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掌握±800kV 宾金线浙江段线路走廊的雷电活动参数以作为线路防雷计算等工作的基础,利用雷电监测系统,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并对2010~2016年雷电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00kV 宾金线浙江段线路走廊靠近浙赣边界和金华换流站两段的雷电日数、地闪密度较大,属于雷电活跃区域;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可用IEEE推荐公式取得良好的拟合效果;沿线正地闪的主放电回击次数小于负地闪的主放电回击次数;不同年份雷电日、地闪密度差异较大,正地闪比例、雷击主放电回击次数均值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暂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800kV特高压直流系统的线路故障、区外故障、雷击等暂态过程的暂态特征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对各种暂态电压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暂态电压故障分量的谱能量分布特点揭示了对应暂态过程的内在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构成暂态保护判据可以可靠地识别直流线路故障;通过PSCAD/EMTDC的大量仿真计算,验证该原理可靠性高、动作速度快,满足特高压直流线路保护快速、灵敏、可靠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有关技术规程、试验数据,参照±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试验数据、设计及运行经验,通过直流击穿场强、塔头间隙的计算,提出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各工况下空气间隙的计算方法,对各工况下不同海拔的空气间隙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通过对仿真塔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各工况下设计的推荐参数。通过合理选取操作过电压工况下的空气间隙,从而保证线路安全运行,控制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4.
±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过电压保护特点及直流暂态过电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总结了±800kV特高压每极2个400kV12脉动换流器串联结构直流换流站的过电压保护特点.将其与现有±500kV直流工程换流站的过电压保护作了比较.同时以±800kV具体直流工程为例.选取典型故障工况.在考虑避雷器保护特性的条件下,对换流站几个关键点的典型操作过电压进行了简单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为确定UHVDC输电IT程换流站主要避雷器保护水平及主设备耐受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采用双12脉动换流器串联接线方式,结构非常复杂,换流器的基本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尚没有确定的方案。对其控制系统的结构,换流器的控制方式和配置,特别是双12脉动换流器之间如何协调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PSCAD/EMTDC仿真程序,以云广特高压直流工程为背景,建立±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模型,对双板全压启动、单个12脉动阀组的投入和退出,以及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等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能够满足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需求。传统±5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策略仍然可以用于特高压工程,整流侧采用定电流控制,逆变侧采用定熄弧角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稳态和暂态特性;提出的控制方式、控制策略以及单个阀组投入和退出逻辑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浙江和西藏两地区的地闪活动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了两地地闪参数的特征,并建立了多回击地闪雷击线路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地闪特征参数对线路动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地区的多回击地闪百分比、地闪回击次数、地闪持续时间、回击时间间隔和地闪回击强度等参数均要大于西藏地区,两地多回击地闪的地闪持续时间大于500ms的比例和后续回击大于首次回击的比例均不可忽视;多回击地闪作用下的线路耐雷水平与单次回击作用下的线路耐雷水平相等,线路的重启失败率随着多回击地闪的地闪回击次数增大和地闪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适当延长线路重启过程的去游离时间以及增加线路重启次数,有助于提高多回击地闪作用下线路的重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CDEGS软件包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极导线水平排列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标称电场、合成电场、无线电干扰(RI)和可听噪声(AN)的总体水平。讨论了线路参数。包括极导线对地高度、极间距、子导线截面积等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的影响.对海拔高度变化和单极运行方式等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区域电网频率控制系统在应对多直流馈入引发电网频率稳定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频率控制系统动作的快速性、准确性很大程度依赖于直流协调控制功能。介绍了直流控制系统与频率控制系统的接口方式,设计了合理的接口数据处理方法。针对频率控制系统存在无法准确判别直流功率回降量的问题,提出了直流功率损失判断准确性提升方法。为改善直流执行频率控制系统调制命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调制功率补偿方法和换相失败延时调制方法。最后通过实时数字仿真(RTDS)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特高压直流协调控制功能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方新 《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7,(6):69-70
在总结国内外多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距离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目前最常用的侯效法计算理论,提出了±800kV直流线路导线间隔棒次档距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800 kV向家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站绝缘配合是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换流站的避雷器保护配置方案、绝缘配合的原则和换流站过电压防护的策略,并计算了避雷器的参数与特性,分析了设备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水平,初步给出了换流站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这些绝缘配合的数据对换流站设备的选型和制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交流500 kV和直流±800 kV并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电磁暂态模型对混合线路中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相关研究。通过体表电场、转移电流以及暂态能量3个方面对安全防护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体表电场随交流线路相位的变化而变化,作业人员越靠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交流输电线路对体表电场影响越明显;相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独立架设,混合线路中带电作业人员体表电场、转移电流幅值有明显升高,暂态能量值升高相对较小;建议混合线路中作业人员身穿合适的屏蔽服和屏蔽手套在距离导线0.4~0.5 m位置时进行电位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3.
