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诗 《中国宝石》2021,(4):72-75
岫岩玉主要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岩玉的得名也源自于此,目前探明岫岩玉储量约300万吨。岫岩玉石旷区主要产出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黄玉等)以及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甲翠)三大类。岫岩满族自治县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生产销售总量占全国同行业8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宝玉石》2020,(1):83-83
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中规定,珠宝玉石的基本名称为其品种的矿物学、岩石学、材料学及传统宝石学名称,基本名称中,涉及地名者不具有产地意义,如和田玉,指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要成分的矿物集合体,并不特指产自和田;岫玉是蛇纹石玉的统称,并非特指产自辽宁岫岩者;独山玉指以斜长石、黝帘石为主要成分的玉石,并非特指产自南阳独山者.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玉石王国,爱玉,赏玉,戴玉和藏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人对美玉情有独钟,对玉石的识别和鉴赏颇具慧眼,新疆的软玉(和田玉),丁香紫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独山玉,梅花玉,福建的寿山石,青海的乌兰翠,南京的雨花石,湖北的绿松石,浙江的青田石……  相似文献   

4.
帕岩玉矿脉分布于辽宁省辽东地区的岫岩、海城、大石桥和盖县等地。据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开采和利用岫岩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1万年,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本文将依据考古学资料,海城仙人洞古人类遗址发现的人类打制的帕玉石片,来探讨人类最早开发岫岩玉矿石,并利用岫玉制作生产工具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对市场一种被称为“青海翠玉”的玉石进行研究 ,发现其主要矿物成分是白云石、伊利石和石英 ,是一种新的玉石品种。外观特征 (主要是颜色及分布特征 )和物理参数 (密度 =2 .84±和折光率 =1.5 2± (点测 ) )是其区别于相似玉石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岫岩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玉石矿山,供应全国玉雕业约70%的玉料;在中国宝玉石协会2000年2月举办的全国性“国石”评选活动中,岫岩玉名列十大“候选国石”之首。岫岩玉雕品畅销国内外,玉产业是岫岩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岫岩玉  相似文献   

7.
岫岩软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岫岩软玉的初步研究王时麒段体玉闫欣辽宁省岫岩县因产岫岩玉而扬名海内外。其实,岫岩不仅产蛇纹石质玉石,另外还产出透闪石质玉石,即软玉,却鲜为人知,我们为了和岫岩玉相区别,称之为岫岩软玉。经过精心雕琢的岫岩软玉,既是珍贵的装饰品,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  相似文献   

8.
近日.岫岩玉都展出一块罕见的宝石——蛇纹石河磨玉。它的发现和展出,雄辩地证明岫岩不仅产透闪石河磨玉.也产蛇纹石河磨玉。它的发现为岫岩玉家族增添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相似文献   

9.
徐万臣  陈劲竹 《中国宝石》2007,16(1):211-211
众所周知,在珠宝玉石销售市场二级鉴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玉石品种主要是翡翠、软玉、蛇纹石玉、寿山石、木变石、鸡血石、独山玉、碳酸盐玉、石英岩玉等等,最近,在珠宝鉴定时,  相似文献   

10.
钙铝榴石质玉是指矿物成分以钙铝榴石(水钙铝榴石)为主的多种矿物致密块状集合体的玉石。玉石中钙铝榴石成分含量高者往往硬度高,透度好,密度大,抛光性好,但韧性稍差。这类玉石在国外早有开发利用,而在我国开发较晚,未引起重视。实际上这是一类质量不错、色泽鲜艳、品种不少、价值较高、近年已大量开采使用的玉石。学术上理应在“玉石”分类中独辟一类。这类玉石的矿物成分不是单一矿物,常以致密块状集合体出现,用途也是用作雕刻原料,其特点和玉石完全一  相似文献   

