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在配电网的并网运行,文章研究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改善其运行特性的优化运营策略。首先基于负荷转移率研究了用户负荷需求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响应模型。接着通过研究负荷峰谷时段划分方法,建立反映供电侧消纳分布式电源不确定并网功率的运营成本效益模型,结合模糊机会约束理论,提出了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不确定性的分时电价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利用仿真论证了所提电价运营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需求侧的分时电价运营不仅能够提高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而且有益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营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需求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策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原理上分析了需求侧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对电能损耗和用户自身利益的影响,并以江苏省某市供电公司负荷控制中心实测日的负荷数据,利用基于用户反应度的峰谷分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对改善负荷曲线形状,提高系统负荷率,降低电网电能损耗,保护用户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DSM的峰谷时段划分及分时电价研究   总被引:54,自引:11,他引:43  
峰谷分时电价是现阶段一种有效的需求侧管理(DSM)手段,有利于削峰填谷,其效果依赖于科学的峰谷时段划分和合适的分时电价。基于负荷曲线分布分析,利用模糊半梯度隶属度函数方法,从负荷曲线上各点分别处于峰时段和谷时段的可能性入手,提出了一种含有用户对分时电价反应度分析的分时电价模型,通过对该模型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化的峰谷时段划分及其相应的分时电价定价方法。对一个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说明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够正确反映电力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的峰谷分时电价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重要手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分析了峰、平、谷各时段电价的确定方法及用户需求响应,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需求侧与发电侧电价联动和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的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仿真流程。算例仿真分析表明该模型是切实可行的,它有利于减小电网高峰负荷,改善负荷曲线。  相似文献   

5.
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分时电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薇  李珊 《电气应用》2008,27(6):63-66
峰谷分时电价作为现阶段一种有效的需求侧管理手段,是电力公司向用户实施的一种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的有效经济刺激手段。它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分时电价,能够赋予电价必要的弹性,拉大峰谷时段电价差,达到削峰填谷和提高电网负荷率的需求侧管理目标。基于负荷曲线分布分析,在初步划分峰谷时段的基础上,利用用户对电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矩阵,建立峰谷分时电价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一种分时电价定价方法。对邢台供电公司的算例进行了仿真,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变电站容量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会调整电力负荷进而影响电网规划的问题,提出了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电网规划方案制定方法,并且建立了基于需求侧管理各参与方成本效益分析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及变电站容量规划模型。在峰谷电价比恒定的情况下,根据峰谷分时电价模型的计算结果选取算例地区峰谷分时电价的最优拉开比。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变电站容量规划方案和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修正方案进行对比,最终得出:考虑峰谷分时电价影响的变电站容量规划方案在新建变电站容量减少的条件下,仍能满足地区电力平衡。并且该方案还能保证需求侧管理的各参与方均能获得更多利润,在有效节省建设投资的同时降低电力用户用电成本,明显提升电网规划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挥负荷时间弹性在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本文建立起基于负荷时间弹性的分行业峰谷分时电价响应模型。该模型可以使供电方更好地掌握不同行业的用电行为,制定合适的峰谷电价。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负荷时间弹性的峰谷电价有利于移峰填谷、改善负荷曲线、提高电网的负荷率。  相似文献   

