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滚齿机进行激振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模态分析技术,对该机床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激振实验采用了宽频带的随机激振,模拟实际工况直接对刀杆处激振。所记录的信号在信号分析仪中进行处理,得到各测点的传递函数,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整机模态分析并可动画显示,识别出表征机床动态特性的模态参数及前几阶模态振型。 利用得出的模态参数,对该机床几个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薄弱环节进行了详尽分析,指出了这些部位动态特性不好的原因,并就结构的改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滚齿进行激振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模枋分析技术,对该机床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激振实验采用了宽频带的随机激振,模拟实际工况直接对刀杆处激振。所记录的信号在信号分析仪中进行处理,得到各测点的传递函数,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整机模态分析并可动画显示,识别出表征机床动态特性的模态参数及前几阶模态振型。利用得出的模态参数,对该机床几个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薄弱环节进行了详尽分析,指出了这些部位动态特性不好的原因,并就结构的改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快速正弦扫频激振,研究了MMB—1412精密外圆磨床的结构动态特性。探讨了试验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试验证明,快速正弦扫频激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是结构动态特性试验较理想的激振方法之一。并应用复模态理论,分析、处理了有关的试验结果。获得了机床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复振型等模态参数,找出了机床的薄弱环节。为厂家和设计单位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该磨床的结构及加工性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对X8132万能工具铣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用相对伪随机激振法进行了动态特性试验;在数据处理机上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识别出了结构的模态参数,以活动图形的形式显示了模态振型.找出了铣床结构的薄弱部件,并提出了改进设计的措施.详细讨论了相关多输入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原理、相对伪随机激振原理和提高测试精度的若干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伪随机激振法适用于机床结构的动态测试,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模态分析理论和机械阻抗技术,对万能回转头铣床进行了空运转振动试验和动态激振试验,测定出机床各阶模态参数和各阶振型,取得了关于该机床结构动态性能的大量数据,从而分析出其结构上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在非比例阻尼的情况下,应用非线性优化方法(BFGS变尺度法)识别光学曲线磨床的模态参数。考虑了模态尾戳的影响,引入了剩余柔度。根据复模态理论及非线性优化方法,编制了通用的计算机程序FMS3。本文对光学曲线磨床进行了稳态激振实验,并对该机床的各阶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文中给出了光学曲线磨床传递函数的优化拟合曲线及其模态参数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大型建筑机械的试验模态分析法,对各激振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适用于走型建筑机械的激振方式并将其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Y·Yuce,M·M·Sadek和S·A·Tobias等人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了利用国产相对电磁激振器进行机床瞬态脉冲激振的试验技术和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激振试验方法克服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脉冲锤击法激振试验和信号处理中的不足,测试分析结果较为理想。由于这一方法具有能完成机床结构的相对激振试验以及实施设备简单等优点,因而它是目前国内机床动态测试实验中一种极为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本文还对脉冲激振试验信号分析处理中若干值得重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万能工具铣床动态特性分析及结构动力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X8140万能工具铣床平铣工况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典型工况下进行相对激振动态试验,获得反映其动态特性的试验数据,辨识出该铣床的模态模型,在动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该铣床铣削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的薄弱模态及主振部件,并结合主振部件的结构特征,制定了结构动力修改方案及措施,结构改进后,该铣床的切削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对 X 8132万能工具铣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用稳态正弦、瞬态脉冲和伪随机三种激振方法,对铣床进行了动态试验.测试教据在信号处理机上进行了处理;识别出了铣床的模态参数和各阶模态振型;找出了铣床结构的主要薄弱模态和薄弱部件.