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勤 《电力设备》2008,9(6):65-68
文章对220kV九里变电站的220kV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防误操作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GIS设备防误操作系统的缺点,提出了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如加强防误装置和操作过程的管理,提高电气联锁回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GIS(全称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防误操作。对电力系统"五防"控制,可以采取的防误操作:电气联锁设计,机械锁,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几种措施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对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自身具备的防误闭锁功能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某无人值守变电站为例,对全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加装微机防误操作闭锁系统进行了特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得到成功实施,对其他GIS加装微机防误操作闭锁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奕 《华通技术》2007,26(3):44-46,49
本文介绍了GIS(全称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防误操作。对电力系统“五防”控制,可以采取的防误操作:电气联锁设计,机械锁,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几种措施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刘波  罗娟 《广东电力》2001,14(6):51-54
对湛江发电厂220kV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防误操作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GIS装置防误操作系统的缺点,提出了提高其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防误操作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春明  孟辉 《电工技术》2004,(12):62-64
对韶钢热电厂三总降220kV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防误操作系统进行分析,指出防误操作系统的缺点,提出了提高其可靠性的措施,避免了因防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而使膈离开关与接地刀闸误动.  相似文献   

7.
微机"五防"闭锁装置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对高压开关设备进行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装置,主要由主机、模拟屏、电脑钥匙、机械编码锁和电气编码锁等功能元件组成。依靠闭锁逻辑和现场锁具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地线、遮拦、网门或开关柜门的闭锁,以达到防误操作的目的。从防误操作装置的操作使用、防误闭锁装置电脑钥匙的使用要求、GIS闭锁条件、防误装置的正常操作要求、特殊情况下防误装置解锁执行的规定、间隔层"五防"闭锁功能测试、防误装置异常情况的处理及解锁规定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SF6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设备防误操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价,对于今后的停电、验电、接地等操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孟幻 《中国电力教育》2013,(29):209-210,212
针对现阶段电网调度防误操作的发展要求,对比不同类型的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系统,阐明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新型防误操作管理策略,以此为基础构建防误操作管理系统,明确了技术构架和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调度防误操作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人为误操作引起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误动事件,分析事件发生过程、故障原因及二次安全措施,提出设备检修时GOOSE、SV压板的投退顺序,重点研究了防误操作策略,提出了防误操作处理步骤,并基于防误操作策略对典型事故进行分析,证明防误操作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送端电网有大量电磁环网,普遍存在暂态稳定问题和稳定控制系统拒动误动风险,对稳定控制策略的主判据与防误判据适应性要求随之增高。根据典型电网结构及其稳定分析结论,结合控制代价、控制风险等因素,提出三种典型暂态稳定控制策略防误判据。第一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无须接入保护信号或者开关位置信号,以纯功率转移量为防误判据;第二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接入开关位置信号,以合闸位置继电器变位为防误判据,且结合拒动、误动风险评估确定采用单相或两相或三相合闸位置继电器信号;第三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接入开关位置信号和保护信号,以保护信息与开关变位信息为防误判据。某省级实际电网中三种典型的案例证明,所提的防误判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新型变电站防误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变电站防误操作闭锁系统对于防止现场操作人员操作步骤错误、避免人为操作事故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新型防误闭锁系统,该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和网络传输层组成。介绍了站控层防误系统的实现、间隔层防误系统的实现及网络架构的优化。该防误系统是在线实时系统,充分利用站内设备,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投资,并且具有智能程度高、方便、无延时、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电站集控中心统一综合防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现有新能源电站集控中心防误系统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基于对象驱动的新能源电站集控中心统一综合防误系统。文中介绍了统一综合防误系统的硬件结构和分层模块化的软件架构,分析了统一综合防误系统实时库一体化建模、适用于风机检修操作的变序电脑钥匙、多应用场景下基于对象驱动的智能操作票等关键技术,阐述了统一综合防误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防误操作系统技术现状和发展要求,提出了在线式防误操作闭锁和监控功能一体化的思路,阐述了在线式一体化的防误闭锁技术模式和方案,介绍了现场测试和应用情况。此项技术通过在测控装置增加综自系统可控制的单独防误闭锁闭锁节点,串入设备的控制回路实现,从而达到了防止电气误操作的目的,实现了监控和防误闭锁实现图形、数据库的统一。此项技术为国内首次提出,申报了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潘继军 《供用电》2012,29(3):55-57,76
传统的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已不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要求.介绍了带有硬接点遥控闭锁功能的改进型在线式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新建自动化系统或者维持原自动化系统两种情况下,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升级改造为改进型在线式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大中型水电站电气防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水电站电气"五防"设计要求,在分析了传统电气防误闭锁和微机防误闭锁方式的特点后,提出了在大中型水电站电气防误系统设计中将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和微机防误闭锁相结合的必要性.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结构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3层;运行模式有隔离、实时在线、混合等多种模式.详细介绍了系统的闭锁方案及其功能等;结合工程实际应用说明了所设计的电气防误操作系统为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综合防误全面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新  张茂林 《供用电》2009,26(2):8-12
对如何防范电气事故,防止误调度、误操作等一直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手段。厦门电业局是国内最早研究配电网综合防误方案的单位之一。介绍了厦门电业局提出并已实施的配电网综合防误全面解决方案,具体介绍了实现这一方案的配电网防误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是集配电网调度、运行、线路的防误为一体的综合操作系统,经实施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前送端电网有大量电磁环网,普遍存在暂态稳定问题和稳定控制系统拒动误动风险,对稳定控制策略的主判据与防误判据适应性要求随之增高。根据典型电网结构及其稳定分析结论,结合控制代价、控制风险等因素,提出三种典型暂态稳定控制策略防误判据。第一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无须接入保护信号或者开关位置信号,以纯功率转移量为防误判据;第二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接入开关位置信号,以合闸位置继电器变位为防误判据,且结合拒动、误动风险评估确定采用单相或两相或三相合闸位置继电器信号;第三类暂稳策略防误判据为:接入开关位置信号和保护信号,以保护信息与开关变位信息为防误判据。某省级实际电网中三种典型的案例证明,所提的防误判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变电站五防电脑钥匙在离线操作模式下存在的误操作和走空程隐患,以及操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等风险,基于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 LoRa)通信技术和超宽带-载波相位差分(ultra wide band and real-time kinematic, UWB-RTK)定位技术,研发了一种融合定位系统的在线防误系统。智能电脑钥匙在倒闸操作前,通过LoRa通信链路实时请求防误主机校验逻辑规则,倒闸操作后向防误主机回传操作票验证执行结果。定位系统通过操作人员携带的一体化定位终端,采集人员位置信息并共享给防误主机。防误主机在执行操作票时,通过核对人员与被操作设备位置信息的匹配情况,解锁或闭锁电脑钥匙操作权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操作过程中设备、人员、操作各要素的在线监视和管控,可有效地降低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视化网络的防误操作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电力系统的电气操作是电能生产值班人员的一项主要的、经常性的任务。然而,错误的电气操作(以下简称误操作),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作和操作人员的生命,因而,防止电气误操作(以下简称防误操作)问题,一直为电力生产部门以及从事电力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所重视。尽管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实际经验的总结,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譬如,操作票制度、操作预演、机械程序闭锁、电气闭锁等)但误操作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近十多年来,人们应用人工智能和微型计算机技术解决防误操作问题,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防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