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克纳在小说叙事中的实验性深深影响了中国的一批先锋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深受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叙事时间、意识流等叙事方法上.<在细雨中呼喊>采取了回顾视角下的"无我叙事",带来了强大的叙事空间和叙事张力;小说运用记忆逻辑结构作品,变线性时闻为心理时间,增加了小说的叙事密度;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使小说叙事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束的西方文坛,"意识流"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表现技巧.伍尔芙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理论的阐述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也刮起了"意识流"之风,王蒙的几篇反传统小说引起了中国文坛的轰动,被称为"中国的意识流小说".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王蒙的<春之声>,以探讨中国与西方作家在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上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最早提出意识流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  相似文献   

4.
白先勇和王蒙两位作家积极探索实践了"中国的意识流小说",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共性,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和审美追求都有关系,他们在"意识流"创作技法的选择上存有一致性,但在价值取向、叙述策略等方面却同中存异.  相似文献   

5.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并非只有意识流写作,该小说中存在着意识流技巧与现实主义技巧并置,意识流叙述内部呈现"复调"状态等特点,象似性理论为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及其成因提供了理论支持.福克纳并非为意识流而使用意识流写作,而是让形式从内容中自然生发,"形神合一"才是作者的最高艺术成就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犹太裔美国作家艾·辛格的文学作品研究后发现,其所有作品都是由意第绪语翻译至英语,继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与中国文学的对比下得出结论,翻译对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发展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末开始,中国大地上以"80后"为主体的新青春文学。"80后"作品在市场上占据大量份额,他们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类似的情感基调。本文旨在通过发掘"80后"作家作品潜在元素,观察"80后"作家审美视角,来阐释"80后"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8.
血腥和暴力一向是中国传统文人所不愿提及的话题,受中庸思想影响"扬美""抑丑"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对血腥和暴力的大篇幅描写很少见到.而这两个主题在先锋派作家中却备受青睐,被誉为"中国残酷书写第一人"的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更是对血和暴"关爱有加",并将其在作品中展现的淋滴尽致.  相似文献   

9.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无人生还》以其新颖的构思技巧,生动的环境与心理描写,以及令人惊叹的推理结局深受读者喜爱。其中,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为小说添加了鲜明生动的色彩。通过分析小说中孤岛谋杀案的始末,挖掘隐藏在小说中精彩的意识流手法,探索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及其引发的对人性及正义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歌颂美好纯真的爱情婚姻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作品塑造出许多生动感人的知识女性形象,但她们往往命运坎坷,爱情婚姻并不美满.本文分析了几部文学作品中知识女性存在的常见类型,以及造成她们悲剧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并通过分析两部代表新女性爱情婚姻观的作品,探索达到爱情、家庭事业均衡的理想状态,从而让现代知识女性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创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常常写到故乡的人,事,也常常用到绍兴方言,从方言中提炼出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进入文学作品,从而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乡土文学作品.鲁迅作品中的方言运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识运用方言中富有表现力的成分为作品增光添彩;另一类则是作者从小习得的方言母语的在作品中的无意识流露.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的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文艺美学思潮的影响,其作品常运用新感觉派和意识流手法,借情景表达内心,时空跳跃变化突兀。同时又将这种西方技法用来表达本民族的"物哀"美学观念,表达自己"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由其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造成的,他的作品因而又表现为对年轻女性的特别关注。本文同时还发现川端康成与电影也有很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德国新表现主义重要艺术家的安塞姆?基弗,生存在德国的历史和文化的沉重阴影下,其作品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性与思想性,他以自身的深厚学识,用诗意的艺术语言为人类展现了一种极富震撼力的图像,对历史进行重构。并借助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从德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中吸取无穷的灵感,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作品中。他的作品不仅是单纯的图像艺术,而且富含文学性、思想性。  相似文献   

14.
季羡林先生曾形象地利用古人关于橘和枳的论述来阐述文学作品只具有有限的可译性.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意味"基本不可译.这一现象有诸多原因:译文难以同时做到"信、达、雅";部分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难以复制;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汉语结构相对模糊;中国人好"炼"字;中国诗歌与禅趣密切相联等.该观点描述了翻译学的一个普遍规律,支持了文学翻译应追求神似的观点,并强调了反复推敲译文词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初,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大胆尝试,他的"意识流"小说既具有现代派小说注重心理描写、反传统、反常规的基本特点,又具有以逻辑顺序为主线,以典型环境和典型事件展现人物形象等"东方式"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通过文学作品对自己的两性思想的探索。作品从两性的二元对立入手,从几个方面展现了作者消解两性间的对立,构建均衡的两性关系的思想,是集中反映作者独特的两性观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和地名,往往是作者根据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身份或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而精心设计的.地名和人名含义深刻,是作者意图的表达.本文通过对这部小说中的地名和人名的寓意分析,从而更深层次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学者姚斯、伊瑟尔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该理论着重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充分尊重读者的自主个性阅读,认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1],而"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那么,读者又是怎样去参与呢?这里就需要引入接受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即是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时,总是带着自己原有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文学素养、审美情趣、价值标准等,去观照作品,形成阅读动机与期待.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没有任何的典籍记载"人权"一词的概念,但并不代表在古代的中国就不存在人权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留下了许多闪耀着人权思想光芒的佳作,本文即从中唐代的三大爱情传奇之一的<李娃传>中发掘有关唐代的人权意识,看一看在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人权意识是如何逐渐深入人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