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搭建交通隧道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s)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交通隧道无线信号的传输特性。运用经典的Ad-Hoc路由协议构造仿真场景,从描述图像质量的平均峰值信噪比( PSNR)值和描述网络质量的平均时延两个方面分析交通隧道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视频图像的性能。研究表明:使用基于Ad-Hoc路由协议的传感器网络传输视频图像可以满足交通隧道监控的要求,按需距离矢量路由( AODV)协议传输的视频图像质量优于目的序列距离矢量路由( DSDV)协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排爆机器人在通信实现方面的具体需求,将无线传输电台作为传输媒介,充分利用串口技术以及无线传输协议实现了控制台(PC机)与机器人之间的远距离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3.
WAP核心协议的无线优化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P协议是基于无线数据网络,以访问Internet信息和服务为目的的一种无线应用协议。针对无线数据网络环境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无线数据网络带宽的有效使用和无线数据网络的传输可靠性,对WAP协议为适应无线环境的特点而采取的优化设计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自适应MR_ARQ协议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谢剑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26):179-181,214
自动重传请求(ARQ)协议是网络端_端传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基于ARQ协议的在无反馈错误环境下的传输性能分析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论文给出了一种在具有无线不可靠信道条件下根据传输性能要求自适应回传应答确认算法,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重传,从而在一定条件下节省了宝贵的无线资源。模型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传输信道条件下使用自适应的MR_ARQ协议可有效地提高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5.
车用自组织网络传输控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车用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le ad-hoc network)作为移动自组织网络和传感器网络在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不具备完整协议体系结构,没有专门的传输控制协议.为提供VANET传输协议设计参考,研究了VANET传输协议设计应具备的目标和要素.首先介绍了VANET的特点、研究内容及其传输控制所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了无线传输协议的分类方法,使用分析和比较的方式讨论了各类无线传输协议用于VANET的利弊,并针对VANET应用及特性提出了VANET传输控制协议设计目标和设计要素.最后展望了VANET传输控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SCTP的移动Internet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  朱杰  张海滨 《计算机工程》2005,31(12):111-112,210
分析了移动Internet传输的特点和SCTP协议的相关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CTP的移动Internct传输模型。依据此模型,讨论了SCTP多宿、多流等特性在无线条件下对移动Internet接入性能的影响,并与TCP协议下的传输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无线链路和特定的应用层协议下,相对于TCP,基于SCTP的传输能够明显减小时延并充分保障传输的可靠性,可为移动Internet接入业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投递传输协议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斌斌  林闯  任丰原 《软件学报》2009,20(4):942-953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s)通常是资源有限的,且具有较高的链路差错率.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高可靠性的传输协议会消耗过多的能量并产生较大的传输延迟.而另一方面,许多部署在WSNs 环境中的应用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数据包丢失.因此,在这种特殊的网络背景和应用需求环境中,随机投递传输协议应运而生.这种类型的传输协议在有限的网络资源和传输可靠性之间实现了适当的折衷,符合众多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的特殊需要.为了对已有的几种随机投递传输协议进行性能分析与评价,采用带吸收态的有限状态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其进行建模.这种建模方法使得协议性能参数的分析计算过程更加直观、简练、易于理解.分析了不同网络参数条件(如源到目的节点之间的跳距,无线链路位差错率等等)对于协议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随机可靠传输协议的效率,部分协议中引入了逐条应答机制或利用无线链路广播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措施对协议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网络参数条件下也有所不同.最后,为体现分析模型的作用,基于理论分析结果对部分协议进行了改进,并仿真显示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线多路视频传输调度协议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怡  林潇  沈连丰 《计算机工程》2010,36(24):21-23
