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粒子。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分别以非离子型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复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OP—10(质量比为1:4)为乳化剂,合成了聚苯乙烯种子核。连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以OP—10乳化的种子乳液可以制备粒径范围在0.16~0.67μm的核-壳粒子,当单体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St/MMA)的质量比为3:7时,所得粒径为0.18μm,粒径分散系数为0.012。而以OP-10/SDS质量比为4:1制备的种子乳液所得核壳粒子直径在毫米级。差示扫描量热研究显示,以OP-10乳化所得种子乳液制衢的复合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7.2℃,峰形单一,表现山良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聚酰胺-胺(PAMAM)为模板制备了粒度可控的聚酰胺-胺/硫化铋(PAMAM/Bi2S3)复合纳米粒子,所得复合纳米粒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酯基为端基的半代树形聚合物(Gn.5)制备的PAMAM/BizSa复合纳米粒子分散比较均匀,粒度很小,并且粒径可通过调节实验条件(如铋源种类、PAMAM的端基性质、硫化钠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PAMAM的代数等)进行调控。细胞培养实验表明,G5.5PAMAM/Bi2S3复合纳米粒子无细胞毒性,可以应用于CT造影荆等生物领域。  相似文献   

3.
樊明德  郭浩喆  张丽杰  王睿哲 《化工进展》2016,35(11):3563-3569
以蒙脱石为载体,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通过硼氢化钠化学液相还原高铁离子制备了零价铁纳米粒子。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所得铁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铁粒子大致呈球状形貌,尺寸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4nm,在蒙脱石颗粒外表面分散良好。该铁粒子内核为零价铁,表面包覆铁氧化物外壳,外壳厚度保持3nm左右,有效抑制了零价铁内核的深度氧化。PVP自身及其与蒙脱石颗粒通过界面作用形成的层离结构均可对铁粒子起到分散作用,使所得铁粒子较之蒙脱石和PVP未参与制备的铁粒子粒径减小、分散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经压制、烧结制备SiO2模板。通过红外(IR)、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SiO2模板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SiO2粒度在100nm左右.烧结温度在800℃时,SiO2粒子之间将实现颈长,有利于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纳米银/聚苯乙烯(Ag/PS)复合粒子是一种新型的功能粒子,有效利用昂贵金属纳米粒子组元的独特性能,可实现高表面能金属纳米粒子稳定化的目的。在Ag/PS复合粒子的制备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Ag粒子表面特性及用量、反应体系组成(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及稳定剂用量)等均对Ag/PS复合粒子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优化的配方,即要实现苯乙烯(St)对大部分纳米Ag粒子的包覆(复合率〉50%),且复合粒子形态和分散性较好,SDS的用量应控制在Ag粒子用量的5%以内,Ag的用量应控制在单体用量的10%以内。  相似文献   

6.
201305037 含有作为紫外光吸收剂的纳米氧化铈的聚氯鸶纳米复合涂层(Ⅰ):动静态光散射、小角度中子散射及光学特性的研究[刊,英]/Saadat-Monfared.A.等//Co1loids and Surfaces,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2012.408.-64~70 本文阐述了纳米氧化铈粒子对聚氦酯涂膜耐紫外光性能的影响。该粒子先分散于3-异丙基膦稳定剂中,再将该稳定剂分散于一种丙烯酸酯树脂中,然后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固化,得到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通过动静态光散射和小角度中子散射技术研究了嵌入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纳米氧化铈粒子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预先在聚合物中分散均匀的纳米氧化铈粒子会随稳定剂一起以一个单层膜的形式迁移到涂层表面。  相似文献   