谐波阻抗等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换流站交流滤波器的配置方案,直接影响换流站的平面布置、占地、投资等技术经济指标。在完善发电机、变压器、滤波器、线路等电气元件阻抗频率模型的基础上,采用NIMSCAN阻抗频率扫描程序对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行了谐波阻抗等值计算。对两端电网典型运行方式及开断方式进行了优化,等值中考虑的最严重运行方式为N-2方式,并对3、5、7次及高次特征谐波进行分区统计处理。采用详细的元件阻抗频率模型和分区统计可显著减小各次谐波阻抗、进而优化滤波器设计并简化滤波器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负地闪先导-回击过程的光学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闪电先导传输的过程以及雷电灾害产生的机理,利用高速摄像观测自然闪电的资料,结合地面电场变化观测,分析了27次自然负地闪先导-回击发展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90%的负地闪首次回击前下行梯级先导具有明显的多级分叉现象,随其下行发展,接近地面时分叉逐渐增多,先导的发展速度为104~105m/s量级;约30%(8/27)的地闪具有多个接地点;约44%(12/27)的地闪具有多次回击,其中回击次数最大值为13,回击次数>10的地闪有4次;多接地闪电中有62%(5/8)具有多次回击,但发生多次回击的接地点均只有1个,其余的接地点均只发生1次回击。 相似文献
16.
17.
临近1 000 kV 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架设输电线路,挂接地线是防止感应电危害施工人员安全的有效措施。为了确定施工中输电线路接地线感应电流分布和接地线拆除方案,基于ATP-EMTP电磁暂态程序,建立了±1 000 kV 吉泉直流输电线路长距离并行同塔双回1 000 kV 交流输电线路的模型。计算了施工中直流线路中的感应电流,分析了线间距离、并行长度、线路高度和土壤电阻率等因素对感应电流的影响。最后,针对地线的拆除顺序提出了相应的接地线拆除方案。 相似文献
18.
±500kV三沪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500kV三沪直流输电线路极导线垂直排列方式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于工程,系统了解这种导线布置方式下地面合成场强、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水平,可为今后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工程设计,以减小线路走廊宽度、满足电磁环境要求提供技术支持,故在±500kV三沪直流线路调试期间.依据环评标准测量了极导线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线下的电磁环境参数。测量结果为:极导线垂直排列线下合成场强最大值为15kV/m.水平排列合成场强最大值为8.2kV/m(正极导线侧);极导线垂直排列、水平排列正极导线投影20m处的无线电干扰值分别为51.0dB、53.3dB,这些参数均满足地面合成场强〈30kV/m,无线电干扰水平〈55dB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湖南电网山火告警风险及故障时间间隔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电线路故障规律的研究对电网的运行维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利用湖南电网输电线路山火广域监测数据和输电线路故障数据,对输电线路山火告警风险和输电线路故障的时间丛集性特征开展了研究,发现了输电线路山火告警风险的"日告警数—频率"满足幂律关系,验证了包含所有触发因素的输电线路故障"时间间隔—频率"累积概率分布满足指数关系。然后,基于Fano因子和Allan因子发现了输电线路故障时间序列具有自相似性,分析并获得了山火、雷击、冰灾等不同故障原因的输电线路故障"时间间隔—频率"累积概率分布满足分段幂律关系,确定了输电线路故障存在两个时间尺度的动力学过程。最后,得到的研究成果可为输电线路山火告警风险和输电线路故障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