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河中游地区是全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均洪涝灾害面积1270万亩。中游地区的洪水威胁大,行蓄洪区运用频繁,涝灾比重大。黄河夺淮导致的淮河中游地理环境变化和特殊的气象条件是中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历史上对沿淮湖泊和低洼地的过度围垦也加重了洪涝灾情。  相似文献   

2.
<正>一、历年洪涝灾情淮河中游两岸及主要支流下游受淮干高水位顶托,因洪致涝、关门淹现象较为严重。据1949~2000年资料统计,该区域多年平均耕地面积约为4300万亩,多年平均洪涝受灾面积约1270万亩,成灾面积约770万亩,平均成灾率达18.0%,其中涝灾受灾面  相似文献   

3.
檀华芬  蔡其华 《治淮》1993,(9):12-14
洪涝灾害是安徽省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949年后的42年间,累计发生较大洪涝灾害12次,洪涝成灾面积4.1亿亩,占自然灾害成灾总面积的45%左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洪涝灾害造成的单位面积损失将会越来越大。因此,高度重视防治洪涝灾害的研究,加强减灾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洪涝成因及类型当地暴雨和过境洪水,是安徽发生洪涝灾害的两大基因。安徽处于高空西北环流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种大气环流的遭遇和控制的地带,6、7、8三个月冷暖气流常在本省上空交汇,  相似文献   

4.
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各族人民建水库,修堤防,并结合采用非工程措施,提高江河的防洪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财力、物力和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洪涝灾害还不能完全防止。40多年来,洪涝灾害年年有。据不完全统计,1950~1990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年均1.15亿亩,成灾面积年均7088万亩。1954年长江大洪水,使4755万亩农田被淹,188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  相似文献   

5.
洪泽湖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的洪水,周边地区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常受洪涝灾害影响。为了降低区域洪涝风险、减少洪灾损失,针对外河洪水、区域洪水及暴雨内涝3类风险源构建了洪水演进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WebGIS开发了B/S结构的动态洪涝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动态图层技术生成了动态洪水风险图。实现了对规划与模拟工况下的雨水情信息、静态与动态洪水风险信息和受灾损失信息的综合管理以及二维洪水演进过程的动态显示,有助于加强区域洪涝管控与制定避险转移方案。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致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迎春  吴永生 《治淮》2007,(4):11-11
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经常遭受洪涝的范围包括沿淮湖洼地、淮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淮南支流洼地,面积3.0万km^2,耕地2800万亩。建国以来,经过大力治理,淮河流域洪水威胁明显减轻。洪涝变化趋势是多年平均洪灾减少,而因洪致涝、涝灾损失增加。涝的问题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孙晶晶  刘强 《治淮》2022,(12):58-59
<正>一、前言五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邻江苏省泗洪县,面积约1428.6km2。由于五河县地处淮河中游,地势低洼,境内河湖较多、水系复杂,历史上是有名的洪水走廊。“洪涝旱渍”四害并存,但总的来说,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灾害的损失均远远大于旱灾。  相似文献   

8.
蚌埠市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统计耕地442万亩,现有人口312万人,位于淮河中游下段(境内淮河长147公里),处于黄河、涡河、北淝河、浍河及沱河诸河道的下游,是历史上有名洪水走廊,洪涝旱灾害频繁。建国初的1950年7月大水,怀远水位仅18.59米,大河湾淮堤即全部漫溢,石羊坝、黑牛嘴堤防均发生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是年,中央人民政府政  相似文献   

9.
洪涝灾害是新蔡县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的自然灾害。1949年后的56年间,累计发生较大洪涝灾害25次,洪涝成灾面积78.69万hm~2,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在2005年的“7·10”暴雨洪水中,全县23个乡(镇)全部受灾,1506个村庄进水,6.39万hm~2农田受  相似文献   

