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规范规定的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为基础,采用等沉降准则,引入单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概念,建立了基于沉降控制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的设计计算和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在试验实测值(520~624 kPa)之间,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工程实例、试验及参阅相关资料,研究长短桩相结合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模式,形成该类技术运用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为广东省珠江河口整治工程指挥部基地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该工程建设提供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必要的施工指引。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计算方法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可为该类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雄 《吉林水利》2016,(7):13-15
本文简单介绍了粉喷桩的定义、粉喷桩加固软弱地基的优点以及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基本理论。结合工程实例运用FLAC3D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了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粉喷桩的定义、粉喷桩加固软弱地基的优点以及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基本理论。结合工程实例运用FLAC3D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了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各险极复合地基的单极载荷试验、极周上载荷试验、复合单元体载荷试验以及有限元计算得到,在小变形范围内复合单元体的沉降与按线弹性或Duncan双曲线模型的计算结果一致.桩侧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可简化为三角形.由此应力传递规律和Mindlin位移解答给出了弹性状态下复合单元体荷载~沉降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并且给出由单极及极周土的现场载荷试验来推求复合体荷载~沉降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和传统的等长桩复合地基2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路堤荷载下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试验中路堤表面关键点处设置位移计,布设分层沉降标示点,在土层不同深度处埋置孔压传感器和土压传感器等。试验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中长桩的桩土应力比明显增大,并且在总桩长相同的条件下比等长桩复合地基更利于控制总沉降和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程实例、试验及参阅相关资料,研究长短桩相结合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载力计算模式,形成该类技术运用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为广东省珠江河口整治工程指挥部基地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该工程建设提供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必要的施工指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集中力弹簧模型及地基强度理论出发,推导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中短桩最短长度的确定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简化公式,为长短桩的计算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且能方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着大型海洋工程项目不断发展,对水下软土地基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水下挤密砂桩和水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等传统方法具有定位难、制桩难、桩体质量差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方法】借鉴陆上孔内深层强夯施工方法,因地制宜地提出水下套筒强夯复合地基成桩技术,该技术使用套筒阻隔海水进入桩孔,具有定位准、加固深和强度高等优点,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强夯碎石桩与传统碎石桩相结合的工况下,地基极限承载力提高50%以上,等长度群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比长短桩复合地基提升18%;在全部采用强夯碎石桩的工况下,地基极限承载力提高170%以上,等长度群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比长短桩复合地基提升3.7%。【结论】全部采用强夯碎石桩的复合地基比强夯碎石桩与传统碎石桩组合而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更多,在提高承载力方面,采用套筒强夯长短桩复合地基更加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省若尔盖花湖湿地整治工程实例为基础,利用GEO-SLOPE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天然地基和采用不同松木桩桩间距的地基护堤计算模型.采用邓肯-张模型模拟护堤和地基的本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护堤的应力和位移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松木桩桩间距模型的受力特征,得出满足沉降和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最优桩间距.  相似文献   

12.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雍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江北接线工程 ,对填土荷载下复合地基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长期现场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路基经深搅桩加固后 ,沉降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加固区沉降量较小 ,下卧层沉降量较大 ,总沉降量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柔性路堤下桩与桩间土的沉降规律有差别 ,桩身上部桩周土沉降较大 ,随着深度增加 ,桩周土沉降逐渐小于桩的沉降 ,在这个过程中 ,桩与桩周土存在等沉面 ;在填土加荷过程中 ,桩与土各自分担的应力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加荷时 ,桩上应力相对集中 ;间歇期 ,桩土应力比减小 ;体现了荷载传递过程中桩与土是相互协调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实体深基础法和应力扩散法常用于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为了解其适用性,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设计中采用桩端穿透淤泥层的处理方案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选用应力扩散法更能接近实际,当设计中采用桩端未穿透淤泥层的方案时,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建议选用实体深基础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滑坡治理新方法——梯形断面抗滑桩,分析了梯形断面抗滑桩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梯形断面抗滑桩桩间距计算模型。将该类桩的土拱效应视为两个独立的土拱作用,利用土体极限强度、拱脚强度以及桩间静力平衡推导了相应的桩间距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梯形断面抗滑桩桩间净距比其他矩形桩桩间净距大,说明梯形抗滑桩斜边的存在使土拱效应整体效果得到加强,梯形抗滑桩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抗滑桩具有更好的抗滑效果。  相似文献   

15.
振冲碎石桩是应对软弱地层的复合地基处理手段,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碎石桩径是成桩过程控制的核心指标。在碎石桩和土体宏观和细观参数标定基础上,梳理振冲碎石桩成桩工艺,基于离散单元法开展了振冲碎石桩成孔清孔、填料、振冲挤密等主要成桩过程模拟,并进行桩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流离散元能够较好地模拟振冲过程中碎石和土体的相互流动,模型反映出了碎石向土体的过渡界面;留振过程中,碎石和加密段周围土体孔隙率逐渐减小,表明振冲碎石桩对桩周土体有明显的挤密作用;离散单元法能够模拟出碎石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绘制的桩径和桩形表现出波动性,与常规公式计算方法相比更接近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6.
 在大面积深厚层软土地基上,修建低层(四层以下)楼房,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采用了碎石桩处理,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载荷试验及沉降观测等成果分析,处理后的地基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7.
桩-筏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所占比例较大,研究其变形特性对工程设计及运营期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PHC桩-筏复合地基和CFG桩-筏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PHC和CFG桩-筏复合地基建设期及运营期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桩长和面积置换率相同,桩刚度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若桩刚度相同,桩顶沉降随面积置换率增加而减小;PHC桩-筏复合地基整体变形小于CFG桩-筏复合地基,且在限制侧向位移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桩-筏复合地基在建造期(铺轨前)堆载预压3个月完成的沉降量约占堆载预压6个月沉降量的90%以上,约占铺轨后沉降量的80%,建造期沉降量约为运营后3年半沉降量的65.4%~78.6%。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振冲碎石桩逐渐应用到土石坝坝基处理中,为研究碎石桩加固地基对大坝应力变形的影响,以覆盖层地基上的某混凝土防渗墙风化料坝为背景,利用碎石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考虑坝料流变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在碎石桩加固地基与未加固地基下,大坝在蓄水期和运行期的应力变形。通过对比计算结果,系统总结了碎石桩加固地基对坝体与防渗墙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碎石桩加固地基下,大坝在蓄水期、正常运行1 a、正常运行5 a、正常运行10 a后,坝体和防渗墙的应力和变形相比未加固地基下都有所减小,相对而言,变形减小的幅度更大一些。可见利用碎石桩加固地基,可以有效地改善坝体和防渗墙的应力和变形,利于大坝保持稳定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以某一泵站改造工程为例,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泵站,对地基进行处理并在主体结构下面布置桩基,研究了三种不同的桩基布置方式对闸底板内力的影响,得到了桩基不均匀布置对减小闸底板负弯矩有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振冲法处理技术在水利水电系统应用前景广阔,常用来处理覆盖层,提高堤坝及构筑物的强度和抗滑、抗震稳定性。本次试验主要目的:首先,150kW振冲器能否穿透上覆局部厚达15m的碎石砂卵砾石层;其次,分析振冲法加固不同地层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