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肖欢欢  张艳 《冶金分析》2022,42(6):64-69
以环氧氯丙烷和O-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环氧化O-羧甲基壳聚糖(OCMC)后,再与Fe3O4和三聚氰胺 (MA)复合,制得三聚氰胺修饰的磁性O-羧甲基壳聚糖吸附剂(MA-OCMC/Fe3O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结构与官能团,并考察不同条件对吸附Zn2+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模型的特征。结果表明,控制pH值为6.0,0.13 g MA-OCMC/Fe3O4在100 mL 100 mg/L ZnCl2溶液中吸附60 min后达到平衡,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特征,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86.96 mg/g)接近实际饱和吸附量(86.48 mg/g)。在循环吸附-解吸6次后,MA-OCMC/Fe3O4对Zn2+的吸附率仅降低5.2%,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适用于含Zn2+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邢云  王贵芳 《冶金分析》2013,33(11):6-11
在超声波辐射作用下,以非质子溶剂二甲亚砜为溶剂,制备了新型吸附剂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以Pb2+、Cd2+和Co2+为吸附对象,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酸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等温线实验表明Langmuir吸附模型适合模拟金属离子在交联羧甲基壳聚糖表面的吸附过程,说明金属离子在交联羧甲基壳聚糖表面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Pb2+、Cd2+和Co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82.49mg/g、328.95mg/g和134.41mg/g。动力学实验表明,准二级方程适合描述此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
Pb2+作为一种具有生物蓄积毒性的重金属离子,严重危害着环境和人体健康,微痕量Pb2+的分离富集工作一直是研究热点。固相萃取技术虽能够获得较高的富集率,但材料的制备较为繁琐,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实验利用钼酸铵作为微痕量Pb2+的沉淀剂,建立了一种以微晶酚酞作吸附剂分离富集微痕量Pb2+的方法。分别考察了钼酸铵溶液的用量、酚酞溶液用量、酸度、盐的类型及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Pb2+的初始浓度对富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中Pb2+的含量为100 μg时,控制体系的pH=3~7,加入1.0 mL 5.0×10-4 mol/L钼酸铵溶液,1.0 g 硝酸铵,0.3 mL 70 g/L酚酞乙醇溶液,震荡摇匀后,静置10 min,Pb2+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的离子缔合物被定量吸附到微晶酚酞表面上,从而实现了微痕量Pb2+的分离富集。方法成功应用于合成水样中微痕量Pb2+的定量分离,富集率在95%~105%,能够满足微痕量Pb2+的分离富集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解制备松木生物炭(PW),并分别用KOH和CH3COOK改性(PW-KOH和PW-CHK),探究了其在疏浚江水中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效果及不同pH条件下单金属和多金属体系中的吸附规律,并研究其吸附机理。PW-CHK和PW-KOH对Pb2+的吸附量分别是PW吸附量的7倍和5倍。PW-CHK的比表面积增加了3.5倍,并显示出更多的表面官能团。以PW-CHK为吸附剂探究了生物炭对微量元素Fe2+、Mn2+、Cu2+、Zn2+的吸附规律。PW-CHK 对Cu2+的吸附量增加了20倍。结果表明,CH3COOK改性的松木生物炭对去除疏浚江水中的Pb2+污染经济性能较高,且对微量元素Cu2+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涂滴法将石墨烯(GR)-二氧化锰(MnO2)分散液滴在玻碳电极(GCE),然后利用循环伏安法将离子液体(OMIMPF6)聚合制备得OMIMPF6/GR/MnO2/GCE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土壤中铅和镉的方法。实验表明,以4μL 2mg/mL的石墨烯-二氧化锰混合物分散液涂滴,电聚合离子液体30圈所制备的修饰电极,在0.1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5)的支持电解液中,Pb2+和Cd2+的氧化峰电流值相对较高。Pb2+和Cd2+的浓度均在5.0×10-8~1.4×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Pb2+和Cd2+检出限分别达到5.0×10-10mol/L和4.0×10-9mol/L。对含10μmol/L Pb2+和10μmol/L Cd2+的标准混合溶液平行测定9次和连续扫描30次,Pb2+和Cd2+峰电流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分别小于1.3%和4.3%,说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采用建立的方法用于土壤中铅和镉的检测,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7141—1997)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5.3%,回收率在97%~105%之间。  相似文献   

6.
吕婕  李北罡 《稀土》2023,(2):24-37
为制得高效绿色吸附材料,采用液滴聚合法通过La(Ⅲ)-Al(Ⅲ)双离子交联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 SA)及Fe3O4反应制得一种新型磁性聚合物凝胶球(Fe3O4@Al-SA-La),用XRD、SEM、FT-IR、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直接用于对水体中直接棕2(Direct Brown 2, DB 2)和直接棕95(Direct Brown 95, DB 95)染料的吸附,探究了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对该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A、La(NO3)3和Fe3O4溶液浓度分别为16 g·L-1、30 g·L-1和3.2 g·L-1, La(Ⅲ)-Al(Ⅲ)双离子摩尔比为3∶4时,将25℃下制得的凝胶球0.05 g用于吸附处理浓度分别为2500 mg·L-1和2000 mg·L-1  相似文献   