针对铣床的薄弱部件,进行了结构动态特性的改进设计.改进后的切削对比试验表明,铣床的动态特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刮板输送机减速器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研究了刮板输送机减速器的动态特性,阐述了试验模态分析的脉冲激振方法和实施脉冲激振的一些技巧,并讨论了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试验研究的结果为煤矿机械的同类产品或新产品的结构设计或动态修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机床结构模态柔度和弹性能分布理论,提出一种以降低切削点交叉动柔度值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切削点交叉动柔度与模态柔度的关系,利用模态柔度和弹性能分布判定机床的薄弱模态和薄弱环节.根据机床各阶模态对静柔度的比值寻找对机床动态性能影响显著的薄弱模态,分析薄弱模态上各部件和环节的能量分布,确定薄弱模态上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改进薄弱环节的设计参数实现设计优化.以某型铣床为研究对象,在整机建模和动态特性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阐述了动态性能优化方法的具体应用.通过模态柔度和能量分布计算,确定该铣床的薄弱环节是刀杆及其夹紧系统和床身——水平主轴体结合部,针对薄弱环节设计参数的调整和结构改进实现其质量和刚度的优化,优化后的静柔度和模态柔度均有明显的降低,模态柔度对静柔度的分配情况有所改善,而固有频率则相应提高,切削点动柔度的最大值降低52%.铣床结构改进后整机动态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切削稳定性和加工精度.优化方法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参数型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文中提出一种用于控制杆纵向模态振动的连续参数型悬臂梁动力吸振器。分析了杆纵振和吸振器弯曲振动的模态参数;建立广义坐标下杆-动力吸振器耦合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传到基础的力与激振力传递率的解析表达式,得到连续参数型动力吸振器进行模态振动控制需满足的条件,给出吸振器的设计实例;分析了吸振器的吸振效果,探讨了安装位置对吸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参数型悬臂梁动力吸振器可同时控制杆的多阶模态振动,并给出有效吸振的频率范围,将吸振安装到杆的前端,可增大有效吸振带宽。  相似文献   

14.
矿用2K60系列风机安全运行的模态分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叶轮机械叶栅尾缘的流场结构出发,提出了叶轮机械尾缘下游流场存在周期性气动激振力的观点,给出了确定气动激振力频率的方法。认为气动激振力是导致动叶片破坏的根源,应用模态分析试验方法,确定出了2K60系列风机原动叶片的前6阶模态振型,找到了造成动叶片损坏的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得到了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空气流场中离心式叶轮受气流激振的受迫振动问题,利用建立等效力学模型的方法,实现叶轮受力复杂简单化的振动特性分析。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离心式叶轮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得到叶轮结构的固有频率,与理论计算固有频率进行对比,验证模态分析的有效性。基于单向气固耦合分析准确反映叶片的振动特性,叶轮在离心力、气动力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模态分析得出最大应力集中在叶片的前缘区域,此区域为最薄弱部分。通过叶轮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最大等效压力及最大变形量对比,得出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模态分析占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工程结构所受到的由其所处环境和自身工况所决定的激振力称为自然激振力。当自然激振力不可测量时,本文提出将自然激振力的数学表达式作为先验知识,以实现激振力不可测量情况下的参数识别。作为方法的应用实例,讨论了补充激振力为脉冲情况下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环境随机激振方法对烟囱进行了动态测试。并采用传递函数谱方法来识别烟囱的模态参数。结果表明,对于烟囱这一类难于由理论计算得到精确解的结构,用环境随机激振方法来识别其模态参数是可行的,并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能量平衡法在机床结构动态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能量平衡原理对光学曲线磨床进行了动态特性的研究,建立起机床结构的数学模型;编制出计算机程序;应用数学模型对机床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指出机床结构中的危险模态及薄弱环节,并对薄弱部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对相对电磁激振器利用三角形脉冲信号进行机床瞬态激振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激振方法克服了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手锤激励法试验和信号处理的不足,并同随机激振,正弦激振做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尚缺乏适宜机床宽频带激振试验的相对激振设备。本文在国产相对电磁激振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的相对激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宽频响匹配改造并满意地完成了400毫米普通车床整机随机激励和脉冲激励的宽频带激振试验。宽频响匹配改造的方法极为简单易行,是一种机床动态试验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