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许强 《西部皮革》2013,35(11):10-11
近年来,温州鞋企在转型升级中重塑自我,企业用工环境有了"脱胎换骨"式的提升,有效驱散了"用工荒"的阴霾,这对温州鞋业实现顺利突围、健康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意义。目前,温州有纳税记录的鞋企2761家,2012年,该市鞋革行业年产值832亿元,有关鞋业上下游的从业者近100万人。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形势日趋严峻,"用工荒"现象成为了温州鞋业挥之不去的阴霾。2013年,面对鞋业的"用工荒",温州拂起了阵阵春风。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鞋业内销市场供过于求,市场趋于饱和,加上激烈竞争,国内鞋业品牌的运作成本增高,鞋企利润却越来越少,在这种皮鞋产品过剩的行业背景下,鞋业全面进入整合创新期,这时,许多鞋企在鞋卖点、广告、促销、形象代言人,鞋文化等方面来谋求内销市场的发展,同时另一些温州大、中、小型内销鞋业为了寻求新的竞争亮点(注:下文仅以从温州这个地域来论及“国际性品牌”,至于福建泉州、晋江等地产生的“国际性品牌”本文一并从略。),在傍名牌或擦边“国际性品牌”的运作上作文章,于二三级市场上施加影响,使内销区域的代理或经销商在择牌上以现了明显的分流。  相似文献   

3.
温州鞋企在社会责任中浴火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从信誉雪崩到浴火重生;从走品牌之路到创建中国鞋都;从品牌声誉崛起到与世界产业接轨;从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到产业宏伟蓝图的绘制,其健康发展之路对如今行业鞋企应对外部不利环境无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品牌林立的鞋类市场中,区域品牌如何才能在外来品牌和内地大品牌的围攻下脱颖而出?中小型鞋企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取得长足的发展?作者以温州吉尔达品牌建设为例,对区域型鞋企做大做强及品牌化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层思考,并从中诠释了吉尔达鞋业的成功经验对鞋业区域品牌实现强势突围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温州鞋业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最有发展空间的时尚产业之一。作为温州鞋业集中度最高的鹿城区自被授予"中国鞋都"称号以来,一场产业变革正蓄势而发,推动着"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跨越。今年,是"中国鞋都"命名20周年。2001年9月25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联合发文,授予温州"中国鞋都"称号。廿年风云激荡、潮涌瓯江,作为温州鞋业集中度最高的鹿城区,一场产业变革正蓄势而发。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成都鞋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这一内销窘况,加快产业升级与突围,迅速拓展内销渠道,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鞋业分会组织召开了"四川鞋业品牌营销模式系列研讨会",以对话形式共商成都鞋企先进的营销模式。上次研讨会中,成都部分鞋企就"克克女鞋"的国内渠道建设措施与经销商管理形式等进行了对话。此次把聚焦点集中在了"路尚鞋业"。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国内最大的制鞋产业基地之一,公认的"中国制鞋行业自主品牌区域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温州,是鞋业绕不开的话题。"温州鞋"的一步一趋,一顿一扬,牵动着媒体和业界的视线。近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特别是受民间借贷风波及行业外投资失控、资金链断裂的波及,温州鞋业处于困难与机遇并存的时期,有一部分鞋革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关停或破产;同时,行业也正在不断探索和推进"转型升级",期待明天会更好。本刊曾于2013年初刊登报道温州鞋业形势的文章《蛇年看鞋业——温州各鞋革行业协会看2013》。临近年关,本刊记者再探温州,关切2013年"温州鞋"在毅然前行路上的喜与忧、思与变。  相似文献   

8.
李艺 《西部皮革》2021,(9):11-11,14
“鞋材好,鞋才好。行业里常说广州鞋款式好,归根结底是资讯快、材料新。”最近,和记者谈到自己对温州鞋业趋势的观察,温州大学鞋靴专业主任祝忠良说,他今年特别欣喜的是,看到温州鞋业正在踏踏实实地步入数字化转型之路,“我以往和很多鞋企设计师都经常去广州鞋材市场看版采样找灵感,现在只需要到位于鹿城区丰门街道的中国鞋都产业园区,这里的智造U谷新材料图书馆,能把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前沿的鞋材数据展示给我们并定期更新。这样的变化,符合我所理解的鞋业行业升级规律:首先是材料和零部件的标准化、数字化,然后带来研发的数字化,进而实现生产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谭儒 《中国皮革》2012,(2):29-30
许多商品在中秋、春节等大型节日期间都推出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力度空前,优惠空前,但是,回想今年的中秋促销与以往中秋节不同,在商场上很难见到鞋企品牌促销的身影,为什么呢?一位从事鞋业多年的营销老总告诉笔者,今年鞋业的销售情况还算理想,但是,很多鞋企已经把产业重心转移到别的行业中了,对鞋品营销采取的是听之任之的态度。本品牌观察员断言:缺少"专注"精神,移情别恋,鞋企的这种现象必然会使中国鞋业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0.
王克林 《西部皮革》2010,32(6):8-10
近年来,成都鞋业接连遭遇金融危机和俄罗斯"灰色清关"的打击,四川省、成都市各级政府及省市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有效地为成都鞋业实现全面突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成都众多鞋企在重创之下积极调整战略目标,加快企业转型步伐,励精图治,并以"抱团取暖"等多种形式冲破迷雾,度过危机。但不可否认地是,成都鞋企素来在市场"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之诟病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这一软肋不仅大大削弱了成都女鞋的整体竞争力,而且严重影响了"成都造"鞋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成都大多数鞋企重又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有道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成都鞋业如何才能让大企业走得更稳,让小企业走得更远?兵家言:"众志成城,方能克敌制胜",在经过了市场历练之后,2010年新春来临之际,以成都鞋行业为主的川鞋核心企业首次聚集中国女鞋之都,坦诚对话,交流经验,寻求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1.
唐汉  朝刚 《西部皮革》2005,27(5):33
自今年3月俄罗斯查扣“温州鞋”事件之后,面对巨大的俄罗斯市场,温州鞋企如何摆脱“畏惧”心理,重振旗鼓,以利再战?近日,在温州鞋革协会举办的“温州鞋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商务部欧洲司和外贸司官员就温州鞋如何进一步规范对俄出口等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2.
陈恋 《中国皮革》2022,(7):70-73
宏观经济波动背景下,中国鞋企的产业投资并购转型发展,有助于制造业经济水平的改善。基于此,本文由中国鞋企产业投资并购转型发展现状展开论述,从驱动因素、短期绩效、长期绩效、发展措施4个方面,对宏观经济波动背景下中国鞋企产业投资并购转型发展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鞋企的自我建设,希望能够助力中国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皮革》2014,(24):40-41
<正>在四川省皮革行业十年发展历程中,制鞋业的品牌发展之路,是整个产业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具体表现。经过十年发展,四川鞋企时尚女鞋制造量占到全国生产总量一半以上,而以真皮为主的中档知名品牌女鞋,几乎全出自四川鞋企。但是,四川鞋业"有好鞋无名牌"的尴尬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为了争创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四川鞋企在创牌道路上矢志不移,一大批包括成都艾民儿鞋业打造的shem e品牌在内的"四川造"精美鞋履在国内外市场广受青睐。除了一些驰名中外的知名品牌外,绝大部分中小鞋企亦由贴牌加工  相似文献   

