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光学及几何特性随季节和时间不断变化,需要实时反映单位聚光集热量和集热效率使换热系统精确地蓄、放热,以提高太阳能热发电效率,建立了集热系统数学模型,利用酒泉地区春分、夏至、冬至的实测气象数据对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直射辐照度相同的情况下,太阳入射角越小,集热效率越高。模拟结果将为槽式太阳能电站换热储热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在简述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上,阐述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槽式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发电站的技术进展,着重分析了槽式热发电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太阳热能聚光器、吸收器、跟踪技术及高温热能储存技术。在比较目前几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础上,指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在商业和技术上是最为成熟的一种发电系统,适合在我国优先开发,同时提出了发展中国槽式太阳能热力发电技术所需相关基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发电系统集热温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集热器工作温度对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发电效率、成本的影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对用于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回热系统不同集成方式下太阳能热发电的火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出系统中太阳能发电的火用效率与集热器瞬时热效率及汽轮机抽汽效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结合LS-2槽式集热器(一种典型槽式集热器)的测试结果,对不同辐照条件下不同替代方式的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以太阳集热场辅助300MW燃煤机组发电系统为例对太阳能子系统的火用效率和发电成本(levelizedelectricity costs,LE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太阳直射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从300变化到1 000 W/m2时,对应的集热器最佳工作温度从277变化到317℃。  相似文献   

4.
正太阳能光热发电利用大规模阵列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实现发电。根据集热镜面排布形式,光热发电系统主要分为槽式、塔式、碟式三类。光热发电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同时,光热发电输出电力连续、稳定,具备成为基础负荷电源的潜力。青海德令哈50 M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依靠镜场"精确追日—大规模聚光集热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中电建青海共和50 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是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电建集团首个自行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的光热发电工程。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海南生态太阳能发电园区内,占地面积2.12 km2,装机容量50 MW,配备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在太阳落山后及阴雨天还可源源不断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面临着技术不成熟、产业链不健全、资源整合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中电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光热发电技术中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槽式太阳能发电技术,针对制约该技术发展的问题,从系统构成、运行模式、技术特点、发展历程、面临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具有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潜力的槽式DSG(直接蒸汽发生系统)型热发电技术,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合理化建议。论述表明:发展大容量储热系统或者与常规电厂联合循环发电是该技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太阳能低品位热利用技术和常规燃煤发电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应用于常规燃煤电厂,寻求太阳能大规模利用的新途径。对太阳能与燃煤电站一体化发电进行可行性探讨和研究,以某典型300 MW机组为例,利用并联电算法对太阳能与燃煤机组复合系统的热经济性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与火电机组的最佳耦合方案。  相似文献   

8.
槽式抛物面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发展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的基础,阐述了槽式抛物面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结构,并介绍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了槽式抛物面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尝试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将塔式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优点相结合,发展辅助燃煤/燃气一体化的发电系统,以及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的联合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与燃煤互补发电方式是近年来大规模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之一。以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辅助某330MW燃煤机组替代高加回热抽汽加热给水的互补发电系统为例,对功率不变型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点热力性能及年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年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20.41%,高于单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方式。在此基础上,以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对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互补发电系统的经济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的分析评价,得到了太阳能上网电价、集热器造价、燃料成本等关键因素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热化学能量储存可使太阳能热能动力得到一天24h连续供给。一个国际性工业界与学术界联合团体正着手研究这类太阳能发电厂概念,可逆热催化氨反应在该类电厂的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起能源重定向作用。近期的研究已证实这种太阳能发电厂概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它可以利用传统的技术、设备与材料,因此也具有潜在的经济生存力。为此,讨论了该类电厂的概念系统设计、操作参数选择及能量流向和再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布局,新能源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其中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最具发展潜力,国内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介绍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光伏发电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存在的资本大量涌入,产能迅速提高并趋于过剩的问题,提出应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引...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概况和未来趋势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赵玉文 《中国电力》2003,36(9):63-69
在简述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资源背景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概况,并对本世纪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干氧热氧化方法在硅纳米线阵列表面生长一层SiO2钝化膜,研究不同热氧化温度对硅纳米线阵列的钝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850℃热氧化温度下得到SiO2钝化膜具有最佳的钝化效果。经过该方式钝化后的硅纳米线阵列具有最大的有效少子寿命,最好的内量子效率曲线,以及最好的太阳能转换效率。与未做热氧化钝化处理的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电池相比,该电池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分别提高了96mA、12.7mV和0.99%。  相似文献   

15.
常泽辉  田瑞  侯静 《电源技术》2012,36(5):682-683,703
为了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获取电能和热能,将铜管换热器加装在太阳电池板背,构成太阳电池光伏光热(PV/T)一体化系统。采取对比实验法在呼和浩特地区对太阳电池板进行光伏光热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太阳辐照度和环境温度条件下,装有铜管换热器的单块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比普通单块太阳电池实际输出功率提高近17%。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聚光太阳能发电三大技术(线性聚光系统、碟/引擎系统、电力塔系统)以及热能储存系统,阐述了其结构、工作原理与研究方向,比较了这三大技术之间的经济技术性能,介绍了适合我国太阳能辐射量大的边远地区碟/引擎系统的应用,展示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表面的热流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热流平衡关系式得出吸热器热效率的公式,研究了吸热器的发射率、吸收率、风速、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吸热器热效率的影响;同时对不同聚光比、不同吸热器温度条件下系统的热电综合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吸热器热效率的影响很小,而风速对吸热器热效率的影响不容忽略,当风速高于12 m/s时,对流散热损失超过了辐射散热损失;选择性涂层可以提高吸热器的热效率,对于高聚光比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提高吸热器热效率约5.0百分点;系统的热电综合效率在给定聚光比条件下存在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为吸热器的设计及整体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效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可以采用太阳能实现冷热电联供。当太阳能作为热源或辅助电源时,系统较为稳定且控制方法简单。但是当两种形式同时存在时,会导致太阳能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且成本升高。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对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PV/T-CCHP)的优劣进行评估。提出采用基于Fuzzy-AHP的多目标决策法(MCDM),建立PV/T-CCHP系统指标体系。以传统的分供系统作为参考,从四个角度分别评估了PV/T-CCHP系统运行性能、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行性能以及综合运行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PV/T-CCHP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既可以产生电能又可以回收热能。介绍了传统太阳能光伏电池热利用(PV/T)系统及新型PV/T系统的基本形式,分析了不同PV/T系统的特征。指出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不仅能获取电能和热能,还可以有效利用所获取的能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的设计还没有专门关于气象仪器仪表选型的规范,气象仪器仪表在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是一种必要的测量设备,其作用涉及电站的选址、设计、运行和评估等.在总结已实施工程的经验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类列举气象仪器仪表在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的选型与应用,为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项目的气象仪器仪表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