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改善模铸中碳合结钢头部碳偏析程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磷含量和添加硼对强度级超过1500MPa的中碳钢韧性的影响。韧性随磷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添加硼可以改善韧性。俄歇电子光谱法(AES)观测表明,添加硼由于减少了晶界磷偏析,因而减少了晶间断裂。用麦克林(Mclean)理论计算指出,在奥氏体化温度硼向晶界偏析比磷快得多,并指出硼减少了磷偏析的晶界能。  相似文献   

3.
碳氮化铌在奥氏体中的平衡析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氮化铌和奥氏体之间的平衡,用X射线衍射证实析出相有相同的结构和成分;用Hillert和Staffansson的计量相规则模型多元析了的热力学性质,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4.
微合金化钢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微合金化钢中微合金化元素钒、铌、钛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行为进行了综合评述。着重论述和分析了这些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成份特征,溶解和析出规律,对奥氏体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抑制效应,以及这些行为对钢后续转变,后续析出和最终性能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还介绍了有关规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6.
试验分析了电磁搅拌电流对20CrMnTiH1齿轮钢180mm×180mm连铸坯碳偏析的影响以及精炼和连铸工序钢中残余B含量及其变化对钢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搅拌电流从200A降至100A时,铸坯碳偏析指数降低0.1;控制钢中残余B≤0.0002%,可使20CrMnTiH1齿轮钢淬透性带宽≤4HRC。  相似文献   

7.
晶间析出相对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断裂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铌、氮在中锰奥氏体钢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铌、氮在中锰奥氏体钢中的作用及其对中锰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铌、氮能形成Nb2C和NbN,它们可作为非自发结晶的核心,从而使中锰钢的晶粒度从原来的2-3级细化到6-7级,冲击韧性提高36%,裂纹形成功提高105%,此外,铌、氮能降低层错能,阻止位错运动,使钢的加工硬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轻GCr15钢中的碳偏析,使其能更优用于深冲领域,采用了铸坯横截面钻样的方法和枝晶形貌微观显形的方法研究了铸坯碳偏析的分布规律,采用大生产数据回归的方法研究了生产过程中连铸工艺参数对碳偏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二冷强度可以有效改善碳分布均匀程度,铸坯截面对角线方向碳分布比纵横方向均匀;从铸坯表面到中心枝晶间距逐渐增大,中心部位最严重,而增大二冷强度有利于减弱枝晶偏析;回归分析表明偏析指数与二冷比水量的相关性最大,而与钢水过热度的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结晶器电磁搅拌对重轨钢大方坯中心碳偏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 2 80mm× 380mm重轨钢大方坯的试验数据 ,并采用回归分析探讨M IMES结晶器电磁搅拌的电流强度和拉速、过热度等连铸工艺参数与铸坯中心碳偏析的关系 ,结果得出 ,随电流强度的增加 ,中心碳偏析指数下降 ,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子探针对实验室以及工厂冶炼的低碳Fe-25Mn-3Si-3Al TWIP钢的显微偏析进行系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TWIP钢的实验室铸锭和工厂AOD电极锭具有明显的枝晶偏析,其中AOD电极锭的偏析程度更高,Mn和Al的最大偏析量分别高达6.8%和2.4%;AOD电极锭经电渣重熔后晶界偏析显著,偏析程度并没有得到明显减轻;最后经工厂高温锻造成型后的锭坯中晶界偏析得到改善.合金成分高和结晶温度间隔宽是产生较大显微偏析的主要原因.该TWIP钢的所有试样均呈相同的偏析规律,Mn为负偏析,Al和Si呈正偏析,且Al的偏析程度最高.通过Thermo-Calc对该TWIP钢的溶质分配系数进行计算,发现Mn和Al理论预测的显微偏析规律与实验所得的规律完全相反.通过实验验证,得出Si含量是影响Mn和Al偏析规律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根据奥氏体高锰钢的内耗试验,动态应变时效,价电子结构计算和Fe2Mn2C原子团的设想等结果,综述并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及碳--锰原子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了碳含量和退火温度对含有残余奥氏体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含有0.12%~0.4%碳,1,2%硅和1.5%锰的冷轧薄钢板进行临界区退火,在400℃温度下进行等温转变。在接近Ac1的温度下退火,接着在4000℃温度下等温转变100~300s,可使强度和塑性都达到最佳。极限抗拉强度的变化范围为590MPa(含0.12%碳的钢)~980MPa(含0.4%碳的钢)。总延伸率由39%变化到33%,在强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82B钢拉拔性能,降低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在钢水过热度20~30℃,拉速1.9m/min,二冷比水量0.7L/kg,结晶器电磁搅拌4Hz、240A的条件下进行了末端电磁搅拌(F—EMS)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末端电磁搅拌6Hz、160A条件下铸坯的中心碳偏析指数≤1.05。  相似文献   