14.
2013成都国际鞋展组委会发起的四川鞋业三个"十大"评选活动,赢得了成都市民、鞋企和鞋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成都一批行业带头人、实力鞋企、知名女鞋品牌入选。自2013成都国际鞋展组委会发起四川鞋业十大风云人物、十大领军企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的三个"十大"评选活动以来,成都市民、鞋企和鞋业行业协会等踊跃向组委会推荐心仪的三个"十大"候选名单。3月13日,各项候选名单出炉,并发起大众投票,评选心目中的成都女鞋明星。据了解,按照评选标准,有关方面组织专家等各界代表  相似文献   

15.
<正>"稳定压倒一切"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对于鞋业来讲,所谓的稳定就是对鞋业的专注和理智,反对冒进和见异思迁,反对盲目地瞎折腾,反对一切不合时宜地"大干快上"。《荀子·非相》曰:"与时迁徙,与世偃仰。"21世纪,中国鞋业又呈现"南鞋北上、东鞋西移"的壮观景象,一些鞋企也开始了高歌猛进地转型之旅。然而,在迁徙、转型的途中,一些鞋企或中途毙命,或寻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也无法摆脱危机;一些鞋企转型到了陌生领域没有根基,无法与原已强势的品牌竞争而渐渐使主业——鞋业衰竭。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曾多次亲临温州考察,对温州鞋企为中国鞋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曾说:“中国计划通过15年的努力实现由皮革大国向皮革强国的转变,温州鞋企将在此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鞋讯总汇     
《西部皮革》2005,27(5)
商务部官员为温州鞋出口俄罗斯支招自今年3月俄罗斯查扣“温州鞋”事件之后,面对巨大的俄罗斯市场,温州鞋企如何摆脱“畏惧”心理,重振旗鼓,以利再战?近日,在温州鞋革协会举办的“温州鞋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商务部欧洲司和外贸司官员就温州鞋如何进一步规范对俄出口等作了相关阐述。作为我国鞋类主要出口国的俄罗斯,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但贸易风险也不可小觑。商务部官员建议,温州鞋出口除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外,还要做好贸易性预警与应对,分散出口风险,开拓多元化市场。目前商务部正在积极出台相关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走…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鞋业王国,而走在经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温州,被世人誉称“中国鞋都”。行业权威人士也充分肯定了温州是全国最具活力的制鞋基地。诚然,国际市场风云莫测,竞争日益严峻,面对温州一批批崛起的“鞋企舰队”,它们又是如何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拓市场,创造奇迹的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腾飞中的浙江日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林兴,就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开发等重要问题进行由表至深的剖析与探讨。问: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会遇到许多问题,请问日泰在发展中遇到过哪些重大问题,您又是怎样…  相似文献   

19.
李媛 《西部皮革》2003,25(1):37-37
比起温州的很多鞋业厂商来说,“红蜻蜓”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是很好:1995年春,红蜻蜓集团刚刚创办时,温州鞋企已有4300余家,其中不乏如康奈、吉尔达、奥康等佼佼者,而全国鞋企则更多,像森达、富贵鸟等已经很有名气,可以说当时温州乃至全国的鞋业市场竞争是异常激烈的。 “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是绝对竞争不过别人的”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从一开始便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 1998年,红蜻蜓开始推行其“绿草地”专卖计划,这是一个低成本扩张  相似文献   

20.
消息     
《西部皮革》2007,29(3)
斯里兰卡鞋协会盛邀温州鞋企赴南亚投资办厂近日,斯里兰卡鞋业协会会长哈第来到中国鞋都——温州,专程拜会了温州鞋革工业协会谢蓉芳秘书长,商讨温州鞋企到斯里兰卡办厂经商的可行性。斯里兰卡共和国位于南亚,旧称“锡兰”,人口约2000万,与中国建交已50年。热带岛国斯里兰卡四季气候宜人,世界游客如织,有“印度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