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测量相转变的"比容差法"应用至轴承钢材料的残留奥氏体含量的精确测定。由轴承钢体积定量的测量,以标准的X射线衍射法进行校验,建立了轴承钢残留奥氏体含量-比容的关系线,由此根据比容差法来定量测量残留奥氏体相的含量。对GCr15轴承钢的测量实例表明:该方法可对轴承钢冷处理后的奥氏体转变量进行精确测量,建立的工作曲线表明,GCr15钢的残留奥氏体含量与比容之间可用线性关系表示。与X射线衍射法校验的测量结果相比较,两测量结果的偏差小于8%。  相似文献   

2.
赵晗  张岩 《物理测试》1990,(6):52-53,13
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是钢中组织的重要参数,X射线衍射仪法是测定钢中残余奥氏体普遍应用的方法,此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不足之处是很难进行其强度因子G的严格计算,结果波动较大。本文提出利用包括重叠线条在内的所有衍射峰信息进行无标测算,以求解钢中残余奥氏体量的方法。原理设无织构或织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样品中含有残余奥氏体(A)与马氏体(M)两相,且:式中K为比例系数,I_A,I_M分别为A与M不重叠衍射峰的强度,Q为试样中A、M所有在扫描范围内的总强度(包括重叠峰),Q_A、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近年来对钢中残留奥氏体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不同零件和使用条件,控制合理的残留奥氏体含量对性能是有利的。本文针对20CrMnTi钢,C-N共渗后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得到不同的残留奥氏体量,用X射线衍射测量残留奥氏体量。并且绘出层深与残留奥氏体分布曲线。试验为研究材料性能与残留奥氏体的关系和对20CrMnTi齿轮钢,以C-N共渗制定热处理工艺,控制残余奥氏体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在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时,一般都沿用Cohen方法来处理,其结果是以残余奥氏体含量的体积百分数V_A表示 V_A=(1-V_c)/(1+G_M~A(I_M/I_A) (1)式中A、M、C分别为奥氏体、马氏体和碳化物,I为衍射峰实测累积强度,G_M~A为奥氏体对马氏体的G因子。钢中碳化物含量很少时,  相似文献   