7.
据《Plastics&RubberWeekly》1998,10,12NO1756,P15报道,Akcros化工公司新计发成功硬PVC用多组分、包装在一起(one-pack)的稳定制体系。Akcros公司的立品是以Ca/Zn和Ca/Sn系稳定剂为基础,再添加或不添加有机稳定剂,把它作为硬PVC用无重金属(*M'门新一代*w:用热稳定剂。该公司在评发(one-p刃{)稳定利体系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产品包括无铅产品系列和复合产品系列,以该公司的熔融混合技术或加工厂自己的专门生产技术都可以生产流动性好,无灰的产品。这种(one-path)产品最多可包括多达15个组分或更多,有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产“川维”牌悬浮分散剂PVA-20替代进口PVA生产PVC树脂,全部替代时,所得树脂的性能指标基本相同;而部分替代时,所得树脂的粒径分布更加集中,优于单纯使用国产PVA或单纯使用进口PVA所生产PVC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引发速率相差千倍的情况下,胶乳粒子的成核机理,胶乳粒子和自由基的静电相互作用对乳液聚合动力学以及胶乳粒子的成核和成长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为过硫酸钾/[VO(H2O)5]^2+(VO^2+)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VO^2+时,引发速率由精确计量泵的注入量来控制,其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5.3×10^-7mol/(dm^3·min)和4.6×10^-4mol/(dm^3·m  相似文献   

10.
用3种方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聚乙烯醇复合体系,其中用加热还原法所得体系中Ag纳米粒子的尺寸较大(15nm),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较宽,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0nm;用室温硼氢化钠还原法得到的复合体系的吸收峰蓝移至409nm,且峰形较窄,Ag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7nm;低温NaBH4还原法所得体系吸收峰进一步蓝移至397nm,此时Ag纳米粒子粒径最小(3.5nm).将室温还原法所得Ag-PVA复合体系旋涂成膜,所得薄膜光滑、透明、均匀性好,该法适用于制备多层薄膜,以调控薄膜的厚度和光谱性质.将Ag-PVA复合体系与钛酸四丁酯(Ti(OnBu)4)的乙醇溶液交替旋涂得到Ag-PVA/T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随着Ag-PVA层数的增加,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强度呈线性增加,但是TiO2层数的增加对吸收光谱没有明显影响.Ag-PVA/TriO2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将金属纳米粒子、有机高分子与无机半导体材料结合在一起,这种多层纳米结构在光电、催化功能薄膜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石巍  王强众 《聚氯乙烯》2009,37(11):26-30
通过刚果红法实验研究了不同种类和用量的二氧化钛(TiO2)对使用复合铅盐稳定剂的硬质聚氯乙烯(PVC—U)脱氯化氢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用量的TiO2对使用不同热稳定剂的PVC—U脱氯化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复合铅盐稳定体系中,金红石型TiO2会导致PVC—U的热稳定性的下降,而锐钛型TiO2会提高PVC—U的热稳定性;②金红石型TiO2后期的包覆处理也对PVC—U的热稳定性有影响;③金红石型TiO2(R930)在复合铅盐热稳定体系中会导致PVC—U的热稳定性下降,而在Ca/Zn热稳定体系中,则能提高PVC—U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陈慧  李军 《塑料助剂》2010,(2):48-49
研究了经济环保复合钙/锌稳定剂SYE在70℃绝缘PVC电缆料中的应用,采用刚果红试验法和热稳定性试验法比较了SYE与德国熊牌复合钙/锌热稳定剂(简称热稳定剂XP)对电缆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测试了两种热稳定剂对电缆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YE与XP对70℃绝缘电缆料具有相同热稳定性,且对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不大,SYE完全满足制备无毒环保70℃绝缘PVC电缆料的要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硬脂酸镧、硬脂酸铈、硬脂酸镨稀土稳定剂。FTIR,DSC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稀土稳定剂与PVC有较好的相容性,稳定剂中稀土元素与硬脂酸根之间主要以离子形式相结合。分析了热稳定机理:该稀土稳定剂能够吸收HCl,同时改变PVC的分子链构象,使PVC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通过在PVC泡沫塑料中的应用,确定了其复合使用最佳配比硬脂酸镧:硬脂酸铈:硬脂酸锌为1:1:0.5。  相似文献   

