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SS400钢薄板坯高温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leeble1500拉伸实验机对CSP生产SS400钢的热塑性研究,确定在700~850℃之间为连铸坯的低温脆性区,并且塑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薄板坯中AlN的析出和晶界网状铁素体的形成造成的,提高连铸坯顶弯或矫直温度(>850℃)可以避免或减少连铸坯表面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SS400钢板冷弯裂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检验和光谱分析,确认钢板中硅酸盐夹杂偏多是冷弯试样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指出减少冷弯裂纹出现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4.
邯钢薄板坯 SS400热轧板钢水成分优化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1)钢水成分优化后的 SS400热轧板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检验标准;(2)能够将成分优化后的 SS400热轧板的纵裂率控制在一个较好水平;(3)通过采取相关措施,能够保证成分优化后的钢水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仁辉  李松波  王芳 《轧钢》2013,30(5):21-24
针对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试制的SS400B厚规格热轧板卷强度偏高、伸长率较低的问题,分析了卷取温度、冷却模式对板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卷取温度对SS400B热轧板卷力学性能影响明显,随卷取温度的提高,板卷晶粒尺寸增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显著降低;层流冷却模式能够改善板卷组织性能,延长冷却时间、适当降低冷却速率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其强度并提高其塑性;在目前成分设计下,采用650~670℃卷取温度和均匀冷却工艺可以保证SS400B板卷获得最佳性能,其屈服强度为340MPa,抗拉强度为500MPa,伸长率为23%。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美国GS400SS手弧焊机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将该焊机同AX7—500型弧焊发电机、ZS—300型磁放大器式整流焊机的工艺性能进行对比工艺试验。试验表明:该焊机具有焊接规范稳定,引弧性能好,飞溅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SS400钢末变形及变形量为50%、不同轧制道次下的热模拟试验,分别绘制了1000℃未变形,以及850℃单道次、双道次和多道次变形奥氏体CCT曲经。通过研究CCT曲线发现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可以加速转变过程,同时双道次及多道次变形和单道次变形一样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组织。根据光镜分析发现,冷却速度较慢时,得到的显微组织为比较粗大的铁素体加珠光体组织,中速冷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能喷丸技术对SS400钢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结构特征,同时对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处理后残余应力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层的晶粒可细化至纳米尺度,且在表面形成厚度约为600 μm的压应力层,压应力沿试样深度方向逐渐减小直至过渡到拉应力.在98±3℃温度下,Ca(NO3)2 57%+NH4NO3 3%溶液中进行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可以提高SS400钢的抗应力腐蚀开裂(SCC)性能.  相似文献   

9.
SS400钢SH-CCT曲线测定及组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SS400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硬度变化规律,利用膨胀仪模拟并测定了SS400钢热影响区组织临界相转变温度并绘制出SH-CCT曲线,并对其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冷速在0.1~20 ℃/s时,主要发生铁素体+珠光体转变,随着冷速增加,珠光体含量增多,且铁素体晶粒减小,硬度增大;当冷速在30~80 ℃/s时,发生贝氏体转变;当冷速大于100 ℃/s时,形成大量马氏体。SS400钢碳当量为0.257%,冷裂敏感系数为0.203%,说明其淬硬倾向较小,焊接热影响区不易产生冷裂纹。  相似文献   

10.
以带工业生产氧化皮的SS400热轧碳钢试样为基础,先在800℃氮气环境中恒温保温90 min,然后经历随炉缓冷、急冷、缓冷到480℃后空气急冷和缓冷到480℃保温8 h后再急冷到室温的不同热处理过程,对工业生产氧化皮进行组成和结构的调整,之后采用恒温恒湿试验、在2%Na2SO4溶液中的E-t变化曲线、电化学极化曲线和EIS曲线测量,对比研究不同处理方式获得的氧化皮对钢基体保护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得到的氧化皮试样腐蚀行为和电化学行为具有明显差异,表明氧化皮组成和结构对热轧碳钢的锈蚀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文中重点讨论了氧化皮结构变化与保护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CSP生产过程中SS400钢板产生的表面纵向裂纹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钢板表面纵向裂纹大部分分布在钢板宽度方向的两个1/4区域内,裂纹的长度一般为0.5~2.0 m,深度为0.1~0.2 mm,宽度均小于1 mm。其裂纹沟内均含有由Na、Mg、Al、Si、Cl、K、Ca等元素组成的复合夹杂物相,而在裂纹的内部有氧化铁夹杂物。进一步分析认为,该种表面缺陷产生于连铸结晶器内,在随后二冷区的强冷和加热炉的加热过程中,裂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通过对结晶器传热的控制和二冷水的调整,板坯的纵裂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2.
石向东  李建  成泽伟 《连铸》2011,(1):15-18
针对酒钢CSP生产中碳钢Q235B过程中铸坯表面出现的中心纵向裂纹缺陷,通过理论研究、试验分析和技术攻关措施,分析了中心纵向裂纹分布特点、形貌特点和产生机理,研究了钢中夹杂、钢水硫含量、结晶器锥度、结晶器保护渣和铸机工况参数等因素对中心纵向裂纹的影响,通过调节控制各主要参数,使Q235B纵裂纹发生率由2.89%降低到0.36%左右。  相似文献   

13.
SS400钢连铸板坯在生产检验中常出现表面纵裂缺陷。对有裂纹的连铸板坯进行了高温塑性试验、低倍、金相组织和夹杂物分析。结果表明,钢水中硫含量高、钢中存在夹杂物、连铸板坯坯壳厚度不均匀、结晶器锥度和矫直温度不合理均可引起连铸板坯表面纵裂。提出了避免连铸板坯产生表面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进口45号钢连铸坯轧制生产大规格圆钢(≥φ160mm)时产生的纵向裂纹,借助扫描电镜,结合生产记录,从生产工艺、裂纹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工艺符合操作规程,但裂纹内部有夹杂物,两侧有脱碳现象,裂纹末端沿铁素体偏析带延伸,偏析带内部也存在夹杂物。因此,连铸坯上存在的成分偏析带及偏析带内的夹杂物才是造成钢材纵向裂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迁钢公司板坯铸机生产中碳高锰钢的生产实践调查影响纵裂的因素,分析了纵裂发生的原因,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中碳高锰钢的纵裂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6.
对08A1热轧板出现表面纵裂纹的试样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生产工艺,找出了影响热轧板产生纵裂的主要因素:连铸坯表面裂纹严重,经过高温长时加热内氧化严重,在轧制过程未轧合而形成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17.
刁承民  刘建伟  张茂存 《连铸》2010,(6):12-15,34
对DANIELI连铸机投产初期出现的表面大纵裂进行了数据统计及分析,提出了LF精炼工艺、保护渣、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下称SEN)、二冷配水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