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过程,保证了软件的质量;提高了软件产品可靠性。阐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必要性。介绍了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证是软件质量工程的两个不同层面的工作。软件测试只是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重点阐述了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了软件测试失败的原因,并就这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软件产品的质量取决于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作为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软件的生命周期,通过增加程度的关注。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来验证软件是否完成所需的功能。帕特测试是不限于软件开发阶段,它已开始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早期的测试,整个软件开发成本下降更多。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大型软件测试工作负载常常占总数的40%以上软件开发,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高达软件工程成本的其他步骤三到五倍之和,其目的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本文浅析软件测试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软件测试失败的原因,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件测试质量如何评价的问题,指出软件测试适合灰色理论应用,根据软件测试一般过程建立了软件测试质量模型,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上先进,技术上可行,评价结果客观,为解决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金民 《软件世界》2007,(23):49-51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越早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开发费用越低,软件质量越高,软件发布后的维护费用越低。一个好的、成熟的软件测试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有效性。目前,对软件测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上,而对测试过程的改进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软件的质量。文中阐述了软件各个开发阶段需要进行的测试,并以B/S结构ERP管理软件为代表,着重介绍了系统实现阶段软件测试的方法,同时简要描述了软件维护阶段测试的过程和方法,最后总结了软件测试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技术的探讨,对控制软件质量,提高软件测试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如何量化软件测试的过程,在CMMI模型中,除了建立过程性能模型和基线,还可以引入可靠性增长的模型对软件测试过程产品的质量的进行预测,采用Gompertz模型实现了对软件测试过程的投入进行预测,以及产品的质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樊庆林  吴建国 《微机发展》2006,16(10):52-54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文中从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入手,阐述目前软件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提高软件测试效率的方法做出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软件测试流程。  相似文献   

9.
软件测试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测试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软件产品的质量。简要介绍了什么是软件测试,阐述了软件测试的原则,并进一步描述了软件测试的过程模型,最后,展望了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的一个阶段,也是保障软件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软件测试模型是软件测试的工作框架,用于指导软件测试过程。本文在深入研究各种综合测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各种主流的测试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模型,包括静态测试、动态测试,测试评估等活动,把这些活动嵌入到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能更好地规划软件开发和测试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软件生产效率及其质量,该模型还适合于迭代开发。  相似文献   

11.
在软件企业中实施小组软件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企业在追求改进产品交付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组织生产效率的三大商业目标时,已经认识到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软件过程、增强过程能力、实现成熟软件过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或整理出一套良好的软件过程,并对此加以明确定义。该文结合所在项目组进行的小组软件过程实践,对TSP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和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软件质量控制的群体协同工作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前软件的开发离不开协同工作。文章通过研究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中所存在的各种角色,着重引出了三组角色:质量保证组、开发组和测试组,并在详细分析它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软件质量控制的群体协同工作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CMM的软件开发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一致的、标准的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组织可以提高对软件项目开发的控制性和预见性,并可提高其开发效率。CMM通过实践证明可以有效提高软件开发组织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它强调角色的划分,按角色分配任务。同时,它的过程划分是基于改进的V瀑布模型,突出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场景的软件测试工具系列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场景技术用于软件测试工具系列Safepro的开发,在讨论测试工具开发共性的基础上,还兼顾个别测试工具的一些特别之处。文中简要介绍了软件测试工具的研究现状,随后给出了系统的测试场景,并基于场景分析了系统的构成模式,讨论了测试数据流模型,包括测试过程的数据流模型,数据流的性能改进,以及基于消息的数据分发和缓冲计数的应用。文章还介绍了采用Makefile规则实现测试分析过程组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红旗办公服务器—Redoffice Document Server 2.0(RDS2.0)中,软件业务流程的测试用例繁复冗余,而且软件业务流程测试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在RDS2.0的升级版本Red Office Server 2.1(ROS2.1)中使用了改进后的软件业务流程测试方法。这些方法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和测试工作量,同时提高软件测试覆盖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企业软件过程改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软件过程改善是各个企业建立适合自身软件生产线和促进软件工业化生产的必由之路。软件过程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内外成功应用并受益于这些软件经验与技术的企业多数是国防企业和大型的商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具有不同于大型企业的企业特征,这些特征有些有利于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实施,而有些又限制了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实施。软件过程改善的关键是量体裁衣,以理论和模型为指导,充分结合企业特征,进行适合企业特色的软件过程改善。该文在分析中小型软件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规模、软件生产的创新能力、动态变化能力、技术革新能力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对中小型软件企业进行过程改善时应突出几个方面,一是过程改善应充分利用开发组的丰富创造能力为解决过程改善问题提出方案,在确立过程改善目标时应尽可能多地涉及各种层次的项目组人员,同时采取划分过程改善任务单元的方法,不破坏软件开发过程的连续性;二是过程改善得到的结果应不限制团体的创造性,对过程改善结果的应用应针对具体项目相关的问题,而非建立一般性的软件过程规范。三是过程改善是应着重企业关心的目标,不一定完全依从CMM。在进行过程改善时,应实施“项目分析”关键子域,“项目分析”是以过程度量为核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软件过程是为了构建或者增强一个软件系统而定义的一系列步骤,高质量的软件过程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成功地完成开发工作.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软件过程的质量,人们从各种角度为软件过程建模,利用各种过程模型来规划、定义、建立和实施软件过程.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SPEM模型,详细分析了它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实例直观地展现了一个SPEM模型.  相似文献   

18.
几种软件过程改进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软件过程的管理和改进是当前在软件工程实施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对软件质量的提高、完成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和软件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该文结合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就软件过程改进几种方法的比较,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李玉鹏  侯红 《计算机工程》2007,33(10):81-83
通过研究某公司的大型芯片测试软件维护(纠错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跨国外包后的缺陷修正方法,总结得到了缺陷修正的基本控制流程。针对基本控制流程的缺点,从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缺陷修正的效率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及新的缺陷修正流程,给出了流程改进后的软件质量保证和项目组的工作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给出了一个比较通用的软件测试流程模型。该模型与以往的针对测试中非常具体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如状态机、组合逻辑等模型不同。本文从软件工程整体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比较通用的软件测试流程模型。该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测试管理人员在一个变化的软件开发环境中来确定当前测试状态,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推动测试进程达到满足开发计划以及质量标准的目的。本文根据作者实际的经历给出一个案例并对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上述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