10.
《治淮》1987,(6)
霍邱县姜家湖乡位于淮河南岸,辖6个村,1.9万亩耕地,农业人口1.67万。其地势低洼,三面临淮,是淮河中游的低标准行洪区之一。1950年以来,行洪14次,内涝溃害年年有,多年平均成灾面积占总耕地的76%左右,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1.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淮河流域早涝灾害频繁,建国四十年来,虽然修建了大量的除害兴利工程,但早涝灾害仍时有发生。据统计,自1949到1990年,淮河流域早灾成灾面积大于2000万亩的有25年,其中1959、1961和1988年均超过5000万亩,洪涝灾  相似文献   

12.
贵州成灾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它可分为河道型、中小流域山洪型及岩溶洼地洪涝等三种典型。在我省历史上及近年来发生洪涝灾害的暴雨洪水分析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成灾洪水发生的情况、特性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科学地认识成灾洪水的特征和发生规律,为今后的防洪、减灾、水利水电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淮河流域易涝多灾,易涝面积达3.0万km2,耕地2800万亩。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安徽省淮河流域历年实际发生的洪涝灾情研究,分析了洪涝灾害中涝灾所占的比重、不同涝灾面积发生的机率,以及涝灾的分布和变化发展趋势。选取典型区调查涝灾损失,定量分析了洪涝损失,以及洪涝损失与洪水频率之间的关系,为淮河流域易涝洼地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受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据建国40年来的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洪涝受灾面积11336万亩,成灾7053万亩,成灾率达62%。分析40年的洪涝灾情,有五个特点:一是大江大河发生超标准洪灾损失巨大。建国以来,如1954年长江干流发生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15.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流经鄂、豫、皖、苏4省,面积27万km2。淮安处于淮河下游地区,仍是淮河流域洪涝重灾区之一,建设任务很重。在充分研究淮河流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古今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原因,对新时期降低淮河流域下游淮安地区特大洪水威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推进淮河下游防洪骨干工程建设、调整入海水道分洪、加强洪泽湖综合治理等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峰 《中国水利》2014,(16):34-36
<正>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省内淮河干流河长418 km,两岸支流发达,湖泊洼地众多,流域面积为6.66万km2。安徽地处淮河中游,2003年和2007年发生的淮河大洪水告诫我们:淮河不安,安徽难安;淮河不根治,安徽无宁日。通过多年努力,特别是治淮骨干工程的实施促使淮河中游综合防洪体系基本形成,整体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但是,2001年和2013年淮河流域大旱也暴露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河道季节性断流、船舶断航、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水位下降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人们生活普遍提高,但就近几年来看,阻碍我国粮食发展的关键是水的问题。水过剩形成洪涝,水缺乏造成于旱,两者都给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1991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达2467万公顷,成灾面积1467万公顷;1994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1933万公顷,成灾面积达1200万公顷;1998年的长江、松花江、嫩江洪水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更是触目惊心。由于水的问题,我国水上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流失泥沙50亿吨。仅我国的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约有4000万吨,相当于全…  相似文献   

18.
孙祥燕 《治淮》1993,(5):18-19
淮河中游是指洪河口到洪泽湖出口段,干流河长500公里,区间集水面积13万平方公里。除西北部的伏牛山和南部的大别山、皖山余脉外,总面积的85%是广阔的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建国40多年来,水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年份有16年,其中超过3000万亩的有6年,1963年达6000万亩,为淮河中游总耕地面积的86%。1991年淮河水灾震惊了海内外,淮河中游被认为是最难治理的地区,需要广开思路深入研究。为此,笔者提出本文与同行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淮河是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流域,安徽位于淮河中游,省境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治淮成就,但从近几次淮河中等洪水的汛情来看,淮河仍远未实现"修好"的目标.本文从淮河变迁入手,分析流域洪涝成因,对淮河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中卫  高艺 《江苏水利》2004,(11):23-24
淮安市地处淮河下游,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分由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入江、入海.全市流域性河道湖泊堤防共长895km.有中小型水库126座。2003年夏,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淮安市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从6月21日淮河以南地区入梅开始,到7月22日淮北雨季结束.全市累计平均降雨633.8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