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BS改性剂的核壳比对CPVC/ABS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聚丁二烯(PB)上接枝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单体,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核壳比的ABS改性剂,将其与氯化聚氯乙烯(CPVC)熔融共混制得CPVC/ABS共混物,研究了ABS核壳比对CPVC/ABS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PVC与接枝SAN不相容;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ABS...  相似文献   

2.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粒径为80 nm的丁苯胶乳(SBR),以醋酸为附聚剂,将SBR附聚至300 nm左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SBR乳胶粒子上先后接枝共聚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合成SBR质量分数为60%的SBR-g-M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制备透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研究了SBR-g-MS接枝共聚物组成结构与PMMA/SAN共混比例对透明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基体树脂折光指数与SBR乳胶粒子折光指数匹配可以获得透光性能优良的ABS树脂;当SBR中丁二烯(Bd)与苯乙烯的比例为70/30(质量比,下同)时,其和PMMA与SAN的比例为44/56的基体树脂共混后所得ABS树脂具有最佳透光效果;Bd与St的比例为75/25、PMMA与SAN的比例为48/52时,Bd与St的比例为80/20时、PMMA与SAN的比例为53/47时,透明ABS树脂透光效果最佳;透光率均在85%以上;SBR-g-MS接枝共聚物中接枝共聚单体St含量过高会显著降低ABS树脂光学性能,接枝共聚单体St...  相似文献   

3.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PB)乳胶粒子上接枝共聚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通过改变PB的含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B-g-SAN接枝共聚物(即AB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SAN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制得ABS树脂,考察了ABS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对ABS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N共聚物在PB橡胶粒子上的接枝可分为‘内接枝’和‘外接枝’,外接枝程度影响PB橡胶粒子在SAN基体中的分散,而内接枝程度显著地影响PB橡胶粒子的内部形态结构。通过抑制内接枝,可提高ABS树脂的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提高外接枝程度可改善ABS树脂的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将丙烯酸丁酯(BA)和丁二烯(Bd)、苯乙烯(St)共聚制备P(BA-co-Bd-co-St)胶乳(简称丁苯酯),然后在丁苯酯乳胶粒子上接枝St和AN合成P(BA-co-Bd-co-St)-g-SAN接枝共聚物。将其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备P(BA-co-Bd-co-St)-g-SAN/SAN共混物,研究了丁苯酯胶乳的粒径和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引入丁二烯大大提高了SAN共聚物的接枝率,改善了共混物的冲击韧性,随着丁苯酯胶乳粒径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形态研究表明,丁二烯的引入显著改善了橡胶粒子在SAN树脂中的分散状况,但当粒径较小时,橡胶粒子发生了聚集。  相似文献   

5.
以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二元乙丙橡胶(EPM)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MMA-AN)的共聚物(EPM-g-MAN),用其与SAN树脂共混制备了耐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塑料AEMS。研究了EPM/MMA-AN的接枝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GR)、接枝效率(GE)以及AEMS抗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N在MMA-AN中的质量百分率(fAN)为15%,EPM在反应物EPM与MMA-AN中的质量百分率(fEPM)为60%,BPO用量为0.6%,接枝体系的CR、GR和GE分别为89.1%、32.9%和55.4%,在此条件下EPM-g-MAN对SAN树脂有较高的增韧效率,其AEMS在EPM含量为25%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了55.9kJ/m2。TEM分析表明,在AEMS中EPM相以平均径向尺寸约0.15μm的串珠形态构成的近连续相结构均匀分布于SAN基体中,SEM分析表明其AEMS的冲击断面呈"须根"结构,其增韧机理为剪切屈服机理,从而赋予AEMS以高抗冲韧性。DMA分析表明,以fAN为15%合成的EPM-g-MAN与SAN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聚丙烯酸丁酯(PBA)上接枝共聚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分别合成了橡胶含量为30%的一系列不同丙烯腈含量的ASA共聚物,将其与聚氯乙烯(PVC)熔融共混,形成PVC/ASA共混物,考察不同AN含量对PVC/ASA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AN含量的增加,PVC/ASA的冲击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AN含量为37%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A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改变AN含量,PVC/ASA均为不相容体系,这与动态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聚氯乙烯(PVC)树脂、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α-MSAN)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共混,通过改变共混物的组成,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橡胶含量和基体组成的PVC/α-MSAN/ABS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形变机理。结果发现,随着基体树脂中PVC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韧性显著提高,而拉伸强度逐渐降低,同时促使共混物发生脆韧转变所需的橡胶含量逐渐减少。形态结构研究表明,由于基体树脂链缠结密度的增加,共混物的形变机理逐渐由银纹向剪切屈服转变,进而导致体系韧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位乳液共聚合接枝方法改进玻璃纤维(GF)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先用硅烷偶联剂预处理GF,以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单体,制备了不同GF/单体质量比的接枝SAN的玻璃纤维(GF-g-SAN),再与SAN树脂共混,制备了不同GF-g-SAN含量的GF-g-SAN/SAN复合材料。采用SEM研究了冲击断面的形态,测试了GF-g-SAN/SAN的冲击强度和动态力学性能,并采用COX模型进行力学模型分析。冲击性能测试、SEM形貌分析和DMA表征均说明改性后的玻纤同SAN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粘合力;GF/St质量比为1∶1时,短GF在低含量范围内、长玻纤在较高含量时能有效改善SAN的刚性和韧性;采用COX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接近。  相似文献   

9.
相反转乳液接枝合成EPDM-g-SAN及AES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相反转乳液共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三元乙丙橡胶-丙烯腈接枝共聚物(EPDM-g-SAN),用其与SAN树脂共混制备AES.研究了An在共单体中的比率对接枝共聚合反应行为及A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n比率的增加,单体转化率(CR)出现最大值,达到97.5%,接枝率(GR)与接枝效率(GE)则逐渐提高;其AES的缺口冲击强度在An比率为35%~40%范围内出现最大值,达到46.0kJ/m2.SEM和TEM分析表明,An比率为35%的EPDM-g-SAN在SAN树脂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相界面结合紧密,并证实其AES的增韧机理以空穴化为主兼有剪切屈服,故接枝共聚物对SAN树脂具有优良的增韧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在粒径300nm的聚丁二烯(PB)乳胶粒子上接枝苯乙烯(St),制备了核壳比(PB与PS的质量比)为70/30的PB-g-P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聚苯醚(PPO)和聚苯乙烯(PS)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制得了一系列HIPS/PPO/PS/PB-g-PS共混物,研究了PPO/PS的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HIPS/PPO/PS共混体系中引入PB-g-PS后,HIPS中的大粒径橡胶粒子(2μm~4μm)和PB-g-PS小粒径橡胶粒子(300 nm)具有良好的协同增韧作用;随着基体中PPO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上升趋势;当PPO/PS质量比在25/75~50/50范围内3时,共混物冲击强度出现突变式增大,由300 J/m提高至600 J/m。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体中PPO含量增加,PB-g-PS弹性体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程度获得明显改善;当PPO质量分数低于10%时,主要为银纹屈服形变;当PPO质量分数高于20%时,主要为剪切屈服形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