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乳状液膜脱酚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对酚质量分数为0.06%的废水,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0.0005%以上,净化率达99%以上。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
乳化液膜法处理柠檬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包水(W/O)型乳化液膜处理柠檬酸水溶液.研究柠檬酸在磷酸三丁脂(TBP)为流动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Na2CO3溶液为内相试剂、煤油为膜溶剂的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考察表面活性剂浓度、载体种类和用量、油内比(Roi)、乳水比(Rew)、柠檬酸浓度、内相试剂浓度等对柠檬酸溶液COD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探讨用载体TBP替代正三辛胺(TOA)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得出的最佳条件为:膜相为质量分数分别为3%的TBP和Span-80煤油溶液,外相为0.06 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内相为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Rew=1∶10,Roi=1∶1,提取搅拌速度为450 r/m in,且用载体TBP完全可以替换TOA进行实验.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 m in内即能使水溶液中柠檬酸COD去除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3.
乳状液膜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工程应用出发,研究膜相材料以及乳状液使用条件对乳状液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溶剂,表面活性剂,应用件等对膜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进行了表面活性剂T154和Span80制备W/O单重乳状液膜的研究。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制乳搅拌速度、油内比、内相NaOH浓度和乳液静置时间对两种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状液膜破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154和Span80制备的乳状液膜的破损率均随各考察因素的增大而降低或升高(除制乳搅拌速度外),但前者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后者。实验确定了T154制备乳状液膜的最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当乳状液膜静置时间为1、4、8 h时,其破损率分别为2.3%、4.7%和7.8%,显著低于Span80制备的乳状液膜的破损率9.2%、21.9%和48.4%。  相似文献   

5.
分离/曝气微孔膜—生物反应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以聚乙烯微孔管为膜组件的分离/曝气微孔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微孔膜组件进行分离/曝气交替运行,可有效地清除膜组件表面的泥饼层,较好地保持膜过滤性能的稳定。分离/曝气微孔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可获得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相似的出水水质,系统出水COD<50mg/L,NH3—N<1mg/L,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大于85%和98%。  相似文献   

6.
采用Span80-TBP-NH3.H2O体系乳状液膜法提取溶液中的Fe(Ⅲ),研究表面活性剂含量、载体含量、内水相试剂浓度、外水相硫酸浓度等对铁离子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膜相组成为Span80:TBP:石蜡:煤油(体积比)=5:4:2:89、内水相氨水浓度为1.5 mol/L,用微分法求得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nC≈1.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4种碳链长度的酯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作为絮凝剂对干法工艺处理的玉米酒精糟废液进行了絮凝处理实验。絮凝后对废液的透光率及COD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在不调节pH值及室温条件下与双子表面活性剂、淀粉阳离子、壳聚糖阳离子对比絮凝处理效果,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好于淀粉阳离子、壳聚糖阳离子的絮凝能力;同时考察了酯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碳链长度对COD去除率的高低顺序为C14>C16>C12>C10。实现了不用碱中和废液而直接进行絮凝处理的工艺改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三正辛胺、仲辛醇和磷酸三丁酯为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制成的乳状液膜处理含Cr(Ⅵ)水样的破乳方法,对离心破乳、化学破乳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破乳后的油相重新进行了制乳、破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破乳后的油相重新制乳,其Cr(Ⅵ)的提取率可达98%以上,再次破乳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4种碳链长度的酯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作为絮凝剂对干法工艺处理的玉米酒精糟废液进行了絮凝处理实验。絮凝后对废液的透光率及COD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在不调节pH值及室温条件下与双子表面活性剂、淀粉阳离子、壳聚糖阳离子对比絮凝处理效果,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好于淀粉阳离子、壳聚糖阳离子的絮凝能力;同时考察了酯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碳链长度对COD去除率的高低顺序为C14>C16>C12>C10。实现了不用碱中和废液而直接进行絮凝处理的工艺改造。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改性及吸附混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温下用HCI:H2SO4=1:1的混酸、CaO溶液等多种改性剂对粉煤灰进行处理,得到改性粉煤灰,研究结果表明,此改性粉煤灰对含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效果比未改性粉煤灰的处理效果显著增加.用HCI:H2SO4=1:1的混酸改性的粉煤灰对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混凝性能,去除率达97.04%.以CaO改性的粉煤灰对含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95.55%和98.2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为载体的大块液膜体系处理含镍(Ⅱ)废水.应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料液相中金属离子浓度、载体浓度、反萃剂浓度、料液相pH对镍(Ⅱ)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镍(Ⅱ)迁移的最优方案为料液相中金属离子浓度为0.03mol/L,载体浓度为6%,反萃剂浓度为0.05mol/L,料液相pH为10.在最优条件下,迁移时间180min,迁移率可达53.92%.因素的影响主次为镍(Ⅱ)浓度〉料液相pH〉载体浓度〉反萃剂浓度.  相似文献   

