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肖遥  朱强  卓康夫 《风景园林》2018,25(8):110-115
园林的管理与经营是清代皇家园林存续的重要支撑。本研究结合清代宫廷文献,以记录内务府规章制度的《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为主要依据,探讨清代管理机构职责、收入来源与经营方式、支出与盈余管理,归纳出一个以种植生产为核心的管理经营框架。认为清代皇家园林在多次改革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管理范围清晰的部门划分。各部门除对园林进行日常维护外,主要承担各园以植物生产为核心的经营任务。通过对资源的精细利用以及种植—租赁相结合的土地管理模式,基本实现皇家园林"以园养园"的收支平衡体系。而这种经营方式造就了园林沿水源布局的大面积的作物景观背景以及园林中点缀的生产性植物景观。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清代皇家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具有观赏功能,更是支持园林存续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清代皇家园林遗址数量众多、遗存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因关注度低、保护不力等问题,部分遗址面临被破坏甚至消失的风险。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园林遗址类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保护及利用工作。本文响应文物保护和发展政策,依托国家文物保护准则和相关国际公约条例,以客观性、稀缺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为原则,以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五类指标,评估清代皇家园林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并从突出普遍价值、资源价值、保护管理、风险评估和经济价值五个维度,细分清代皇家园林遗址评价指标,构建针对园林遗址类遗产的价值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
界定了皇家园林名人关联价值的概念,基于名人在 北京皇家园林中的活动剖析名人关联价值的形成机制,得出皇 家园林名人关联价值分为名人影响力和名人活动产生的物质和 精神资源价值两部分,后者包含物质遗存价值、名人精神价 值、历史见证价值,进而运用分析法和模糊德尔菲法构建皇家 园林名人关联价值评价体系,并以颐和园等5个北京皇家园林 为例进行量化实践,通过比较分析,明确各皇家园林需要提升 的弱项指标,提出名人资源保护利用策略,以期完善中国古典 园林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清代皇家园林匾额楹联的形式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皇家匾额楹联内容之广,数量之大,形式之多,都达到中国历史的顶峰.这些成就与历朝皇帝的重视、倡导密切相关,并对全国各地的匾联创作起到示范与促进作用,进而形成名匾佳联异彩纷呈、灿若群星的局面.在现有清宫档案资料基础上,对清代皇家园林匾联形式进行了简要梳理,依其特点分解为3个方面加以阐述,即匾联造型、匾联书法以及匾联用印.  相似文献   

