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8.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丙烯酸(AA)为功能性单体合成了带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将其与己二酸二酰肼(ADH)、模板分子、致孔剂在室温下交联成膜制备出多孔结构分子印迹乳胶膜(MILM),比较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功能单体对MILM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乳液室温交联成膜法可制备孔隙结构发达的分子印迹膜;三种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弱的排序为:ADH体系>DAAM体系>AA体系;ADH、AA和DAAM对MILM交联度的影响均较大,进而影响MILM的渗透性能;与非印迹膜比较,MILM对模板分子表现出选择识别性,分离因子可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9.
10.
将膜色谱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诺氟沙星-Zn2+金属分子印迹膜色谱。采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聚合物和膜色谱的结构,并考察了不同印迹聚合物填充量对膜色谱的纯水通量和对目标分子的吸附识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段性升温沉淀聚合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均一,适合做膜填充吸附剂。随着填充量的增加可以明显观察到膜内的填充物增加,膜色谱的结构变致密。当填充量为45%(质量分数,下同)、聚偏氟乙烯(PVDF)16%、聚乙二醇(PEG)-400 1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铸膜液温度为50℃,凝固浴温度为20℃时制备得到的诺氟沙星-Zn2+金属分子印迹膜色谱的吸附容量为72 mg/g。 相似文献
11.
柚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粒,并以其为种球,采用单步溶胀聚合法制得了单分散柚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考察了溶胀比、水油比、溶剂种类及交联剂用量等对MIPMs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MIPMs的分子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当用1.50μm的聚苯乙烯为种球,环己醇或氯仿为溶剂,20mmol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水油比为7∶1,溶胀比控制在27~60之间时,可获得一系列粒径在4.5~6.0μm单分散的MIPMs.制得的MIPMs对模板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吸附能力,以槲皮素为竞争底物,其分离因子达1.96. 相似文献
12.
评述了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一些新方法,并对其新开拓的应用领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纳米粒子以其优异的磁学性能,在分析化学、生物科学以及医学等领域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聚合物,不仅具有特定的分子识别位点,而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容易分离回收。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状况,同时提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硫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热引发沉淀聚合法合成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紫外分析阐述模板与功能单体的分子间作用;通过电镜观察和平衡吸附试验讨论引发剂用量与聚合物性质关系;通过吸附试验Scatchard分析测得最大吸附量为3.92μmol/g,平衡解离常数为91.7μmol/L,且具有较好的吸附特异性。该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优良,有望应用于环境中对硫磷的富集和检测。 相似文献
15.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分子识别效率高且便于控制粒径大小和功能设计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溶胀悬浮聚合法、沉淀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表面聚合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以L-苹果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聚合体系组成对模板聚合物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以1∶4∶20的物质的量比加入模板分子、AA和EGDMA时,制备的模板聚合物吸附容量高,印迹效果好.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L-苹果酸的过程中存在2类结合位点,而空白印迹聚合物微球只存在1类结合位点.印迹聚合物微球对L-苹果酸和D-苹果酸的手性分离因子α达2.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