12.
对乳化液膜的膜破损进行了分析,并在乳化液膜处理含Cu2 废水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膜增强剂、膜内相酸度、制乳时间以及制乳转速对液膜破损率的影响,并当液膜破损率在1%~2.5%时,确定了M6401-L113B-液体石蜡-煤油-H2SO4乳化液膜体系的膜相组成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长春市总悬浮颗粒物元素组分及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H-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以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机碳测分析仪、GC/MS为测试手段对长春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中的无机元素、有机碳(OC)和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测试.通过对各元素和有机物的组成和浓度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阐明长春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特征与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4.
The hollow fiber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extraction was introduced to treat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to recover phenolic compounds,with tributyl phosphate (TBP) as carrier,kerosene as the membrane solvent,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as the stripping agent and PVDF as the membrane material. Factors having strong impact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ere studied in detail,including the mass transfer mode,twophase flow rate,stripping phase concentration. As extraction system with 20% TBP-kerosene,parallel flow mass transfer,stripping phase concentration 0.1 mol/L,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could be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the time required to reach equilibrium for the extraction is 50 min, and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phenol is 86. 2% and the phenol concentration of effluent is 98.64 mg/L.  相似文献   

15.
液膜法处理废镉镍电池浸出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乳状液膜从废镉镍电池的浸出液中有选择性地分离镉的问题,确定了以二异丙基水杨酸(DIPSA)和三辛烷基硫化磷(TBPS)为液膜载体和协同载体的乳状液膜体系.实验考察了载体用量、浸出液的pH值、内水相中硫酸的浓度、油内体积比(Roi)以及乳水比(Rew)对该乳状液膜迁移Cd^2 、Ni^2 和Co^2 的影响,以及油相回用和资源利用.结果表明,在最佳液膜操作体系下,Cd^2 的回收率在98%以上,Ni^2 和Co^2 的损失率(即迁移人内水相)均在1%以下,油相可回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示踪技术研究乳化液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含量,制乳和萃取过程中的搅拌速率是主要影响因素;前两者并能明显地改变乳化微粒的大小及分布。  相似文献   

17.
乳化液膜分离技术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胺水溶液的乳化液膜(煤油-磷酸三丁脂-Span80-HCl溶液)处理过程,对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搅拌速度、乳水比(Rew)、油内比(Roi)、外相pH值及处理时间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80mg/L的苯胺水溶液经该法处理后,苯胺去除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氧传质效率,利用动态溶氧法测定曝气量(0.84~4.2m3/h)、填料填充率(0~30%)、反应器高度(0~0.5m)、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电解质NaCl等因素对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量的增大,氧传质系数从0.002 5/s增加到0.066/s,填料固含率在10%时氧传质效果最好;反应器高度主要影响气泡的压力进而影响气液接触面积,随着气泡的上升,氧传质系数从0.011逐渐降低为0.009 6/s;表面活性剂在0~0.015g/L浓度范围内氧传质系数逐渐降低;NaCl通过改变气泡表面的ζ电势和表面张力进而影响氧传质效果,在0~20g/L范围内,氧传质系数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