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克服淀粉接枝丙烯腈过程中的均聚反应,提出了一个紫外光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用二苯甲酮(BP)与安息香乙醚(BE)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对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反应的影响.通过不同的BP/BE比,设计不同的BP、BE加入的时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P、BE能够组成一个有效的复合引发体系.该引发体系克服了均聚反应,并使淀粉的接枝率达到32%,接枝效率达到 92%.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过硫酸钾(KPS)──硫脲(TU)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与粘胶纤维接枝共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组成变化对接枝率及均聚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可使纤维的接枝率达45%以上,且均聚物较少,它的研究对实施工业生产丙烯腈接枝粘胶纤维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丙烯腈—粘胶纤维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过硫酸钾-硫脲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与粘胶纤维接枝共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组成变化对接枝率及均聚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丙烯腈在木薯淀粉上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木薯淀粉经糊化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酸性介质中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糊化温度和不同淀粉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推导并验证了反应初期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事实,地接枝共聚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木薯淀粉经糊化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酸性介质中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糊化温度和不同淀粉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推导并验证了反应初期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事实,探讨了接枝共聚机理。  相似文献   

6.
接枝羧基淀粉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以FeSO4-H2O2或(NH4)2Ce(NO3)6为引发剂,将丙烯腈接枝到高交联淀粉上,接枝产物再经皂化水解制得水不溶性羧基淀粉接枝聚合物(简称羧基淀粉)。研究了在不同的交联和接枝条件下,产品对Cr^3 、Cd^2 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淀粉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淀粉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聚合反应。以焦磷酸锰[Mn(H2P2O7)3]^3-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考察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对原位聚合反应中单体的转化率(X%)、接枝率(G%)、接枝效率(G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高接枝率可达到52.4%,接枝效率可达77.2%。  相似文献   

8.
报导预辐照聚全氟乙丙烯粉粒的丙烯腈接枝反应,研究了接枝反应中氧的影响,辐照剂量,接枝反应时间与丙烯腈接枝率关系和不同溶剂产生的效应。讨论了此接枝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硅烷与聚乙烯接枝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TIP、DSC方法研究了不同引发剂(DCP、DMTBH)引发两种硅烷(VTEOS、VTMOS)与HDPE、LLDPE的接枝反应,确定了不同组合反应体系的反应活化能(Ea)。结果表明,引发剂的分解特性(分解温度和速度)、硅烷的反应活性、PE的熔化特性(熔点)和反应能力是决定接枝反应特性(温度范围、反应速度、接枝程度等)的支配因素;DCP引发VTEOS接枝HDPE、LLDPE反应Ea分别为190、160kJ/mol,VTMOS接枝HDPE反应的Ea为175kJ/mol;不同组合体系接枝反应特性的差异可由组分分子结构和Ea不同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紫外光引发淀粉接枝丙烯腈的溶剂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紫外光引发条件下进行玉米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反应,考察了单溶剂、混合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对接枝反应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得到了光接枝反应过程中溶剂效应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用一定pH值的KH-570水溶液对木粉进行偶联处理,然后在紫外光作用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MMA/BMA)在木粉表面进行接枝共聚,考察偶联剂用量及溶液pH值、引发剂(BPO)用量、两种单体总量及配比对木粉接枝率的影响,同时考察处理前后木粉填充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用量及溶液pH值、接枝单体MMA、BMA用量及配比均对木粉接枝率有显著影响,在最佳配比条件下木粉最高接枝率可达32 %.与未改性的木粉相比,接枝改性后的木粉填充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可分别提高90.3 %和25.3 %,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木粉分散更均匀,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在聚乙烯薄膜表面丙烯酸气相光接枝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二苯基甲酮(BP)为光敏剂,在聚乙烯薄膜表面进行丙烯酸的气相光接枝聚合反应.观察到:反应速率与光敏剂二苯基甲酮的浓度成正比;反应活化能为4.18kJ/mol,温度对光接枝反应影响不大;光接枝率随着聚乙烯上氢的活性和聚乙烯结构无序度的增加而增加:关键词:光敏剂;二苯基甲酮;气相光接枝聚合反应;丙烯酸  相似文献   

13.
在微量铜离子存在的情况下,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对酪蛋白进行接枝聚合反应. 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和荧光探针法研究接枝酪蛋白的乳胶粒子的粒径和内部极性, 实验结果表明, 在接枝聚合反应初期, 以MMA在酪蛋白乳胶粒子内部的接枝共聚反应为主; 进入反应后期, 以MMA自身的均聚反应为主. 当铜离子的浓度增加时, MMA的均聚趋势增强. 与萃取前相比, 萃取后的接枝酪蛋白乳胶粒子的粒径变大, 粒子内部极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烷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界面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十四烷基磺基甜菜碱(BEl4)和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BEl6),并在高矿度条件下研究了所获得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烷基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在高矿化度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质量分数为0.011%~0.182%的BEl4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量级,质量分数为0.012%~0.078%的BEl6可以在高矿化度下与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质量分数为0.039%的BEl6与质量浓度为800-2500mg/L的HPAM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在高矿化度条件下的界面张力也均可达到超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暂态稳定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BP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新方法,选取了以稳态特征量、故障初始时刻特征量和暂态特征量构成的综合特征量作为稳定性评估系统的输入特征量。以0至1之间的小数作为评估系统的输出值,根据输出值的大小判定系统是否稳定。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解决了BP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的问题和遗传算法应用于复杂的多变量优化系统时速度很慢的问题,并且对不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C1 8BE)水溶液在不同 pH值时的表面张力 ,由此得到的CMC和γCMC值在 pH =4.0时低于在 pH =9 0时的相应值 ,而其饱和吸附量在 pH =4 0时较高。这表明C1 8BE在 pH =9 0处于两性时的亲水性较强。还计算得到了相关的胶团化热力学函数。用稀释法测定并计算了C1 8BE 异戊醇 正辛烷 水体系W /O型微乳液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 ,在pH =4 0时 ,反胶团水内核半径、液滴有效半径及反胶团液滴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平均聚集数等值均较在 pH =9 0时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轴拉伸和冷镦试验,研究10.9级紧固件用冷作强化非调质钢MFT10在冷变形过程中的包辛格效应(BE),探讨影响BE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MFT10钢具有较高的冷镦合格率;当冷拔减面率为25.00%时,试验钢能够满足10.9级紧固件用钢的强度要求,此时进行冷镦时,包辛格效应值最大、压缩抗力最小;MFT10热轧盘条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M/A岛组织,组织中软相、硬相(如M/A岛)的强度差是产生包辛格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以Fe3O4/SiO2复合微球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掺杂的磁性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SEM、FT—IR和VSM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活性艳红K-2BP为目标降解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易于磁性固液分离,K-2BP溶液初始浓度为20 mg/L,pH值为2,光催化剂的添加量为0.5 g/L,Bi摩尔分数为0.6%的光催化剂时的催化活性最高,光催化反应5 h后K-2BP的降解率达到88.38%。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单播链路的重传效率,发射端采用网络编码将多个重传数据流的增量冗余版本经过合并后再传输给接收端.基于置信传播(BP)算法,接收端从经过网络编码的组合数据流中检测出各个重传数据流,并和在前次传输时缓存的数据流软合并后译码.此外,再用BP算法将先译码成功的数据流从组合数据流中消除,以提高未成功译码数据流的检测性能.和单播链路上传统的多数据流独立自动请求重传(ARQ)相比,多数据流联合ARQ能够将单播链路的频谱效率提高大约10%,而仅导致低于22%的复杂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