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薄膜型平栅极FED背光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磁控溅射和光刻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薄膜型平栅极场发射阴极阵列,采用电泳工艺将碳纳米管(CNTs)发射材料转移到薄膜型平栅结构的阴极电极表面,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薄膜型平栅极场发射阴极阵列。利用Ansys软件模拟阴栅间距对阴极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优化其结构参数,对其场发射特性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CNTs能均匀地分散在平栅型结构的阴极表面,当电场强度为2.4 V/μm时,器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1.8 mA/cm2,亮度达3 000cd/m2,均匀性为90%,能稳定发射28 h,且具有较好的栅控作用。该薄膜型平栅极背光源技术简单、成本低,为将来制备新一代大面积场发射背光源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碳纳米管场发射电子源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的大电流发射能力、电流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及电流调制灵敏度为目标,基于绝缘硅(SOI)技术,提出并制备出一种独立场效应管控制的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三极结构,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等手段,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栅极调制效果、优良的发射均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LED阵列发光特性仿真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LED正逐步替代传统卤素光源应用于机场助航灯,跑道警戒灯作为防止飞机入侵跑道的重要助航灯,针对其发光特性要求,提出对环形和方形LED阵列中心照度和发光角度研究。首先给出单LED光源在目标平面中心照度和发光角度的计算方法。其次在满足均匀排布的前提下,构造上述两种阵列,利用Matlab仿真在不同目标距离下对应的中心照度、发光角度及光斑半径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最后通过光学软件TracePro进行追迹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随目标距离的增大,两种阵列中心照度逐渐减小,光斑半径和发光角度逐渐增大,当目标距离小于8m时,两种阵列发光特性存在差异,环形阵列的中心照度较大,方形阵列发光角度较大,随着目标距离的增大,两种阵列的发光特性逐渐趋于一致。以4C级机场为例,分析得出上述两种阵列对A型警戒灯均适用,B型警戒灯适于采用方形阵列。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以Zn(BTZ)2 rubrene为发光层的5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将其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源.5种器件色度最好时的CIE坐标值为(0.32,0.33),最大有效发光面积达到3 cm×3 cm,此时器件的平均亮度达到264 cd/m2,亮度均匀性达到80 %.并且分析了随器件有效发光面积增大,发光均匀性、亮度以及最大量子效率减小而器件电流密度反而增大的原因.同时发现附加金属(Ag)辅助电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性能.最后将所制备的5种器件与液晶显示屏相匹配,它们均基本满足液晶显示对背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以Zn(BTZ)2∶rubrene为发光层的5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将其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源。5种器件色度最好时的CIE坐标值为(0.32,0.33),最大有效发光面积达到3 cm×3 cm,此时器件的平均亮度达到264 cd/m2,亮度均匀性达到80%。并且分析了随器件有效发光面积增大,发光均匀性、亮度以及最大量子效率减小而器件电流密度反而增大的原因。同时发现附加金属(Ag)辅助电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性能。最后将所制备的5种器件与液晶显示屏相匹配,它们均基本满足液晶显示对背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用于液晶背光源的双层掺杂白光OLED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制备了一种双层掺杂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中BAlq:TBPe掺杂层发蓝光,Zn(BTZ)2:Rubrene掺杂层发橙色光.器件在驱动电压5 V时就能发出白光,且在驱动电压5~15 V内色坐标变化较小,均在白光色域区,在15 V时亮度达到8 572 cd/m2,在电流密度50 mA/cm2时量子效率最高达到0.9%.对该白光OLED的发光和电学性能以及发光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而制备了应用于液晶显示(LCD)背光源的近白光OLED,有效面积达到3 cm×3 cm,在10 V时平均亮度达到~1 300 cd/m2,发光亮度均匀性为90%,色度均匀性较好,很好地符合了LCD对背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缝平凹透镜阵列的LCD背光模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莉  孙可  刘浩  陈刚 《液晶与显示》2011,(6):754-759
针对大尺寸LCD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均匀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缝平凹透镜阵列,用以代替常用的扩散膜。模拟了106.68mm(42in)LED背光源的光学分布,得到了合适的透镜半径、结构以及LED阵列间距,分析了平凹透镜阵列半径和平凹透镜阵列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对匀光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径为1mm、厚度为2mm的无缝平凹透镜阵列较好地起到了匀光的效果,接收面的照度均匀性为88.61%。  相似文献   

8.
在锌衬底上制备了取向生长、形貌各异、不同密度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研究发现,氧化锌纳米棒在温度低于70℃、适量的碱性溶液、大气压下能够在锌衬底上大规模制备,并且氧化锌纳米棒的直径,在锌衬底上的密度和形貌完全依赖于氢氧化钠和硝酸锌的浓度.场发射测试表明: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开启电场较低(电流密度达1μA/cm2时场强仅为3.8 V/μm),显示了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在场发射方面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9.
