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呈现水退~水进~水退的水体变化趋势,下砂岩组储层最为发育,中砂岩组储层发育较差,河道主要沿北北西向展布.区域沉积研究表明,古83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主要受西部沉积体系控制,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为主.  相似文献   

2.
秦明  马世忠  秦旗 《当代化工》2014,(6):1087-1089
徐30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西南部,葡萄花油层是其主要目的层。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相要素,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探讨了榆树林油田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主体、席状砂、席内缘、席外缘5种微相。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微相模式,绘制出9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为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水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为松辽盆地中浅层重要的增储潜力区之一,受构造样式多、断层分割强和沉积相变快等因素影响,油藏类型多样及油水分布复杂.本文利用测井、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进行单一圈闭划分及油藏动静一体化精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葡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岩性、断层-岩性和构造3种类型油气藏.受背斜构造北...  相似文献   

4.
A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复杂,油水层解释难度较大,存在大量油水同层的情况,通过开发地震精细解释,所有断层均为正断层,油层分布零散、稳定性差,有效厚度在1.0~3.0m。通过对葡萄花油层的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油藏特征及地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等方面开展综合分析,加深对葡萄花油层开发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于低渗透油藏,构造继承性好,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发育零散,油水同层发育,受砂体规模、构造特征和物性特征的影响,油井注水受效类型多样,本文从油水井对应关系出发,通过对不同区块不同动态反应特征,对油井注水受效特征进行剖析和归纳总结,提出下步注水调整对策,指导类似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富县探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7.
太东地区构造位于大庆长垣背斜构造和三肇凹陷宋芳屯鼻状构造的斜坡部位,总体地势呈现为东南低西北高。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分流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主体河间砂、非主体河间砂。太东地区葡萄花油层断层十分发育,全区区块多且分类指标较多,常常使决策者难以确定区块的好坏。由于油水分布及成藏主控因素复杂,投产初期含水高、低效井比例大,开发经济效益逐渐降低。为此,开展太东地区葡萄花油层地质认识,为研究该地区油气成藏规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主要为石油储量丰度20×104t/km2左右的特低丰度油藏,砂体属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储层类型以席状砂为主,砂体厚度薄、横向及井间连续性差、构造上夹层、小断层多。为精确地预测砂体的展布方向、提高砂岩钻遇率以及认识井间砂体发育、分析油水井连通状况、指导注水开发调整,有必要开展薄油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有利指导。本文从该油田实际出发,采用断层自动解释、水平井分层、地震多属性约束岩性预测等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为薄油层储层预测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大安北地区黑帝庙油层油藏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了受北部长春岭肇州物源控制的三角洲前缘砂体。通过对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对构造,储层,油藏、沉积等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研究认为,黑帝庙油层岩性物性相对较好,油层分布广泛,平面上连续性较好;油藏控制因素因方向不同而不同,在南北向,主要受岩性控制,以岩性油藏为主,东西向,在大安、红岗逆断层的共同控制下,形成了断层一岩性油藏。黑帝庙油层整体属于受岩性控制的断层-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油水分布复杂,油水层解释难度较大,存在大量油水同层的情况,通过开发地震精细解释,所有断层均为正断层,油层分布零散、稳定性差,有效厚度在1.0~3.0m之间。通过对葡萄花油层的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油藏特征及地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等方面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加深对葡萄花油层开发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利用岩性标志和测井相标志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类型及展布进行研究,认为本区长6油层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等微相。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沉积为主。研究区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沿北北东方向分布的条带状、块状储集砂体,主要类型有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决口扇、河口坝以及席状砂等砂体。长6下部长7油层组在纵向上沉积的旋回性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2.
在榆树林已开发区沉积微相精细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密井网区开发井资料,进行砂体精细解剖,通过检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砂体成因类型和砂体间的接触关系的研究,揭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砂体空间展布特征,这对于完善油田注采系统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榆树林油田萄萄花油层发育6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分流河道砂体、决口扇砂体、天然堤砂体、席状砂砂体、河口坝砂体和远砂坝砂体;砂体间的接触方式主要有三种:孤立式、对接式和叠加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岩心观察、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沉积相特征研究,论述葡萄花油层的沉积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建立相应的测井相识别标志。葡萄花油层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相带为主,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席坝、主体砂等。  相似文献   

14.
以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沉积相各种标志的分析,认为陕北松新区长6储层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1为三角洲平原沉积,长62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探讨了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认为该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本区主要含油砂体。控油规律分析表明,沉积相对该区油藏的形成和油水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取心井段沉积微相类型、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后认为: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3油层组发育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天然堤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南泥湾油田松树林-新窑区长63油层主要发育2~3条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呈北东向西南展布,砂体连通性较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吴起油田长8沉积相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起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岩石以细粒长石砂岩沉积为主。根据对研究区岩性、沉积结构与构造、垂向序列、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成因标志综合分析,认为吴起油田长8主要为深湖相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2种微相类型。该区沉积微相对油水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并非唯一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麻黄山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中段,已经发现侏罗系油藏.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多个油层组,主要为西北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影响,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是延长组最好的储集体,具有中孔低渗特征.侏罗系油藏是延长组源岩经下切河道和断层运移至延安组聚集成藏,与侏罗系储层相比,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具有更近的源岩优势;因此,也是下步勘探需要特别关注的层位.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杏子川油田楼坪区位于鄂尔多斯沉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对长6层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气分布特征、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岩心化验、测井资料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长6各小层的砂体厚度及砂地比值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和油气分布的平面和剖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楼坪区长6油层组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为主,局部发育河口砂坝和远砂坝,河道砂体顺物源方向,连通性较好,油气分布于岩性圈闭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双河油田Ⅵ油层的储层发育特征,为该区剩余油的开发提供较为符合实际的储层地质模型,对该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划分,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分流河道间湾共六种沉积微相。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  相似文献   

20.
海外河油田东营组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依据各沉积微相基本特点,结合岩心测井、吸水剖面、示踪剂测试等资料,深入探讨了各沉积微相与油水运动关系。研究发现,东营组油层油水运动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砂体成因所控制的固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油田的调整挖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