14.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用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作用来合成直径为375nm的聚苯乙烯(PSt)微球,并作为种子用于种子乳液聚合.用PEGm大分子单体作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聚合苯乙烯和丙烯腈,制得特殊形态的亚微米尺寸的PEGm接枝共聚复合颗粒PEGm-g-PS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苯乙烯和丙烯腈同时促成了特殊形态.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浓度、总单体浓度、引发剂类型和单体加入方式显著影响复合聚合物颗粒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将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与稀土热稳定剂硬脂酸镧及辅助热稳定剂复配成钙锌复合热稳定剂。通过动态热稳定试验,确定了最佳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与稀土热稳定剂质量比。通过动态热稳定试验及刚果红热稳定试验,确定辅助热稳定剂β-二酮的最佳用量,用研制的钙锌复合热稳定荆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热稳定剂具有热稳定时间长、塑化时间短的优点,将此热稳定剂用于PVC给水管材中,管材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管材质量符合国标GB/T10002.1-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流变行为、热稳定时间、热分解温度及力学性能等方面考察了有机锡稳定剂及有机锡/钙锌复合稳定剂在电石法PVC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适量钙锌稳定剂与有机锡稳定剂复配使用,可以在保持电石法PVC加工稳定性的同时,降低热稳定剂的成本;使用有机锡/钙锌复合稳定剂,PVC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明显低于比使用单一有机锡稳定剂时的PVC,但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用变色法测定了甲基锡、甲基锡/环氧大豆油和甲基锡/硬脂酸钙3种热稳定剂对PVD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3种热稳定剂对PVDC的热稳定作用是甲基锡/硬脂酸钙>甲基锡/环氧大豆油>甲基锡,甲基锡/环氧大豆油复合热稳定剂的最佳组成为(1:1)~(2:1),甲基锡/硬脂酸钙复合热稳定剂的最佳组成为1:3.  相似文献   

18.
β-二酮作用模式和锌基热稳定剂协同作用机理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比较了β-二酮金属配合物和金属皂的热稳定效能,提出了聚氯乙烯(PVC)用锌基热稳定剂中β-二酮的作用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锌基热稳定剂中β-二酮与锌皂协同作用的"多重交织可逆酸碱反应"机理。与传统的"交换再生"机理相比,该机理能从多方面揭示锌基热稳定剂热稳定效能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性,并解释锌基热稳定剂协同作用现象。  相似文献   

19.
魏琦  李颖  吴起  范海军  吴其晔 《塑料》2007,36(2):73-76
在苯胺的化学氧化体系中,采用无机纳米微粒二氧化硅作为空间稳定剂,在玻璃基体表面直接制备了透明导电的聚苯胺薄膜,并与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稳定剂进行比较。采用SEM、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四探针电导率仪对薄膜的表观形貌、厚度、化学结构和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稳定剂的存在有效抑制了溶液中宏观沉淀的生成,制得的薄膜表面光滑致密;与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的情况相比较,纳米SiO2做稳定剂条件下,整个反应体系诱导期相对延长,反应速率相对缓慢,薄膜的生长速度也相对缓慢;薄膜的饱和厚度达到200nm左右,高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稳定剂的情况;所得薄膜的电导率要相对低一些,仍属于半导体范围;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制备的聚苯胺薄膜中无稳定剂存在,说明稳定剂未参与薄膜的生长聚合。  相似文献   

20.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MMA was conducted using poly(styrene-co-methacrylic acid) copolymer as a steric stabilizer in an aqueous methanol medium. Various composition copolymers were easily pre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radical polymerization by changing the monomer ratios of styrene to methacrylic acid, and were employed as a steric stabilizer for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The copolymers prepared with monomer ratios of 1.25–1.50 were found to be suitable steric stabilizers for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A very small amount of copolymer (0.6 wt% based on MMA) could act as a steric stabilizer effectively to obtain monodisperse PMMA particles.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olvent polarity from 4 to 0.14 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