开发了一款用于半户外液晶显示的117cm(46in)直下式背光结构,采用中功率、高显色指数的LED光源,在不使用发散透镜的情况下,使得光源阵列的混光距离在25mm以内,中心亮度可达到20 000cd/m2以上。通过对LED阵列的光学以及驱动和散热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高亮度、高显色画质、散热好、低成本的直下式背光源的方案设计,为户外和半户外液晶展示屏应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昕 《现代显示》2006,(8):45-48,28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被认为是可能替代液晶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由于可应用于液晶显示的背光源、普通照明、特殊光源以及实现全彩色有机发光显示而倍受瞩目。本文对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总结了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场发射显示器阴极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发射显示器(FED)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CRT)与液晶显示器(LCD)的优点于一身,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数字电视时代显示器件的主流。文章详细论述了电子场发射的原理.从F—N公式出发探讨了FED阴极材料的选取和阴极结构设计的原则,最后论述了FED阴极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骞  王竞  武汉  朱向冰 《现代显示》2012,23(5):13-15
目前,军用显示器主要采用的是液晶显示器。为了使液晶显示器能够更好地在军事环境下工作,应对振动和冲击的影响,必须对液晶显示器进行抗振加固设计。文章分析了振动和冲击对液晶显示器的影响,探讨了针对液晶面板、控制线路板和背光源的抗振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健  辛长范 《现代显示》2010,(8):13-15,23
液晶显示器件(LCD)是一种高新技术的基础元器件,它是利用液晶的各种电光效应,把液晶对电场、磁场、光线和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可视信号而制成的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具有低电压、低功耗的特点,与CMOS集成电路相匹配。文章通过对液晶显示模块12232F的具体分析研究.给出了该液晶显示模块与单片机AT89S52如何实现并串口的连接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FPGA伪彩液晶显示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场序法彩色液晶显示原理和功能要求,基于XILINX公司Spartan3系列FP-GA,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设计了一种伪彩液晶显示控制电路,并利用单色液晶屏和三基色的LED背光源完成了场序法伪彩液晶显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控制灵活可靠,能够实现场序法伪彩液晶显示时序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挠曲电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光照对ADS模式TFT-LCD Flicker漂移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正常点灯下Flicker漂移情况,然后测试了不加背光和降低背光亮度下的Flicker漂移,最后研究了光照panel一段时间后Flicker漂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光照使Cell盒内产生了离子,驱动信号电压存在时液晶发生极化,产生的"力"吸附离子,从而形成了直流偏压,产生了Flicker漂移。降低光照强度Flicker漂移程度减弱。利用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显示器整体设计和品质的改善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以场致发射显示器(FE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介绍了氧化锌一维纳米材料作为场发射阴极的场发射性能与研究现状,指出了具有应用前景的氧化锌一维纳米结构所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显示液晶系统在色彩表现方面的不足,在现有色域扩展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白和宝石蓝两种颜色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的宽色域液晶显示系统。本文通过分析普通显示系统的色域,以色域覆盖率最大化为准则,选择主波长为501nm的宝石蓝发光二极管作为扩展背光源,扩展普通显示系统未能显示的青绿色区域。从理论上分析该系统的色域范围,并且详细介绍了系统背光源阵列、数据转发等功能模块的电路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宽色域液晶显示系统的色域扩展了青绿色区域且色域覆盖率可达到45.65%。相比与其他多原色显示系统,本文设计的宽色域液晶显示系统不仅简化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而且能够重现更多青绿色区域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图形点阵LCD显示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LC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液晶显示器类型之一。由于有些低端的LCD只提供了驱动程序,而并没有提供应用上的控制算法,本文将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通用性强的两种控制算法:左(右)循环位移算法和翻页显示算法,前者应用于广告滚动显示,后者应用于短消息显示。从而为应用此类LCD进行产品开发的工程师提供软件编程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别阐述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LCD液晶显示器的直接访问方式和间接控制方式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通过对比这2种方式的通用子程序的设计介绍实现LCD液晶显示器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详细分析LCD液晶显示器对应于显示点阵结构的RAM地址分布情况,重点探讨显示动态曲线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显示行业发展,市场对液晶显示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车载等领域,背光亮度几乎在10 000cd/m2以上,此时显示装置的细微缺陷可能被凸显进而影响画面显示品质。黑态均匀性是液晶显示模组显示画质的重要指标,为提升液晶显示模组黑态均匀性,改善显示画质,特对可能造成黑态漏光的相应结构及设计进行研究。从液晶面板受外力方向,针对机构干涉及柔性电路板(FPC)应力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设计实验,确定出利于提升黑态均匀性的设计方法或管控标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背光及铁框平整度的管控及缓冲胶带优化可减少机构干涉应力,通过对FPC结构及外形设计优化可减少FPC弯折应力,通过玻璃厚度减薄及增大下偏光片尺寸可提升液晶面板抗变形能力,从而将模组黑态均匀性提升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