8.
合理制定峰谷电价是现阶段实行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手段。引入需求侧的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建立基于电价需求弹性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响应模型;综合考虑用户用电行为耐受度和用户用电支出耐受度,建立用户耐受度模型,给出基于用户响应和用户耐受度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最后通过MATLAB软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提出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峰谷分时电价作为需求侧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其实施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文中从系统和运动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构造了由峰谷分时电价结构子系统、用户响应子系统、用电负荷特性子系统、用户满意度子系统、供电利益子系统、发电利益子系统6个子系统构成的峰谷分时电价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峰谷分时电价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初步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的建立将为今后峰谷电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峰谷分时电价作为需求侧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其实施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文中从系统和运动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构造了由峰谷分时电价结构子系统、用户响应子系统、用电负荷特性子系统、用户满意度子系统、供电利益子系统、发电利益子系统6个子系统构成的峰谷分时电价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峰谷分时电价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初步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的建立将为今后峰谷电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M和MCP的分时电价的确定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分时电价是目前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的一项重要手段,可以刺激和鼓励用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基于一般用户反应模型建立了用户对分时电价的反应模型,对平时段电价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用市场清除价(Market Clearing Price,MCP)计算的平均购电电价来确定平时段电价的方法,从一个可行的途径将分时电价市场化,得到适应电力市场条件的分时电价体系,建立了基于DSM和MCP的分时电价模型,利用MATLAB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确定的分时电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M的分时电价的确定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时电价是目前需求侧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其通过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使用户自觉改变用电方式,从而有效缓解峰期用电紧张的局面,实现移峰填谷的目的。该文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峰时段的平均市场清算价格为基础确定峰电价,以平时段的平均市场清算价格为基础确定平电价,并以此为基础推算出谷时段电价的新型分时电价模型,将销售侧电价与上网侧电价联系了起来,从一种有效的途径将分时电价市场化,并通过对该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的峰谷时段划分以及各个时段相应的电价。基于此开发的分时电价分析软件的成功运用,证明  相似文献   

13.
提出分时电价机制下分布式风光接入主动配电网就地消纳模型,该模型通过赋予主动配电网制定网内分时电价的权利来提高分布式风光消纳率。首先分析了基于负荷分类的分时电价机制下负荷的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了分时电价机制下分布式风光接入主动配电网就地消纳模型,该模型以风光消纳率最大为目标函数,计及多种必要约束。提出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求解模型对所建立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分布式风光接入主动配电网的就地消纳率。  相似文献   

14.
胡福年  汤玉东  邹云 《电气应用》2007,26(4):39-45,49
峰谷分时电价是需求侧管理中一个最重要的经济激励措施.合理的分时电价体系运用市场调节手段,有效地改变用户的用电模式,促使用户主动进行削峰填谷,缓解电网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以保证系统的可靠、高效运行.详细介绍了江苏省峰谷时电价政策的实施效果、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削峰填谷最优时基于DSM分时电价的确定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用户侧电价的一种,分时电价目前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分时电价是需求侧管理DSM(DemandSideManagement)的一种重要手段。分时电价可以刺激和鼓励用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建立削峰填谷最优时基于DSM分时电价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验证了该分时电价的削峰填谷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宜强  李杨 《供用电》2012,29(4):43-46
企业可利用分时电价通过合理转移负荷用电时间达到节约电费开支的目的.分析了企业生产流程中制约负荷转移优化控制的因素,介绍了建立的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企业负荷转移优化控制模型,在煤矿生产系统的应用表明可有效节约电费开支.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电力市场体制下,供电公司需要制定需求侧分时电价以提高电网效率,而政府对销售电价体系制定承担着监管责任。从Ram sey-Boiteux定价的基本思路出发,将不同时段的电力供给看作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不同服务,考虑电力负荷和分时电价的特殊性,建立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需求侧分时电价模型。模型将峰时段可能造成的阻塞成本上涨或新增电网投资作为外部性因素,引入超弹性概念修正各时段负荷需求价格弹性,并增加带权重的Ram sey指数保障社会福利分配的相对公平,为政府确定分时电价水平以激励性监管供电公司的需求侧分时电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种可操作的DSM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唐捷  任震  胡秀珍 《电网技术》2005,29(22):71-75
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了峰谷分时电价的市场效应,建立了基于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矩阵的峰谷分时电价数学模型,提出了电网总售电收入(用户电费支出)对电网负荷变化的反应灵敏度概念。通过对该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了一种可操作的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方法。算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分时电价定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它有利于减小电网的高峰负荷,改善负荷曲线,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峰谷分时电价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娟  谭忠富  李强 《现代电力》2005,22(2):82-85
分时电价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世界各国电力工业经济管理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分时电价可以实现削峰填谷、移峰平谷, 减缓发电侧电力投资, 提高供电可靠性, 减少用户电费等。近年来我国电力紧张局面日益严重, 国家大力推广了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 很多省份的分时电价制度也正在大力调整和推广。为研究峰谷分时电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在总结各地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基础上, 对峰谷分时电价现状进行分析, 对各省分时电价时段划分、峰谷电价比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总结了分时电价调整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对分时电价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结论对供电企业运用分时电价政策、规避负荷波动风险可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