5.
两相区热处理工艺对9Ni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9Ni钢中回转奥氏体的含量及其分布,并测定了两相区热处理(QLT)各阶段钢中的回转奥氏体含量,讨论了此过程中9Ni钢组织的演变,进而分析了该工艺对9N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经两相区热处理后,回转奥氏体的分布状态及稳定性对9N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磁性法、金相方法和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GCrl5轴承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探讨了残余奥氏体含量对GCrl5轴承铜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法测量GCrl5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快捷、准确,易于实现产品生产中的在线快速检测,轴承钢中残余奥氏体对轴承运行过程中疲劳寿命的影响,必须结合应力形态、分布、运行状态及诱发马氏体转变性能等方向进行综合研究来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推导了一个能解决具有强烈择优取向的多相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测定的X射线定量公式,并用该公式计算了具有严重择优取向的四相合金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衍射仪,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测定3Cr2W8V模具钢在1250℃奥氏体化后油淬、并经不同温度回火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第二相的含量以及采用高温显微镜测定钢的常温硬度和高温硬度,研究了残余奥氏体和第二相的含量与3Cr2W8V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使用装有自动发散狭缝和石墨单色器的APD-15X射线衍射仪对经激光处理的GCr15进行了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处理层仅含有奥氏体和马氏体,其奥氏体含量高达22.39%。并研究了自动发散狭缝、单色器对衍射强度和残奥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不采用计算机自动测量,则自动发散狭缝测得的衍射强度虽提高很多,但残余奥氏体含量反而下降,因而必须进行强度校正。单色器明显降低衍射强度,但若计算公式中包含有强度比,则试验测得的强度毋需校正,对结果不会有明显影响。在计算残余奥氏体含量时,采用本文列出的G因子或采用非单色器时的G因子均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评价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残余应力,采用X射线衍射法进行应力测试,并通过对等强度梁应力的X射线测试,得出316L奥氏体不锈钢测试的最优参数。使用该测试参数对两种约束条件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奥氏体不锈钢残余应力,应以(311)晶面为衍射晶面,且Mn靶的测试效果优于Cr靶。两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纵向残余应力沿横向和纵向的分布情况相同,但预置反变形的纵向拉、压应力值均大于背板约束的纵向拉、压应力。横向残余应力沿横向随距焊缝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随距焊缝的距离增加,反变形条件下横向残余应力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而背板约束时仍保留一定的残余拉应力。横向残余应力沿纵向的分布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YB/T 5338-2006规定的方法和Rietveld全谱拟合方法分别对40Cr2Ni4Mo V钢淬火后650℃回火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十分相近。分别用Cu靶和Co靶对40Cr2Ni4Mo V钢进行了步进衍射扫描。结果表明,Cu靶衍射谱吸收较大,Cu靶吸收因子为10.92583 cm~(-1),Co靶吸收因子为6.165727 cm~(-1),根据Cu靶衍射谱计算所得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小。Rietveld全谱拟合方法具有准确、方便和快捷等优点,可作为用X射线衍射仪定量测定残余奥氏体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种不同热加工工艺进行了一种C-Mn-Al-Si-Nb钢的轧制,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拉伸实验研究了它的组织及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控制冷却TRIP(相变诱发塑性)钢工艺、动态相变TRIP钢工艺及贝氏体等温处理工艺下,实验钢分别获得了以较粗大铁素体、细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为基体,并含有一定残余奥氏体的多相组织。控制冷却TRIP钢强度最低,但同时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低,变形过程中转变最多,加工硬化能力较强,延伸率也最高。动态相变TRIP钢中细晶铁素体提高了基体强度,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高,变形初期加工硬化能力不足。贝氏体钢基体强度最高,但残余奥氏体稳定性也较高,变形过程中转变量最少,对塑性提升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彩色金相、SEM、TEM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低碳-硅-锰TRJP钢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TRIP钢变形前的组织为F、B和残余奥氏体,经拉伸变形后部分残余奥氏体在应变作用下转变为孪晶结构的马氏体,提高了钢的强度;TRIP钢的断裂为韧性断裂,位于F晶界处的残余奥氏体发生相变从而松弛了应力,延缓了断裂的产生,使TRIP钢板获得高塑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量彩色金相、X射线衍射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及不同的冷轧压下率对低碳Si-Mn系TR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退火温度,再结晶铁素体和二次铁素体的含量不同.当冷轧压下率为55%时,经820℃×110 s+410℃×440 s热模拟工艺后,实验钢中铁素体量约为60%,贝氏体和马氏体量约为34%,残余奥氏体含量约为6%,残余奥氏体的碳含量为1.3%,可以获得好的相变诱发塑性及好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研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同饱和磁感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在饱和磁化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交流磁导率同金属奥氏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法对九脚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制作了九脚传感器,并测量了不同奥氏体含量的Q235钢样品,结果与标定结果吻合较好,证明该方法稳定性好、精度高,适合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TRIP钢中残余奥氏体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海涛  唐荻  刘强  刘仁东  严玲 《上海金属》2007,29(5):155-159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贝氏体等温转变后TRI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RIP钢在贝氏体转变区400℃~440℃下保温120~300 s,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不断增多、残余奥氏体碳含量大致呈降低趋势。TRIP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主要以薄膜状、粗大块状和细小粒状的形态存在。粗大块状的残余奥氏体稳定性最差,薄膜状次之,细小粒状最稳定。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不足,或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偏高造成碳含量的不足,都会导致TRIP钢综合成形性能的降低。此外,贝氏体等温处理时间过长,渗碳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从而降低了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磁性法等手段对 X90管线钢中夹杂物、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形貌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分析冲击和拉伸试验前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研究了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X90管线钢中的夹杂物不严重,主要为 D类球状氧化物夹杂; X9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以板条贝氏体为主,也含有少量的粒状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X90管线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不稳定,在冲击和拉伸试验时发生马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18.
等温淬火工艺对高硅铸钢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祥  李言祥 《铸造》2006,55(3):284-287
采用X射线衍射对高硅铸钢等温淬火热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量以及残余奥氏体含碳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40~400℃等温淬火处理时,在较低的等温温度下,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以及残余奥氏体含碳量较低,随着等温温度的提高,残余奥氏体量以及残余奥氏体含碳量逐渐上升。在贝氏体转变初期,最终组织中残余奥氏体量较少,残余奥氏体含碳量较低;在等温处理时间内,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量以及残余奥氏体含碳量逐渐增加,在等温60min时达到了最大值,然后减少。  相似文献   

19.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两种TRIP(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分别进行不同贝氏体温度的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和X射线衍射研究钢板的性能及残留奥氏体转变.结果表明:高的原始残留奥氏体量和残奥中碳含量,可使得钢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另外,建立起残留奥氏体随真应变的转变模型,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恒华  常汝勤 《物理测试》1990,(4):43-45,42
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一组不同热处理制度下高速钢中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等相的含量,并与背散射X光穆斯堡尔法测得的残留奥氏体量以及定量金相法测出的碳化物量等进行了比较。从实验中得到,用X射线衍射法可以同时精确地测出高碳高合金钢中各相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