15.
罗虹  陈玉民 《钢铁》1993,(4):44-49
本文研究了GCr15钢块状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在滑动磨损中的行为,并比较了负荷对磨损的影响.指出,当组织中碳化物消失,并含有大量块状残余奥氏体时,磨损机制将从标准处理的磨粒磨损转变为剥层磨损。并且随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不同,其在磨损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也有较大差异.此外,原始组织对低负荷下材料磨损性能影响较大,而在高负荷则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刘莉 《山东冶金》2014,(6):30-33
利用TEM和EPMA对TRIP钢中残余奥氏体形貌以及碳元素的分配进行了研究,发现TRI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以多种形态分布,且碳在残余奥氏体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相中的浓度,此时残余奥氏体可以通过EPMA中的贫硅区表示;变形之后的残余奥氏体将会发生相变,通过TEM发现残余奥氏体在受到应力作用而发生相变之后转变为细小的立方马氏体,且由于碳原子来不及扩散,马氏体中的含碳量和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连铸板坯二次枝晶臂间距对中心碳偏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余钢铁公司生产的1 900 mm×250 mm板坯,通过测量不同拉速、二冷比水量、过热度等工况条件下铸坯的二次枝晶臂间距,确定不同连铸工艺参数条件对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枝晶臂间距越大,渗透率越高,中心碳偏析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齿轮钢矩形坯轧制大规格圆钢宏观碳偏析的分析,结合碳含量和低倍组织,研究了不同结晶器电磁搅拌强度时圆钢的碳偏析行为。结果表明,结晶器电磁搅拌扩大连铸坯柱状晶/等轴晶转换界面(CET)框尺寸,提高等轴晶率,但是产生皮下负偏析带,圆钢的偏析变得明显;结晶器电磁搅拌下,齿轮钢矩形坯与圆钢从表面到中心呈现"N"形碳偏析,搅拌强度越大,偏析幅度越大;圆钢同一圆周上,搅拌时3/4 R、1/2 R处极差大,1/4 R处极差小,不搅拌时则相反。连铸坯的CET区域与圆钢方框偏析有严格的对应性,说明连铸坯与圆钢的组织与成分存在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钢厂6#连铸机生产的20CrMnTiH大方坯与圆钢横截面碳偏析的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结晶器电磁搅拌强度对大方坯及其轧制圆钢的碳均匀性影响.结果表明,齿轮钢大方坯与圆钢从表面到中心碳含量均呈"N"形分布,随着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减小(390A到200A),偏析幅度减小;同一圆周上,搅拌电流从390A降到200A,3...  相似文献   

20.
在大方坯连铸中,经常出现的缺陷是表面网状裂纹.由于铸坯表面存在网状裂纹导致轧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纵裂纹.通过微观检测、热模拟等手段分析了表面网状裂纹产生的原因及机理,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表面网状裂纹沿异常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开裂,其实质是奥氏体晶间裂纹;异常粗大的奥氏体晶粒、残余元素Cu的富集以及AlN、BN等氮化物和先共析铁素体薄膜的析出是导致该钢种产生晶间裂纹的主要原因;大的奥氏体晶粒是残余元素富集以及氮化物和先共析铁素体薄膜析出的先决条件,因此表面网状裂纹是第Ⅱ和第Ⅲ脆性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常出现在存在凹陷和鼓肚的部位;异常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的过热度和不均匀冷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