5.
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宗园林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芳  李士好 《建筑与环境》2009,3(3):108-110
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以魏晋时期的市井寺庙与山林寺庙为起点,概述了寺庙园林肇端发展及历史沿革,阐明了汉化佛教——禅宗寺庙建筑的不同类型及相关的文化特色。尤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主要探究对象,从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分布概况、寺庙总体布局及寺庙本身格局的园林环境阐发了皇家寺庙园林的基本特征。并从禅宗及禅文化特有的哲观和价值标准,分析了寺庙园林环境产生的思想基础、佛教禅宗精神与传统园林观之间不期而遇的契合,揭示了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的设计意象,阐发了其造园目的和创作手法。最后,本文按照由自然到禅化的顺序把禅宗寺庙园林的的审美分为几个层次,并归纳、例举了清代皇家园林中寺庙园林环境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健康思想与经营理念,其理论与思想有待深入阐释与梳理归纳。通过查阅古籍资料、结合传统医学理论,挖掘与分析古典园林营建中康养思想的生成环境与养生内涵,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探析其在健康思想引导下的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园林建构活动与健康生活。从健康科学含义出发论及知觉、感觉、肌体三大方面,从健康环境决策、健康园景营建、健康园居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证,进而获得现代语境中古典园林健康思维的生成机制,并对其在当代健康园林设计中的理论价值进行总结与展望。研究成果对充实当代健康园林理论,促进以健康中国为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朝皇家园林建设高潮迭起,将中国古典园林创作推向顶峰。这期间杰出的皇家建筑师—样式雷世家担任样式房掌案,执掌皇家工程建设,留下了众多皇家园林作品。可以说,自康熙中叶雷金玉建畅春园立功被钦命为样式房掌案,到清末雷献彩主持重修圆明园,清代皇家园林的建设无不凝聚了样式雷世家的心血。结合样式雷世家主持或参与清代皇家园林建设工程的图档、文字材料以及其丰富的园林创作实践,撷要介绍7代样式雷成员主持或参与清代皇家园林建设的情况,揭示他们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历次的规划编制情况,分析了城市近郊风景园林类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点,提出此类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的界定原则.从山水地形、构成层次2个方面分析了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前身"三山五园"地区鼎盛时的规模和范围,并参照相关规划涉及的范围,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界定了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为北京西郊园林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清代,五世达赖喇嘛、六世班禅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京与清帝的第一次会面都是在皇家园林中进行的。这种安排并非巧合,而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园林自身功能紧密联系的。通过对历史档案的梳理,进一步分析了北京皇家园林在达赖、班禅来京历史事件中的功能。并以为迎接班禅到来在香山静宜园修建的昭庙为例,阐释了其在景观转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历代皇家园林的内容、规模及地位是有差别的,因之管理机构的设置也各有不同。反之,从管理机构的组织,又可以探索当时皇家园林的地位、内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渝新  张之帆 《中国园林》2012,28(6):103-105
通过对新繁东湖、李德裕、三贤堂以及新繁县治变迁的考证和探讨,论证虽然在宋代新繁县曾经有过远近知名的卫公堂、三贤堂和东湖,但是现在的新繁东湖却不是宋代文人在卫公堂记中所说的东湖。今天的新繁东湖是清代县令程祥栋在同治三年根据文献记载而新建的东湖因树园,并为记载此事撰写《东湖因树园记》。另外,据地方志记载,原新繁县城明末被毁(当时四川有一大批县城被毁),清康熙时期在今址重建,也旁证新繁东湖不是唐代园林,而是清代园林。  相似文献   

12.
梁伟 《中国园林》2022,38(6):127-132
海宁安澜园遗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考古所于2020年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运用二元证据法,在考古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存世文献和图本的对照研究,对这一清代名园的总体布局结构进行了推断,进而对其造园意匠、理景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考古资料、文献、图本三者在历史园林研究中缺一不可,历史园林应重视历史信息的留存和遗址保护,审慎进行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3.
刘赚  斯震  徐慧慧 《华中建筑》2011,(10):131-133
清代在文人园林为主导的江南,商人园林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人园林的发展刺激清代园林整体的发展,如扬州、徽州等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聚居着许多在当时非常有名气盐商、徽商,他们或一掷千金,以造园为财富的象征,或匠心独运,结合自然人文创造出经典园林.一些商人除了建造自己的宅园,还积极投身公共园林的建设,为清代江南园林景...  相似文献   

14.
西湖行宫初创于康熙,兴盛于乾隆,是清帝南巡线路上一座重要的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行宫。西湖行宫后苑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高超水平,是清代皇家行宫园林的重要例证。以西湖行宫园林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变迁脉络,论证西湖行宫的初创时间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利用古代文献和图像资料对行宫园林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雍正时期浙江总督李卫的圣因寺山园开发奠定了乾隆时期"西湖行宫八景"的基础,总结西湖行宫的园林特色表现在因山构园、院落结构与八景题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邢启艳  陆琦  梁欣颖 《中国园林》2020,36(10):139-144
意园是清代常州四大名园之一,是探讨清代常州私家园林特征的重要实例。民国时期因园址产权变更,而沦落为民居,意园遭到严重损坏。以往对意园的复原,受历史材料的局限,未能综合各类历史材料和后人口述,因此论证分析较为笼统,平面复原也比较粗糙。借助此次意园的修复项目,综合分析各种图文史料,结合意园遗址实测与园主后裔口述,梳理了意园的历史演变,试图复原其盛期的样貌,并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其空间营造特色,以期丰富清代末期江南地区私家园林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唐长安园林建筑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并分析了唐代国林的主要设计手法和理论。最后,列出了中国西部景园建筑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