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新型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相三线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能够实时地补偿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控制器作为APF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APF的补偿效果。而影响控制器动态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控制算法。考虑到APF的数学模型在dq 坐标系下,是一个非线性耦合系统,首先采用逆系统方法将原系统线性化解耦,构造出伪线性系统。然后,再运用变结构控制,设计出这个伪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律。最后,建立了APF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此控制策略设计出APF的控制器能使有源滤波器具备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种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变结构控制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性能,笔者在研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原理基础上,对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结构控制模型,创建了适合于变结构控制理论应用的运动跟踪状态方程,并给出了变结构控制的切换函数。由于对期望的电源电流实现了闭环跟踪控制,因此具有良好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性能。实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HAPF)在负载发生突变时会引起参考电流放大,从而引起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过流和过载现象的发生,提出了一种在HAPF复合控制策略中加入参考电流限制的控制方法,以抑制存在的过流和过载现象。仿真结果显示这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补偿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单一检测网侧或负载侧谐波电流控制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结构,采用复合式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APF容量受限问题。利用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6.
提出了一种由并联变压器和电压源型逆变器组成的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具体方法:将变压器一次绕组与谐波源并联,检测变压器一次侧基波电压作为指令信号,控制电压源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加在变压器的二次侧,当逆变器输出电压与变压器一次侧基波电压满足一定条件时,对基波分量而言,有源电力滤波器等效为一个可调电抗以补偿无功;对谐波分量而言,有源电力滤波器等效为变压器漏抗,从而疏导谐波流入变压器一次绕组。最后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三相电流之间和有功无功电流之间的强耦合问题,以达到改善负载补偿效果的目的,总结了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解耦控制的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和特点。然后,从搭建模型的不同类型出发,对比分析了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及混合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特点和控制方法,研究了近年来有源电力滤波器各种解耦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相互的联系。最后,结合近年来新兴的控制方法,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解耦控制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型基波磁势自平衡串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了其中无源滤波器的参数设计新方法,全面考虑了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通过采用在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典型谐波源负载下分别进行了接近实用化的实验,给出了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有源滤波器原理的正确性,并取得良好的补偿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并降低开关频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双滞环电流复合控制方法。利用电流误差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给出最佳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切换,使补偿电流误差控制在滞环宽度以内。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消除相间影响,提高电压利用率,其实现简单,无需复杂的矢量变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动态响应快、开关次数少、能够很好抑制电网谐波电流。  相似文献   

10.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简单无差拍控制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电压源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提出一种简单的无差拍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无差拍控制策略,使控制方法更简单,不仅有效地跟踪参考电流,而且降低了补偿效果对系统参数的依赖。文中给出了该控制方法的理论推导和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可较好地补偿电流源产生的谐波,利用MATLAB中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很好地补偿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有源滤波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数学模型。针对电网电压波动对有源滤波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利用电网电压前馈的控制方式来有效地抑制电网电压波动对APF的影响。最后运用MATLAB对此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检测方法的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该有源滤波器采用新型基波相位和频率检测方法,基于该检测方法采用单周期复位积分方法计算出谐波电流。输入信号经过A/D变换得到数字信号,经过频率校正环节后可得到与输入信号基波分量相同角频率的信号,该信号再经过初相校正环节后就可以得到与输入信号基波分量同频率、同初相的相位信号,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中基波分量的跟踪。该相位检测方法不需要通过闭环校正,显著提高了检测跟踪速度,暂态响应时间小于20ms。利用该方法检测出电网电压基波分量单位正弦信号,采用单周期复位积分法,可以得到负荷电流基波分量的幅值,从而方便地计算出电流中的谐波分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是一种动态抑制谐波和无功的电力电子装置,以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从APF补偿电流的控制和直流侧电容电压角度出发,分析了电源电流控制方式,实现补偿电流的检测及双闭环反馈控制,提高系统的补偿精确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另外,直流侧电压的指令值都是根据电网电压的工作范围、APF的直流侧电容、额定输出电流、PWM逆变器输出侧电感、电流电压调节器以及调制策略等参数设计的,在考虑直流侧电压与APF功率损耗和补偿性能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下垂调节器设计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控制参考值,使其兼顾APF的功率损耗及补偿性能综合平衡的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APF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级联式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级联式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CSAPF)的控制算法.传统的两电平拓扑结构的有源滤波器由于其功率开关耐压水平的限制,难以实现对高压大容量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在高压大容量传动系统中,H桥级联式逆变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种逆变器独立电容电压的不平衡问题限制了其在有源滤波领域的应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参考电流提取算法和电容电压平衡PWM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并联混合型电力滤波器能够很好地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实现在大功率场合下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通过建立混合系统的单相等效电路图,分析了并联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的补偿原理和补偿特性;通过研究主电路拓扑结构,给出了主电路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无源滤波器设计、耦合变压器设计、输出滤波器设计及有源滤波器控制策略设计.文章利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模型中各部分的参数,得到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电力滤波器可有效地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并联混合型电力滤波器能够很好地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实现在大功率场合下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通过建立混合系统的单相等效电路图,分析了并联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的补偿原理和补偿特性;通过研究主电路拓扑结构,给出了主电路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无源滤波器设计、耦合变压器设计、输出滤波器设计及有源滤波器控制策略设计。文章利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模型中各部分的参数,得到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电力滤波器可有效地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基于预测控制和空间矢量调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补偿电流控制方法.利用外推拉格朗日插值法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电压进行线性预测,并对其引入校正因子,得出了基于自校正的无差拍指令电压计算模型,以实现对输出补偿电流的闭环无差拍控制;随后在对指令电压进行空间矢量调制过程中简化传统的矢量定位方法,并优化空间矢量的作用时序以降低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在电网电压不对称且存在畸变条件下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的跟踪指令电流的变化.以此为基础设计一套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并在10 kV电力系统试运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够很好地实现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给出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结构,建立了数学模型,还给出了主电路直流侧电容电压值和交流侧电感值的选取方法,利用 Matlab\Simulink \PSB构建了仿真模型,得到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