大卷装小成形等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纺制高品质精梳纱应该积极采用新型专件器材,新工艺和新设备、严格管理和操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控制低比例纯涤纶色纺纱外观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英 《棉纺织技术》2003,31(12):30-32
色纺纱织物具有色泽自然,层次清晰的特殊风格,但色纺纱在纺制过程中容易出现色差、色条等外观疵点,为提高色纺纱外观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合理选配工艺流程,加强色纤维管理,合理使用回花并控制短片段色比不匀,在络筒工序采用上蜡处理的方法改善成纱毛羽,加强操作管理及现场检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改善了色纺纱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TK930S型清纱器在ESPERO型络筒机上的使用经验。举例说明了TK930S型清纱器的工艺优化方法,对清纱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闪红灯、单锭不能取样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利用TK930S型清纱器的捻接统计功能和纱疵统计功能对成纱质量进行了在线监控。指出:只有从根本上减少纱疵的产生、提高管纱质量,才能达到较好的切疵效果,同时保证络筒机生产效率;充分运用清纱器的监控和分级功能,可以达到减少纱疵产生、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探讨梳棉机分别加装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对涤纶纱质量的影响.分别对两种分梳板在四档隔距条件下所纺T 14.3 tex纱的条干和单纱强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梳针分梳板隔距为0.3ram时,涤纶纱的条干和细节改善较好;隔距为0.5 mm时,涤纶纱的粗节和强力改善较好;隔距为1.0 mm时,涤纶纱棉结改善较好.锯齿分梳板隔距采用0.7 mm时,有利于成纱条干、单纱强力和常发性纱疵的改善.在刺辊下加装两种分梳板相比,锯齿分梳板更有利于提高涤纶纱的质量.几种方案中,以锯齿分梳板采用0.7 mm隔距方案最有利于涤纶纱总体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总结USTER QUANTUM 3型电子清纱器的设置、优化及使用体会。阐述了纱体、密集区的概念,介绍了USTER QUANTUM 3型电子清纱器电清曲线的设置和优化方法,并分析了纱体图上纱疵的分布状态、纱体形态和纱疵柱状图与纱线条干水平、所纺纤维平均长度、纤维整齐度、重量不匀率、不正常纱疵产生原因间的关系。指出:USTER QUANTUM 3型电子清纱器在设置和优化清纱参数时应沿纱体设置清纱曲线,同时控制十万米切疵数在40个左右。认为USTER QUANTUM 3型电子清纱器不仅可实现产品质量控制,还有利于发现条干、纱疵、异纤、捻接等异常锭子,可为设备检修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0.
探讨纱线质量标准、质量指标和质量检测方法的演进过程。阐述了质量标准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标准、质量指标与质量检测之间的关系,回顾了纱线质量标准在现代的发展历程、进步及差距,介绍和分析了当代纱线检测指标、检测仪器。认为:随着技术进步、新品开发以及质量要求的提高,纱线质量标准、指标和检测技术不断创新、相互促进;一般产品质量检测具有局限性,产品在线检测可进行及时、动态质量监控,实现质量检测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