针对无线视频传输中如何对多个场景实现实时监控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线多路视频流传输调度的协议模型。该协议模型主要包括视频传输起始阶段通信双方的确立方式、基于连接状态的多路视频传输调度以及通信数据流的加密控制方法。该模型适用于任何面向IP网络的无线多路视频传输,已在基于窄带CDMA1x网络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比较分析传输层传输协议UDP的不可靠性和TCP的低效率将在UD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嵌入式设备的可靠数据传输及一种新型的多帧无线传输RUDP协议。RUDP协议软件模块提供基于消息的可靠通信功能,通信是面向连接的,底层采用UDP作为承载协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Internet的以TCP协议为核心的传输控制策略在无线移动环境中将导致资源闲置,吞吐量低,协议开销大等问题,通过分析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和上述问题的内在原因,有针对性地对TCP传输控制机制进行优化,裁减,扩充,就能有效地提高移动站与有线网接入网关之间的弊端-性能,WAP协议就体现了这个思想,以TCP协议和WAP协议栈为例,从 丢包恢复,连接维护,传输方式3方面详细分析了无线移动环境下TCP传输控制机制面临的问题和WAP的解决策略,并通过稳态周期性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说明了电信级设备上的传输控制机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面向连接的无线窄带信道传输协议是适用于无线窄带广播信道上的链路层组网协议.从一个通信协议设计的角度详细阐述了面向连接的无线窄带信道传输协议帧结构的设计、初始化流程的设计、数据传输流程的设计以及时隙的动态管理机制的设计.从实际效果看:该协议采用了时分复用的传输方式、时隙的动态管理机制以及面向连接的服务等数据通信技术,解决了窄带广播信道数据通信效率低的难题;另外,该协议的设计基于TCP/IP的体系结构,为透明传输IP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通信方式产生的暴露终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高效并行传输LACT-MAC协议。该协议突破了传统基于CSMA协议对并行传输的限制,利用节点地理位置信息实现了暴露终端的并行传输,有效地提高了宝贵无线信道资源的复用效率。分析了根据节点的位置坐标并行传输暴露终端节点的可行性,并通过并行传输检测完成了传输过程。仿真结果证明,与标准的IEEE 802.11DCF协议比较,LACT-MAC协议能显著提高网络的平均吞吐量,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有效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效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UWB技术的出现,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在自组网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为了满足无线移动多媒体传输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的针对多媒体业务的QoS路由协议,给出了协议的详细描述。由于该协议充分利用了UWB技术的速率和距离互换特性,考虑了传输速率、时延和链路拥塞程度3个QoS参数,并借鉴无线移动自组网基本路由协议DSR和AODV,因此不仅能够获得满足业务要求的路由,且能提前预测链路的中断,以便及时切换替代路由。与目前已提出的基于UWB技术的路由协议相比,该协议更适合于无线移动多媒体业务的传输。  相似文献   

14.
远程半自主机器人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危险环境半自主机器人的远程监视和控制系统,采用无线局域网和CDMA 移动通信网络 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视频图像数据的传输和远程控制操作.详细介绍了DM642 如何对视频数据进行采集、格式转 换和压缩等操作,以及机器人运动控制结构、机器人控制协议和无线传输协议的设计.最后,就无线图像传输和机 器人无线控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控制无线实时传输的改进TFRC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实时数据在无线网络中传输中所遇到的拥塞控制问题,结合延迟抖动大小和丢失事件率,对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TFRC的拥塞判断机制进行了改进,以使其适用于无线实时传输.改进后的协议减少了因比特传输错误引起的拥塞控制,使得无线实时数据的吞吐率更加平滑.通过NS2仿真环境对改进前后的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TFRC协会能为无线实时数据传输提供更好的速率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基于3G网络和H.264视频压缩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相比传统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本文采用3G标准之一的CDMA2000无线传输网络,大大提高的传输速率,而H.264视频压缩技术以其高压缩率大大节省码流,最后在无线视频传输部分引入了RTP协议和RTCP反馈控制使传输效率得到提高。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满足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无线网络中Snoop协议中的算法不足,通过增加带宽估计算法对Snoop协议进行改进。并且对改进方案后进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Snoop协议可以改善无线链路上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多种网络协议共存的混合无线网络环境中,控制信息高速、实时、可靠传输的问题,在IEEE802.11协议MAC层基础上开发了TDMA协议。该协议在充分利用Wi-Fi高传输速率的同时,解决了Wi-Fi退避重传机制导致传输时延不确定的问题,增强系统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协议在保证95%以上的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传输速率可达5 Mb/s,相较于典型的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工业控制网络有大幅提高。TDMA系统中的短帧中有95.4%、长帧中有89.87%可以在2 ms以内的发送完成,传输时延远低于原有的Wi-Fi标准。此外,系统不改变上层协议栈,保持接口的兼容性,便于控制应用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