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SIP中的安全威胁和已有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SIP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通过3次交互实现双向认证,并在该过程中完成密钥协商.方案不需要公钥证书,以用户身份标识作为公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通信开销,保证了SIP消息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身份的SIP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简单、灵活和易扩展等特点,SIP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SIP本身缺少有力的安全机制使其面临很多安全威胁。本文对SIP中的安全威胁和已有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SIP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通过3次交互实现双向认证,并在该过程中完成密钥协商。方案不需要公钥证书,以用户身份标识作为公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通信开销,保证了SIP消息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甘宏  潘丹 《数字通信》2014,41(5):1-5
针对基于动态身份远程用户认证,可有效防止用户关键信息泄露,保证已认证用户通过授权获取网络服务.针对Wen-Li提出的基于动态身份远程用户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该方案存在安全缺陷,可能导致泄露用户部分关键信息,进而遭受网络攻击.在保留Wen-Li方案优点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远程用户认证方案,重新设计了认证过程中的会话密钥和密钥确认消息,与Wen-Li方案相比,改进方案能够抵御中间人攻击以及盗窃智能卡攻击,并增强了方案的前向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存储空间、能量等的限制,以及动态密钥管理的无身份认证的安全问题等,提出一种类似一次一密的双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增加了身份认证模块,以及新节点的认证机制.同时在更新动态密钥时引入盐值,这一特性又进一步增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抗毁性能.最后分析了方案的存储量、连通性以及安全性:在超过6 000个节点的网络环境下,该方案单个节点的密钥存储量大幅降低,仅有E-G方案的一半左右;在连通性方面,E-G方案是基于概率的,一般为0.9,而该方案的连通率为1;在安全性方面,该方案降低了密钥环的数量,未捕获节点的密钥暴露概率比E-G方案低很多.  相似文献   

5.
直接匿名的无线网络可信接入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力  马建峰  裴庆祺  马卓 《通信学报》2010,31(8):98-104
基于直接匿名证明思想,提出一种无线移动网络中移动用户可信接入认证方案,认证移动用户身份的同时利用直接匿名证明方法验证平台身份的合法性和可信性.方案中,外地网络代理服务器直接验证移动用户平台可信性,并与本地网络代理服务器一同验证移动用户身份,采用临时身份和一次性密钥,保持用户身份匿名性.分析表明,方案具有域分离特性和密钥协商公正性,性能满足无线移动网络环境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域认证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晓婷  马文平  刘小雪 《电子学报》2018,46(11):2571-2579
针对现有交互频繁的信息服务信任域(PKI域和IBC域)之间不能实现信息服务实体(ISE)安全高效的跨域认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异构域认证方案.在IBC域设置区块链域代理服务器参与SM9(国产标识密码)算法中密钥生成,并与PKI域区块链证书服务器等构成联盟链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信任、数据不易篡改等优点保证模型内第三方服务器的可信性.基于此设计了跨域认证协议与重认证协议,并进行SOV逻辑证明.分析表明,与目前相关方案相比,协议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了用户终端的计算量、通信量和存储负担,简化了重认证过程,实现域间安全通信,在信息服务跨异构域身份认证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普适环境中基于身份的跨域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椭圆曲线加法群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签名算法,算法中签名的验证结果相对于签名者身份是一个常量,该算法可保证跨域认证中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并且避免了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基于该算法设计了一种普适环境中的跨域认证方案,方案中用户利用该算法对时戳签名作为认证信息,在实现安全跨域认证的同时实现了用户匿名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同时具...  相似文献   