11.
梅岭玉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介绍江苏省梅岭玉(软玉)矿床的地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室内镜下观察、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电镜分析、X射红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后认为:梅岭玉是透闪石族的软玉,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等不同的品种。矿床是多成因形成的;其中以透闪石矿物为主物的梅岭白玉是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以钠透闪石矿物为主的青玉形成较虹,是由“玉浆”贯入后,在低压高温下的迅速冷凝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和田玉岩石结构及构造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对新疆和田玉显微结构的观察和研究,按其主要矿物透闪石组分的表现形式,较为系统地划分了和田玉的结构类型,并就各种显微结构与其相应手标丰的质地加以对比。对研究和田玉形成的成因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对其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东周时期为"吴头楚尾",处于吴越文化及楚文化两大文化圈的交汇地带。以江西省为中心,分析了江西及其邻省东周玉器的工艺特征,了解了吴越玉器及楚地玉器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脉络。通过玉觽、玉璜及玉璧三种玉器的对比发现,东周时江西的玉器制造受吴越文化及楚文化的共同影响;同为南方玉文化代表的吴越玉器与楚地玉器不断的交流融合,但仍同中存异:前者细密纤巧,写实与写意相互交映;后者气势张扬,为富于动感的写实风格。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几种宝玉石矿产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辽宁省的金刚石、水晶、岫玉和玛瑙等几种宝石资源的产状、宝石特征及资源的产状、宝石特征及资源开发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软玉品种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及表观特征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软玉品种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主要矿物相似,微量元素及次要矿物存在差异,对产地和品种鉴别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一般而言,新疆白玉及青白玉、优质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具有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透闪石质量分数高,纤维细小且紧密交织,反映在外观上质地细腻油润、光泽柔和,韧性强。新疆青玉、部分青海白玉、烟青玉、岫岩软玉以及韩国白玉以显微纤维交织结构、显微纤维-叶片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粒状变晶结构及斑状变晶结构为主,透闪石质量分数相对较低,纤维粗且纤维之间的空隙大,表现在外观上质地粗糙,油润感差,韧性降低。新疆、俄罗斯及加拿大碧玉的结构类型和结晶度相似,表观特征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和氏璧材质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云 《珠宝科技》2003,15(3):47-52
通过评述上个世纪以来有关和氏壁材质研究的各种观点,指出传统大众媒介在报道和氏壁材质研究方面的误区,同时得出结论认为,和氏壁既不是寓言,也不是传说,而和氏壁的材质既不可能是拉长石、月光石、绿松石、南阳石或者冰洲石(方解石),也不可能是软玉(不管是所谓石包玉还是猫眼软玉),更不可能是三峡奇石。  相似文献   

17.
王春云 《珠宝科技》2003,15(5):19-26
以历史记载和研究为基础,应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分析方法,论证了秦代传国玉玺不是历史传说的一枚,而是有和氏壁和蓝田玉两个版本。其中和氏壁版本最早刻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颜色为青碧色,但于秦王政二十八年丢失于洞庭湖湖底,而后在秦王政三十六年为人以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形制和同样的刻文所重新仿刻并献回;而蓝田玉版本刻于丢失和氏壁版本的秦王政二十八年,刻文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颜色为白色,这一版本于是年取代丢失的和氏壁版本而取得正统传国玺地位。该两个版本的观点对于鉴定和判别后唐以后历朝自刻的和仿制的传国玉玺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来源的所谓传国玉玺也有帮助。而秦王政二十六年一统天下时琢刻的原版和氏壁传国玺有可能仍然沉睡在洞庭湖湖底,值得当今世人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介绍玉石纤维的研究现状、制备方法和特性,对玉石纤维在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上的应用做了进一步阐述,并预期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中所构拟的一枚具有神力的玉石。《红楼梦》通过对"通灵宝玉"的情节设计,对我国传统玉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既没有全面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红楼梦》对玉石成因和功能的理解带有浓重的神话和宗教色彩,对玉石的自然美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歌颂,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玉石的态度进行了准确的描绘,对玉石市场上赝品流行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并对平民百姓制作玉石赝品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同情。"通灵宝玉"不仅是一块美玉,也是一个象征符号,具有封建世袭继承制的象征意味,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政治权力、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婚姻选择,曹雪芹对此做了巧妙而深刻的批判。《红楼梦》中的玉文化是曹雪芹对他所处时代的玉文化的立体写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三个产地的软玉(透闪石玉)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中国是产软玉大国, 除新疆和田外, 江苏溧阳、辽宁岫岩亦有产出. 采用电子探针、 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三个产地的软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测试研究, 从地质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证明三个产地的软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典型的透闪石, 结构构造类似, 成因均为接触交代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