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以往在建房屋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既有建筑可靠度鉴定和抗震鉴定的实际工程经验,总结了房屋的常见损伤现象,并对损伤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常见的房屋损伤现象有:墙体和构件的斜裂缝、竖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建筑整体倾斜,承台桩剪断,构件屈曲,焊缝断裂,房屋坍塌,钢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脱离,钢材锈蚀,木材腐朽,钢和混凝土构件酸碱腐蚀等。导致房屋损伤的直接原因主要是:1)地基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2)温度作用;3)荷载作用;4)建筑材料和外加剂等不良反应;5)不良反应环境作用;6)不良施工工艺等。为在建房屋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既有建筑可靠度鉴定和抗震鉴定等工作的进行具有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3):F0004-F0004
建筑结构研究所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监测及测试等技术研究工作,是省内最早开展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结构现场检测业务的机构之一。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大量的工程经验,造就了该所在结构检测、房屋鉴定及施工监测等方面的省内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3.
以村镇大量存在的砌体结构房屋为例,讨论了我国GB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与美国FEMA154/155标准关于快速结构抗震评估鉴定的相关条文和思路的差别。FEMA154/155采用量化的鉴定评分方法和与抗震规范体系一体的可靠度水准是尤其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在房屋使用寿命周期内进行既有结构使用功能的改造情况日益增多。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以及使用性能,在实施结构改造前,需对既有房屋的安全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鉴定,包括结构体系、材料强度、外观质量等检测。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某既有建筑为例,对房屋使用功能改变进行相关可行性研究,对房屋结构情况的检测与复核、结构材料强度的检测、房屋外观质量检测、房屋未来使用荷载的调查、结构安全性进行分析与评定。  相似文献   

5.
建筑结构研究所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监测及测试等技术研究工作,是省内最早开展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结构现场检测业务的机构之一。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大量的工程经验,造就了该所在结构检测、房屋鉴定及施工监测等方面的省内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建工程的推进,既存房屋数量增多,结构类型复杂化、房龄跨度加大。由于当时设计水准的限制,材料的老化、受到偶然作用等因素,房屋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是否有安全隐患引起广泛的重视。如何评估既有结构的抗震性能,各国专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新西兰地震工程协会(New Zeal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ssociation,简称NZSEE)编制了《既有建筑抗震评估与抗震性能提高措施指南》[1](以下简称NZSEE指南),并提出既有建筑抗震性能的分级评估方案:初步评估法,详细评估法。文章在简述NZSEE指南背景后重点介绍了初步评估法,并与国内的既有房屋抗震鉴定程序对比,对我国既有建筑评估法,特别是大范围房屋的检测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建筑结构可靠度检测鉴定的意义、可靠度影响因素和检测鉴定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当前进行结构可靠度检测鉴定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从事建筑结构可靠度检测鉴定工作的同行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的分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建筑结构的加固建立在结构构件可靠性鉴定的基础之上,结构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是可靠性鉴定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规定,对《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92中关于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分级标准进行了讨论,以期引起规范修编和管理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6):F0004-F0004
建筑结构研究所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监测及测试等技术研究工作,是省内最早开展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结构现场检测业务的机构之一,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大量的工程经验,造就了该所在结构检测,房屋鉴定及施工监测等方面的省内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地震区加层房屋鉴定和设计标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规范对既有房屋加层采用的鉴定和设计标准还未有明确规定。本文针对各地的工程实践中采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根据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估计和经济发达程度分别采用两种标准,即对经济发达地区和一般地区的重要建筑和设施,可采用新旧结构都按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加固(房屋加层采用分离式方案的除外);而对于一般地区的普通结构,新加结构采用抗震规范,既有房屋采用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结构耐久性设计是针对拟建结构而言的,相对于拟建结构,既有结构已转化为现实的空间实体,环境条件也更为明确,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使得既有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和评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原设计采用的分析模型和参数可能不再适用于既有结构的可靠度分析。以混凝土保护层开裂作为耐久性寿命的终结标准,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作为耐久性评定参数,结合混凝土结构服役期间的碳化深度与钢筋锈蚀深度的实测数据,研究了一般大气环境中既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定问题,提出了耐久性评定的接受准则,建立了基于可靠度的耐久性评定的实用方法,包括极限状态函数、剩余寿命评定表达式以及耐久性评定的分级原则,并通过算例说明了评定过程。该法为一般大气环境下既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和总结了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既有建筑结构评估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方法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结构的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估的简化方法,建议将子结构取为自然层,先对子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估,再根据子结构评定结果,通过结构自然层间的相关关系对结构体系可靠性进行评估.根据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工程应用的子结构中构件权重系数实用计算方法.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出的评定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Engineering Structures》1987,9(3):177-18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probabilistic methods in th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existing structu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ior uncertainty modelling and reliability updating based on available information is emphasized. Possibilities for applications of first-order reliability methods are given. Practical examples dealing with realistic risk scenarios in offshore structures illustrate the methodological aspects.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役的混凝土结构,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各种失效模型的相关性,基于概率网络估算技术的系统可靠度方法,提出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体系在多因素影响下的耐久性可靠度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现役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观概率的结构破损状况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清富  刘晨辉 《工业建筑》1995,25(8):3-7,46
在引人“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对现有结构的破损状况进行了概率估计2建议了两种确定结构破损指标D的概率分布的方法;讨论了专家知识的差异及其修正和现有结构使用可靠度近似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6.
灰色聚类方法在建筑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靠性评判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国家规范和实际工程经验对影响已有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合理量化。在此基础上,用灰色聚类方法对已有建筑结构进行可靠性评判,从工程实例来看,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实用,与现行的标准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服役结构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服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是对结构进行改、扩建及加固、维修的基础,故在工程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改进现有评判方法主观性过大的缺点,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行服役结构的可靠性评定,主要研究了服役结构可靠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理论与实施方法.通过一工程实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本方法主要过程和关键步骤.此工程实例结果表明,用这种定量方法来处理结构可靠性评判中的大量不确定信息是科学、合理而又实用的.  相似文献   

18.
System reliability of suspension bridg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rovisions for the design of existing suspension bridges often rely on a deterministic basis. Consequently, the reliability of these bridges cannot be assessed if current provisions are applied. In order to develop cost-effective design and maintenance strategies for suspension bridges a system reliability-based approach has to be used.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a probabilistic finite element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analysis approach. This study forms part of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ystem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large span bridges recently undertaken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 brief review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elastic structures allow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ts relevance to the assessment of suspension bridges. A probabilistic finite element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elastic code is used for system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suspension structures. The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procedures used by the Honshu Shikoku Bridge Authority for the design of suspension bridges are presented along with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design of an existing bridge. This bridge is studied from a system reliability viewpoint to evaluate its reliability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and damage scenarios. Such information calls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cables, hanger ropes and girders are very different. Therefore, optimal maintenance decisions for suspension bridges designed according to allowable stress method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ose based on equal component reliability values.  相似文献   

19.
现役建筑结构多目标多人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现役建筑结构评估实际应用背景,利用经典数学理论中的最小二乘法准则确立了多目标权重分配方法以及多人评估水平权重分配方法,最后建立了加权平均型多目标多人现役建筑结构性能评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既有房屋结构可靠性定义、既有结构鉴定依据、方法,可靠性评定目的及内容,可靠性鉴定存在的缺陷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对既有建筑可靠性评定的研究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