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王璐  张帆  李伟  谢晓明  胡伟 《雷达学报》2015,4(6):658-665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和Three-Patch Local Binary Patterns(TPLBP)局部纹理特征提取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er, SAR)图像目标识别算法。首先, 利用Gabor滤波器对SAR图像在不同方向上进行滤波, 增强SAR图像中目标及其阴影的关键特征;然后, 利用TPLBP算法对Gabor滤波之后的图像进行局部纹理特征提取, 该算法克服了Local Binary Patterns(LBP)算法无法描述大范围领域纹理特征的缺陷, 并且保持了LBP旋转不变的特性, 减少了SAR图像目标方位变化对识别效果的影响;最后利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分类器实现目标识别。该文通过MSTAR数据库中的3类SAR目标识别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赵小强  岳宗达 《电子学报》2017,45(9):2156-2161
针对图像匹配在图像拼接、目标识别等领域的应用中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计算复杂度高、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和图变换(Graph Transformation Matching,GTM)的匹配算法.首先采用SIFT特征检测提取特征点并以特征点为中心取13×13的图像块作为特征区域;然后用本文提出的局部旋转不变二进制模式(Local Rotation Invariant Binary Patterns,LRIBP)描述子对特征区域进行描述产生29维的特征描述向量,降低了描述子的复杂度,并以欧氏距离为度量准则进行初始匹配;最后采用图变换匹配算法剔除误匹配点,从而提高算法的运算速率和匹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减少了算法的运算量,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以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将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描述子和全局上下文(Global Context)信息相融合的图像局部不变特征描述算法,增强了SIFT算法的仿射不变性,以及对处于图像相似区域的特征辨别能力。在特征检测阶段,通过迭代变换,使得SIFT特征点收敛到仿射不变点;在特征描述阶段,为每个特征点计算主方向,分别计算特征点的LBP描述子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局部不变特征描述子对图像仿射、尺度和旋转、光照等变换均具有良好的不变性。  相似文献   

4.
卢杨  张磊  郭立媛  杜若鹏 《液晶与显示》2018,33(12):1040-1046
针对红外图像背景复杂、杂波干扰严重、相似目标混淆导致的目标跟踪丢失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低维度纹理特征OCS-LBP(Oriented Center 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s,即方向中心对称的局部二值模式)。首先,利用此特征可以高效地获取目标图像中每个像素块的梯度方向和幅值信息,提高了跟踪过程的鲁棒性;其次,利用核相关滤波算法结合提取的OCS-LBP特征对目标图像区域进行模型训练;最后,根据训练好的模型检测下一帧图像中目标的具体位置。本文在10组红外视频序列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精确度和成功率相比于第二名算法分别获得了2.9%和9.9%的提升,同时在实验设备上算法的平均跟踪速度相比于第二名算法提升了14.15 frame/s。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红外目标跟踪上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袁梅  全太锋  黄洋 《电讯技术》2019,59(8):962-969
针对烟雾稀薄的场景提出了一种新颖且具有鲁棒性的视频烟雾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由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图像分类三个阶段组成。在预处理阶段,使用背景差分算法提取视频帧的运动前景区域,并采用HSV颜色空间作用于运动前景区域识别烟雾像素;然后使用局部极值共生模式(Local Extrema Co-occurrence Pattern,LECoP)计算纹理特征和使用烟雾能量分析计算能量特征;最后,将特征矢量融合训练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用于识别烟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烟雾。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烟雾图像检测算法低检测率缺陷,提出一种证据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相融合的烟雾图像检测算法(DS-SVM).首先分别提取主方向性状、高低频能量比、烟雾面积增长等3类烟雾特征,然后3类单特征的支持向量机检测结果作为D-S理论的独立证据,构造基本概率指派,最后根据决策规则和判决门限获得烟雾图像的最终检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检测算法,DS-SVM有效提高了烟雾图像检测率,可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烟雾图像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中存在的条带灰度差异问题,提出条带灰度校正算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构建条带图像模板,基于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并计算图像间坐标转换矩阵,用于确定条带图像重叠区域;其次,依次计算各条带图像重叠区域像素灰度均值,并以中间图像各条带灰度为基准,依次拟合相邻图像间灰度校正系数;最后,利用投影后的图像模板依次提取序列单波段条带并进行拼接,得到灰度一致的单波段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航空滤光片阵列多光谱图像条带灰度差异,且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地物光谱信息特征。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HOG特征行人检测方法中,当目标存在遮挡以及面对复杂环境条件下,行人识别存在较高漏检率和误检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与HOG特征融合(G-HOG)的行人识别算法。利用Gabor小波对样本图像进行特征变换并在尺度和方向上融合,获取Gabor特征图像,利用HOG算子在特征图像上提取目标特征,进行样本分类,获取行人目标的疑似区域;对行人样本进行HOG特征提取与训练,实现对疑似区域的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HOG特征的行人识别算法在INRIA、MIT与Daimler数据库上性能表现良好,能够获取较高的查全率和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存在的背景干扰、目标分割不完整等问题,利用目标静态灰度特征和运动特征,结合目标运动连续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像素时空显著图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SLIC)进行超像素分割,以初始超像素为节点、以运动特征差异性为边建立图结构对超像素区域进行合并,得到最终超像素图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超像素分割方法过分割而导致目标被分为多个部分的问题;然后分别利用目标静态特征对比度和运动特征对比度,得到静态显著性图和运动显著性图,并融合得到最终的时空显著性图;最后利用恒虚警处理技术,结合运动连续特性实现目标的检测,可以有效减少虚警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针对复杂背景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并且可以比较完整的保留目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任克强  马文楷 《光电子.激光》2018,29(10):1120-1127
针对行人检测中提取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en ter-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CS-LBP)时邻域中心像素没有参与计 算、人为设定的判断阈值主观性较强、未能区别对待不同子块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 HCS-LBP(Haar-like CS-LBP)特征 的行人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构造了HCS-LBP特征编码方法,采用局部中心对称模式减少编 码长度,利用积分图像法快速计 算降低时间复杂度,并将灰度级概率引入中心像素的全局自适应阈值计算,采用高斯矩阵获 取邻域像素的局部自适应阈值,以 突显图像客观的纹理信息;然后使中心像素参与图像编码,通过信息熵确定不同子块的权重 ,以增强图像特征的描述能力;最 后使用直方图交叉核支持向量机(Histogram Intersection Kernel SVM,HIKSVM)训练样本 ,以提升分类器的准确度。在INRIA数 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信息的利用率,提升行人检测算法的性能,行 人检测准确率较其他相关文献提高了0.4%~7.8%,具有较好的行人检测效果和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李勇锋  谢维信 《信号处理》2022,38(1):211-222
