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7075铝合金模锻成形过程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热力耦合模型,采用刚塑性有限元软件,对7075铝合金枪械击发机座的模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并拟定出其模锻工艺参数为:始锻温度420℃,变形速度20mm/s.  相似文献   

2.
通过2A12液态铝合金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工艺试验,用扫描电镜和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成形的大高径比制件界面结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制件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浇注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施加的压力、浇注层数和加压前停留时间是影响界面处力学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740℃、模具预热温度为480℃、施加的压力为500kN(比压为218.4MPa)、浇注层数为3层、加压前停留时间为5s时界面处的力学性能最好,微观组织具有等轴晶特点,拉伸断口具有韧窝断口特征;总结出熔化结合、部分熔化结合、机械结合三种结合方式,其中熔化结合力学性能和组织最好。  相似文献   

3.
半轴锥齿轮温精锻工艺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半轴锥齿轮的齿形难以成形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闭塞式锻造成形的工艺方案.利用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分析了始锻温度对最大成形载荷的影响规律,连皮厚度、连皮位置对齿轮成形时的最大应力、最大损伤因子、最大成形载荷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有效确保应力最小、损伤因子最小、成形载荷适当的工艺参数,并将成形力控制在7.6MN以内.研究内容最终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制件界面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守靖  姜巨福  王迎 《锻压技术》2003,28(3):33-36,43
通过2A12液态铝合金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工艺试验、扫描电镜和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成形的大高径比制件界面处的力学性能,总结除了工艺参数对界面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制件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浇注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施加的压力、浇注层数和加压前停留时间是影响界面处力学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740℃、模具预热温度为480℃、施加的压力为500kN(比压为218.4MPa)、浇注层数为3层、加压前停留时间为5s时界面处的力学性能最好,微观组织具有等轴晶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塑性成形理论,制订出了抽油光杆镦锻成形工艺,计算出了φ29mm抽油光杆各工艺参数,并设计出用于5000kN平锻机镦锻模具。  相似文献   

6.
我厂是柴油机零件锻造生产专业厂 ,拥有模锻锤和热模锻压力机等高效率模锻设备 ,这为我们研究应用锻热淬火工艺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 ,我们对模锻余热淬火工艺在柴油机关键件连杆上的应用 ,做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和生产实践 ,取得了良好效果。1 锻热淬火工艺参数选择  据文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塑性成形理论,制订出了抽油光杆镦锻成形工艺,计算出了29mm抽油光杆各工艺参数,并设计出用于5000kN平锻机镦锻模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种TiAl合金进行普通锻、等温锻成形试验,以及等温锻不同变形速率、不同变形温度对组织的影响试验研究,初步确定了TiAl合金的热加工工艺参数,实现了一种TiAl合金等温锻造成形,为合金在新型航空发动机上工程应用时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活塞用锻铝合金LD7硬质阳极氧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铝合金LD7硬质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LD7铝合金的工艺配方与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锻热淬火工艺的强韧化机理,介绍了确定不同类型钢件锻热淬火工艺参数的方法,并对其优点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锻热淬火可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大型曲轴的毛坯成形采用NTR加工方法可以灵活地控制弯曲和镦粗运动曲线.通过CAE模拟获得了最优的工艺参数,并对工艺特点做了分析,根据模拟的结果总结出一些工艺规律.  相似文献   

12.
荆江 《锻压技术》1997,22(5):13-14
论述了有关CH37高温合金的锻造。分析了该合金锻造的工艺特点,针对该合金的特殊性,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措施。实践证明,此工艺方案是可行的。最后对个别锻件产生的缺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湘生  杨文成 《锻压机械》1995,30(3):34-36,52
简述了研究螺旋压力机锻击过程的分析法,阐述了近似函数型工艺载荷各参数的物理意义,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推导了判断径向锻造锻透性的经验三角形法则与锻造工艺参数的关系,分析了锻造工艺参数对锻透率的影响。为了验证经验法则的有效性,对轴类锻件径向锻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等效应变应大于临界值、以及不出现轴向拉应力作为锻透性的判断准则,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锻透率的影响。经验法则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经验法则能够有效地判断轴类锻件径向锻造过程中的锻透性,其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钢轨闪光对焊带电顶锻参数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海  刘琼 《焊接》2000,(10):40-40
本文针对国产U74钢轨的焊接,采用乌克兰进口K190钢轨焊机,并对随机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了修正,避免了灰斑等缺陷的产生,使产品达到质量要求,现对焊接过程做一简略介绍。1工艺改进 乌克兰进口 K190焊机随机推荐的主要焊接工艺参数列入表1。 按照资料推荐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试焊,发现焊缝落锤检测达不到铁道部TB1632-95标准。取焊缝断口观察,发现熔合区灰斑缺陷偏多,灰斑面积普遍超标,个别接头发现有单个灰斑超标8倍的不规则斑点,抗锤指标按试验接头统计不合格率为40%。为了消除焊缝灰斑缺陷,我们对焊机的…  相似文献   

16.
《锻压技术》2021,46(8):12-17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造比进行了H13热作模具钢试样的锻造试验,并进行了热疲劳性能和高温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研究了锻造工艺参数对H13热作模具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始锻温度从1050℃增加至1150℃、终锻温度从825℃增加至925℃,H13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级别和高温磨损体积均先变小、后变大,即其热疲劳性能和高温耐磨损性能均先变好、后变差;当锻造比从3增加至7,H13热作模具钢的热疲劳级别和高温磨损体积均先变小、后基本不变,即其热疲劳性能和高温耐磨损性能均先变好、后基本不变。H13热作模具钢的始锻温度优选值为1125℃、终锻温度优选值为900℃、锻造比优选值为5。与始锻温度1050℃相比,1125℃始锻时,试样的热疲劳级别数值减小4级、高温磨损体积减小16×10~(-3) mm~3;与825℃终锻相比,在900℃终锻时,试样的热疲劳级别数值减小6级、高温磨损体积减小20×10~(-3) mm~3;与锻造比为3时相比,锻造比为5时,试样的热疲劳级别数值减小2级、高温磨损体积减小6×10~(-3) mm~3。  相似文献   

17.
出线座是中压开关的一个重要零部件,材料为T2铜,要求表面硬度不低于HB80。采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不仅费时、费料,而且不能保证其硬度指标。本文设计的"预锻+终锻精整"的精密成形工艺,采用冷锻强化的方法,解决了成形和表面硬度问题。同时运用Deform软件对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优化了工艺方案和模具参数,制定了高效率、低消耗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车用扭杆端头在镦粗加工时,其始锻温度、锻造方式以及锻机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端头的表面质量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车用扭杆及端头的有限元模型,利用Deform-3D软件对扭杆及其端头进行网格划分以及边界条件设置,对其镦粗过程进行仿真,考虑了热交换模型,对不同的始锻温度和进给速度下,扭杆端头所产生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以及表面损伤进行探究,得出了适用于车用扭杆端头镦粗工艺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始锻温度在1150~1200℃之间、锻机进给速度为1 mm·s-1时,车用扭杆端头的表面损伤最小,工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汽车前轴成型辊锻与模锻复合工艺中成型辊锻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并分析了成形过程、金属流动规律和力能参数曲线,揭示了其工艺典型特点,其结果对前轴成型辊锻的工艺和模具设计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管子钳钳柄辊锻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及工艺参数的确定,完成了其辊锻模设计。经小批量生产验证,用辊锻工艺生产管子钳钳柄的初成形毛坯比原来使用空气锤制坯具有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生产率、锻件内部流线分布合理、改善劳动条件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