8.
混合云联合身份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合云中用户群不同,认证机制不一致的特点,基于双线性对和密钥协商机制,提出了一种混合云联合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实现了混合云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策略等安全信息的分布式管理与动态获取。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该协议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可以有效预防篡改数据、伪造用户身份、重放和中间人攻击等,且以较小的计算量和通信开销,为混合云联合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提供了一种较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中大量移动用户跨域认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撤销机制的安全高效的批量认证方案.所提方案通过对卫星行动轨迹的预测以及实时更新会话密钥,达到提前完成密钥协商的作用.同时,还设计了可供单个以及大量移动终端进行签名并验证的算法,有效减轻了卫星的计算负担,结合布谷鸟过滤器实现了移动终端动态撤销和恶意接入控制的功...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进的基于标识的认证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于身份的认证体制是一种以用户的身份信息作为公钥的认证体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公钥和门限的IBE认证体制方案,解决了PKG密钥安全、用户身份认证和私钥的安全传输等问题,提高了IBE认证体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并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就其安全性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兴兰  张振 《通信学报》2013,34(11):6-50
为解决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具有匿名性的基于属性签密方案中密钥泄露的问题,将密钥隔离机制引入到基于属性签密方案中,给出了基于属性密钥隔离签密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模型,构建了随机预言模型下安全的基于属性的密钥隔离签密方案。改进后的方案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双向匿名性,而且满足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的要求,减轻了密钥泄露带来的危害。最后在安全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双向匿名的基于属性的密钥隔离签密的机密性、认证性和匿名性的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12.
The smart card based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schem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efficient security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for providing security to authorized users over an insecure network.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major security flaws of Jangirala et al.’s scheme and proved that it is vulnerable to forgery attack, replay attack, user impersonation attack. Also, Jangirala et al.’s scheme fail to achieve mutual authentication as it claimed. We proposed an improved two factor based dynamic ID based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for the multiserver environment. The proposed scheme has been simulated using widely accepted AVISPA tool. Furthermore, mutual authentication is proved through BAN logic. The rigorous security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depict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provides users anonymity, mutual authentication, session key agreement and secure against various active attacks.  相似文献   

13.
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的安全缺陷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章主要分析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IEEE802.11的安全机制,从认证和加密的角度讨论了IEEE802.11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给出了Wireless LAN安全机制应具备的安全性质,并提出了改善WLAN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访问控制方案无法在云计算环境下保护用户的属性隐私,提出了具有隐私保护的云存储访问控制方案。采用混合加密体制实现了数据的机密性,即利用对称密钥加密明文数据,再利用公钥密码体制对对称密钥进行加密。在新的访问控制方案中,公钥加密采用了匿名的密文策略下基于属性的加密技术。安全性分析表明,新方案在保护用户属性隐私的同时,达到了选择明文安全性,可抵抗恶意用户及云存储服务器的合谋攻击。  相似文献   

15.
基于部分分布式门限机制的密钥管理方案能提供高的安全性,但认证成功率较低,可扩展性差;基于证书链的密钥管理方案适合自组网的特点,但不能满足高安全要求的应用环境.在Hubaux证书链方案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基于冗余路径的自组网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了不诚实节点的欺骗攻击;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本地节点存储的证书数量,可以达到较高的认证成功率,满足自组网应用的高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易受攻击的安全缺陷,在事件同步一次性口令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公钥密码体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一次性口令双向认证方案。与传统的挑战/响应双向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实现简单、执行效率高,适用于电子商务过程中的身份认证,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用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避免各种攻击,可以大大提高用户访问的安全性,有效保护用户信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移动公网保障端到端安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机制的安全专网认证和密钥协商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在终端接入移动公网的基础上,实现通信双方端到端的相互认证,同时协商出独立于网络的密钥。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结构简单,安全高效,符合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EPON中的鉴权和加密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是一个点到多点的系统,面临着很多安全隐患.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鉴权和将改进了的ECC与AES相结合的数据加密方案,并对这个加密方案在已知密钥的保密性、危及密钥安全的假冒、显式密钥鉴权和共享密钥的未知性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戚珉  陈明 《电子学报》2020,48(8):1516-1527
为防止签名验证者利用部分签名取得不公平的优势,Huang等人提出混淆乐观公平交换(Ambiguous Optimistic Fair Exchange,AOFE)方案及其一般构造方法,但是其构造方法没有考虑真实的用户环境.在基于IBC(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的用户环境下,文章提出基于身份的混淆乐观公平交换(ID-AOFE)方案构造方法、方案实例、及其选择身份安全模型.提出的ID-AOFE构造方法对Huang等人的AOFE方案进行了简化,采用具有信息提取功能的证据不可区分证明算法替换原方案模型中的基于标签加解密和零知识证明算法.ID-AOFE安全模型以Huang等人的AOFE安全模型为基础,融合了选择身份安全模型,并对ID-AOFE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归纳和重新定义.在选择身份安全模型下,提出的ID-AOFE方案实例的公平性被规约到经典密码原语的安全性.此外,文章探讨了ID-AOFE方案的消息交互模型,就争端解决的方案和过程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人们提出的一些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安全性证明存在缺陷以及签名方案效率不高的问题,分析了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必须满足的安全特性,利用双线性映射设计出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采用密码学安全性分析的方法对新方案进行安全性证明。结果表明,新方案满足不可传递性、不可伪造性及签名者身份的匿名性,且具有较高的签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