针对传统相关滤波器使用特征单一、背景信息不足等缺点,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自适应加权采样的上下文感知相关滤波算法.首先,对于灰度图像序列,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FHOG)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以及灰度特征相融合;对于彩色图像序列,则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FHOG)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以及颜色(CN)特征...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Learned Local Gabor Patterns (LLGP) for face representation and recogni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Gabor feature and the concept of texton, and defines the feature cliques which appear frequently in Gabor features as the basic patterns. Different from Local Binary Patterns (LBP) whose patterns are predefined, the local patterns in our approach are learned from the patch set,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sampling patches from Gabor filtered face images. Thus, the patterns in our approach are face-specific and desirable for face perception tasks. Based on these learned patterns, each facial image is converted into multiple pattern maps and the block-based histograms of these patterns are concatenated together to form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face image. In addition, we propose an effective weighting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s, which makes use of the discriminative powers of different facial parts as well as different pattern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valuated on two face databases: FERET and CAS-PEAL-R1. 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comparisons with existing method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LGP representation method and the weighting strategy. Especially, heterogeneous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LLGP codebook has very impressive generalizability for unseen data.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局部二值模式(LBP)、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S-LBP)和梯度方向直方图(HOG)的不足进行改进,该文提出中心对称局部平滑二值模式(CS-LSBP)和绝对梯度方向直方图(HOAG),并提出一种融合局部纹理特征和局部形状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CS-LSBP算子和HOAG算子分别提取人脸表情图像的局部纹理特征和局部形状特征,然后使用典型线性分析法(CCA)进行特征融合,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表情分类。在JAFFE人脸表情库和Cohn-Kanade(CK)人脸表情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特征提取方法能更加完整、精确地提取图像的细节信息,基于CCA的特征融合方法能充分发挥特征的表征能力,该文所提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类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a novel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by extracting the feature from facial depth and 3D mesh alongside texture. Accordingly, the 3D Facial Expression Generic Elastic Model (3D FE-GEM) method is used to reconstruct an expression-invariant 3D model from the human face. Then, the texture, depth and mesh are extracted from the reconstructed face model. Afterwards, the Local Binary Pattern (LBP), proposed 3D High-Low Local Binary Pattern (3DH-LLBP) and Local Normal Binary Patterns (LNBPs) are applied to texture, depth and mesh of the face, respectively, to extract the feature from 2D images. Finally, the final feature vectors are generated through feature fusion and are classified by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Convincing results are acquired for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on the CK+, CK, JAFFE and Bosphorus image databases compared to several state-of-the-art methods.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均值迁移粒子滤波跟踪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仅用单一的颜色特征进行跟踪是大多数跟踪算法鲁棒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颜色和纹理特征表示目标,通过均值迁移和粒子滤波算法进行特征融合,有效地避免了单一颜色特征在光照变化和背景相似情况下的不稳定问题。将两种常用的融合策略结合,减轻了粒子的退化现象,提高了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的目标特征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实现复杂场景下的目标跟踪。  相似文献   

16.
胡正平  何薇  王蒙  孙哲 《信号处理》2017,33(3):338-345
人脸识别的关键在于特征提取,过去主要从完美的低维特征子空间来刻画高维图像,但是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为特征提取提供新方向。本文提出在Gabor特征描述子调制下的深度子空间模型,在深度子空间这一新型深度学习框架基础上,使用Gabor滤波器组处理图像,并构建深度特征提取多层网络,得到Gabor调制下的深层抽象特征。首先将传统的8个方向5个尺度的40个Gabor滤波器在尺度上进行压缩得到8个基本Gabor滤波器组;然后将经过Gabor滤波的描述特征分别送入深度化改造的子空间模型,得到图像的深层特征表示;其次将这些特征进行哈希编码,直方图分块,作为描述特征。本文在FERET、ORL、CMU_PIE等数据库上讨论加入Gabor滤波器调制后的深度多层子空间特征提取模型在人脸识别问题上性能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取得较好的识别率,并对光照、表情、姿态等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够弥补浅层网络易受训练图像影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Choquet模糊积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hoquet模糊积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CIMOD, Choquet Integrate-based Moving Object Detection)。将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理论应用于运动目标与背景分类中,提出了自适应阈值的Choquet积分算法,实现了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相融合;选择YCbCr颜色空间代替传统RGB空间,将图像亮度与色度分离,降低了光照变化对运动检测的影响;利用局部二元模式(LBP,Local Binary Pattern)纹理特征对亮度级的单调的变化具有不变性的特点,将其融合到检测算法中,有效抑制了阴影的干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光照变化、阴影干扰等复杂背景情况下,该算法也能够准确的检测出运动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