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景电一期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重点工程之一。在工程建设中 ,同时考虑渠道防渗与防冻 ,依据防渗体冻害特性及运行条件 ,采用了几种不同的防渗、防冻等节水措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周瑾成 《防渗技术》2002,8(3):45-48
景电一期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重点工程之一,在工程建设中,同时考虑渠道防渗与防冻,依据防渗体冻害特性及运行条件,采用了几种不同的防渗,防冻等节水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渠道防渗,减少输水损失,是大中型灌区实行节水灌溉的重要措施.渠道采取防渗措施后,在不同的流量下,每公里防渗渠道输水损失将减少多少?经济上是否合算?我们通过对沈阳市部分灌区渠道防渗的实践,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是节水灌溉各环节中重要一环,是一顶有效节水措施。通过简述渠道防渗工程的作用、种类,防渗形式及优缺点,强调了在灌区规划设计中,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土壤、气温、地下水渠自然条件,满足渠道大小、耐久性、防渗等工程要求,确定防渗工程的形式,规模、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水资源和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率的定量描述,说明了山西省水资源的匮乏程度和面临的严峻状况,并阐述了山西省节水农业改造的必要性。文中重点指出渠道防渗是诸多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中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主要节水措施之一,同时又是当前农田灌溉节水改造的关键环节。文章简述了山西省渠道防渗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渗形式、防渗效果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不同防渗形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节水总量,还是从经济效益,都说明渠道防渗在农田灌溉节水改造中均占有极大比重,对山西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最后对各类灌区及各级渠道推荐了相应的防渗形式,并指出了现有渠道防渗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以民勤绿洲为背景,分析了渠道防渗与局部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依据系统论和生态学、水利科学等理论,兼顾节水与生态平衡,提出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渠道防渗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渠道防渗中节水与生态需水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分析探讨了灌区发展受到的制约因素和渠道混凝土衬砌防渗的必要性与采取防渗节水措施后的经济效益,介绍了采取新技术、运用新工艺节水防渗的几点做法,提出了渠道防渗的工程措施与对策,并探索了实施节水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庆胜 《山西水利》2009,25(4):62-63
汾河灌区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过程中,针对汾东灌区的不同地段渠道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三种渠道防渗技术的施工工艺,通过采取防渗措施,使渠道防渗标准和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得到提高,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该施工工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渠道防渗在山西省节水农业改造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水资源和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率的定量描述,说明了山西省水资源的匮乏程度和面临的严峻状况,并阐述了山西省节水农业改造的必要性。文中重点指出渠道防渗是诸多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中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主要节水措施之一,同时又是当前农田灌溉节水改造的关键环节。文章简述了山西省渠道防渗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渗形式、防渗效果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不同防渗形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是节水灌溉各个环节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不同地质、经济、技术条件等方面深入闸述了采取不同防渗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渠道防渗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渠道防渗措施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两者总体上成正比关系:针对某一灌区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快地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要作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井渠结合灌区及不同的区域,应根据机井密度、地下水位、渠道引水量及当地降水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适宜防渗率。  相似文献   

12.
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鉴于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我国十分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适合我国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地面节水灌溉和简易节水灌溉等。我国目前正在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预先作好充分论证,严格掌握标准;与农业增产技术结合,开发多种水资源;选择优质设备;提高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使秦王川及其周边地区宜开发的土地得到合理开发,满足兰州再发展的需要,考虑秦王川周边的水资源状况,对引入大秦工程实施节水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节水工程措施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提高渠系防渗建设标准,改变灌溉方式,开采补不,经分析计算,采取节水工程措施后,每年可节水12288万m^3,节余的水量除可新发展2.27万hm^2灌区外,并富余2159万m^3可量可供城市发展之用,分析结果表明,采取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泾惠渠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论述了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发展中应以节水增效为中心 ,加大灌区水源工程建设、干支渠防渗衬砌、田间节水灌溉改造及灌区灌溉管理设施的建设 ,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灌区供水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水分生产效率以及直接节水增产效益 ,同时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探讨(北疆供水工程戈壁段)输水明渠防渗结构水胀破坏原因和改造处理措施,并提出薄层防渗结构渠道防护水胀破坏的几点建议,供此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探讨(北疆供水工程戈壁段)输水明渠防渗结构水胀破坏原因和改造处理措施,并提出薄层防渗结构渠道防护水胀破坏的几点建议,供此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渗漏引起的坝后土壤盐渍化问题及防治措施,以恰拉水库为例,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水库在不同防渗措施与截排水系统的联合作用下对坝后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上游防渗、下游截排"的形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坝后农田地下水位,防治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相比无防渗和水平铺盖措施,垂直防渗措施结合截排水系统更能有效地将下游渗流稳定区的地下水位埋深控制在2.67 m,大于周边农田的"临界埋深"(2.45 m)。防渗措施与截水沟的联合作用重点解决了坝后渗漏水的"来源"问题,而排水系统不但可以保证截水沟控渗效果的持续性,还可以解决渗漏水的"去向"问题——坝后截排水系统与农田渠系的结合使坝后渗漏水用于农田灌溉,最终实现了坝后控渗、治理土壤盐渍化体系与农田灌溉体系相结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张志红  徐胜春 《人民长江》2009,40(12):20-21
混凝土防渗墙是在松散透水地基中以泥浆固壁连续造孔成槽,在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材料筑成的、起防渗作用的地下连续墙。它是工程闸坝基础垂直防渗的主要手段,也是关系到闸坝安全和坝体稳定性的关键工序。东江水利枢纽一期工程集中在右河汊,主要由船闸、12孔拦河闸坝、发电厂房组成。依据设计,坝基防渗为地下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墙厚0.6 m,为C20W6混凝土,底部深入基岩1.0 m,平均深度约12~18 m。从船闸连接段至右拦河闸坝与发电厂房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渗系统。对防渗墙的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运城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8 .4 亿m 3 ,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6 .1 亿m 3 ,目前年开采量7 .5 亿m3 ,超采1 .4 亿m 3 。2000 年全区缺水11 .78 亿m 3 ,其中主要是灌溉缺水。解决缺水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与节流并举。节水工作范围广、投资大,应首先改变旧的灌溉习惯,推行沟畦灌溉。渠道防渗重点抓全面配套,提高水利用系数。田面节水新技术应先搞实验,再逐步推广。开源之路在于兴建黄河水源工程,近期先建浪店水源工程,长远方案是实施禹门口引水,远近结合,在保证灌溉用水同时向城市及工业供水。  相似文献   

20.
渠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首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对密云水库上游部分灌区进行了混凝土防渗衬砌。然而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防渗混凝土扳产生了裂缝,对渠道的运用管理产生了危害。这个常见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困扰着设计施工管理单位。针对渠道衬砌混凝土特点,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