7.
以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磁性氧化石墨烯,再以乙二胺修饰,制备出氨基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EDA-MGO)。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I-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的官能团、表面形貌和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分析EDA-MGO的磁分离和回收性能,并探讨EDA-MG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立方相纳米级磁性Fe3O4均匀负载于氧化石墨烯表面,氨基功能化成功,且EDA-MGO具有很好的磁分离和回收性能。室温下,当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体积为100mL、吸附剂质量为0.07g、pH值为7、吸附时间为150min时,EDA-MGO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7.56%和139.37mg/g,其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剂循环使用6次后,吸附量为108.33mg/g,表明EDA-MGO具有很好的再生循环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核桃壳粉作为生物质原料,依次采用H2O2和FeCl3为改性剂,在限氧条件下制备磁性核桃壳生物炭,然后以壳聚糖为改性剂、聚乙二醇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磁性核桃壳生物炭复合材料(CS/MWSB),采用SEM、FT-IR、N2脱附、XRD、XPS、VSM技术对其形貌和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CS/MWSB对模拟废水中Pb(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S/MWSB的表面有大量微孔结构,表面负载球状Fe3O4颗粒和壳聚糖,CS/MWSB的活性基团和芳香基团有所增加;壳聚糖负载量为30%的CS/MWSB对Pb(Ⅱ)的吸附能力最强;对于初始浓度为400 mg/L的Pb(Ⅱ)溶液,当吸附剂投加量为4 g/L时,在pH为5.0、温度为40℃吸附3 h时,CS/MWSB对Pb(Ⅱ)的吸附率达90.86%,吸附容量为89.86 mg/g; CS/MWSB对Pb(Ⅱ)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CS/MWSB可用于对于高浓度Pb(Ⅱ)废水...  相似文献   

9.
锌浸出液中回收锗是当前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其中吸附技术因其效率高、操作难度低、适用条件广,在工业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多巴胺自组装制备了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包覆的磁性Fe3O4颗粒复合材料Fe3O4@PDA,然后利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接枝得到了Fe3O4@PDA-PEI磁性富氨基材料。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磁滞回线(VS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多巴胺成功包覆了磁性纳米Fe3O4,且合成的Fe3O4@PDA-PEI具有疏散的纳米颗粒气凝胶结构,磁芯相在合成过程中并未被破坏,材料表面大量的氨基可作为吸附活性位点。考察了吸附初始pH对锗吸附量的影响,发现锗的最佳吸附pH为6左右。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Fe3O4  相似文献   

10.
李北罡  冯燕霞 《稀土》2022,(1):39-4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一种新型磁性壳聚糖(CS)-钇Y(Ⅲ)负载粉煤灰(FA)复合材料(CS-Y-FA@Fe3O4),用于偶氮染料直接棕95(DB-95)的吸附,探讨了重要吸附条件和吸附机理,评估了吸附剂效能。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075 g、自然pH的染料溶液起始浓度为5000 mg/L时,于298 K下CS-Y-FA@Fe3O4对DB-95的吸附速率极快,15 min达到平衡,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可达1585 mg/g和95.1%,比FA的吸附量增大16.6倍。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染料吸附行为能分别用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描述。热力学结果表明了吸附反应的自发放热性质。对吸附染料前后的CS-Y-FA@Fe3O4进行SEM、FTIR、UV-Vis和XPS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剂与DB-95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是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作为一种低成本磁性复合材料,CS-Y-FA@Fe3O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CaO -SiO2 -Na2 O -CaF2 -Al2 O3-MgO渣系 ,通过测定熔渣的粘度和Al2 O3吸收速率 ,研究连铸保护渣的Al2 O3吸收速率与粘度及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 ,当CaO SiO2 为1 .2左右时 ,粘度达到最小值 ,Al2 O3吸收速率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 0 .1 0Pa·s、8.4 0 3× 1 0 - 4 kg·m- 2 ·s- 1 。随着渣中Na2 CO3含量、CaF2 含量和MgO含量的增加 ,粘度减小 ,Al2 O3吸收速率增大。随着渣中Al2 O3含量的增加 ,粘度增大 ,Al2 O3吸收速率减小。粘度为Al2 O3吸收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熔渣粘度的增加 ,连铸保护渣的Al2 O3吸收速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CaO-SiO2-Na2O-CaF2-Al2O3-MgO渣系的粘性活化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CaO-Si02-Na20-CaF2-Al2O3-MgO渣系,通过测定粘度和粘性活化能,建立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模型,借此研究了粘性特征与碱度、Na20含量、CaF2含量、Al2O3含量及MgO含量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开发连铸保护渣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粘性活化能随着渣中碱度、Na2C03含量和CaF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Al2O3和MgO对粘性活化能的影响与碱度密切相关。连铸保护渣的粘度和粘性活化能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2'-Azido-2'-deoxyuridine and 2'-azido-2'-deoxycytidine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and for subsequent cell growth inhibition. Their mono- and di-phosphate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the reductase were also determined in a permeabilized cell system, along with the two nucleoside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dentify the first phosphorylation step involved in the conversion of the two azidonucleosides to the corresponding diphosphates to be rate-limiting in the overall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