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始地应力场是影响岩体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岩土工程设计所需的基本指标。结合锦屏水电站坝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实测地应力资料,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引入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对坝区的初始应力场进行回归分析,求出最优回归系数;实测点回归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在量值和方向上接近,表明回归所得的应力场是合理的,从而获得坝区初始地应力场,为坝区高边坡、地下厂房的开挖模拟及长期稳定性提供了合理的三维初始应力场。  相似文献   

2.
在对江坪河水电站区域地应力场特征进行实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三维模型施加不同的边界载荷,对比分析应力拟合点处的计算应力与实测应力,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对水电工程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江坪河水电站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量值较低,最大主应力为2.5 MPa,方向为N45°W;最小主应力为1.5 MPa,方向为N45°E。应力拟合点处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表明反演得到的坝址区初始地应力场是合理的,符合坝址区地质构造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3.
岩体初始地应力场是影响岩体变形与稳定的主要力源,也是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大型地下工程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某水电站厂区的地质条件及地应力实测资料,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坝址区初始应力场进行了回归反演分析,通过多方案筛选,取得了较为客观合理的初始地应力场,为地下厂房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其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散的有限个测点实测资料建立较为可靠的围岩初始应力场。结合丹巴水电站调压井区域的地质条件,基于地应力实测资料,引入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和静态的三因素灰色计算模型GM(0,3)对岩体初始应力场进行回归反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廊式调压井区存在较大的水平向地质构造作用,岩体的地应力由自重和构造应力叠加而成。推荐方案三回归效果良好,测点的回归值与实测值无论在量值还是方向上都较为接近,从而获得了较为合理的初始应力场分布,为调压井的开挖模拟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俊德  杨剑锋 《人民长江》2018,49(24):17-20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的大型水电站。两年多的工程建设实践表明,该模式优势明显,成效显著。介绍了杨房沟水电站总承包工程监理基本情况、监理的主要特点及工程监理的主要做法。目前,我国大型水电站EPC总承包监理在合同项目管理、目标控制和设计监理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针对工程监理过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为同类水电工程EPC建设监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胡泽理  曲懋轩 《人民长江》2016,47(20):78-81
对边坡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指导工程施工和改进设计方法。选取杨房沟电站进厂公路K0+360,K0+590,K0+760三个断面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10月到2014年8月不同锚固深度的位移值、锚固力和应力损失值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位移值变化量出现在雨季的5,6,7月份,为0.5 mm,在旱季波动很小;边坡稳定后,岩土层大多处于松动状态;锚固力在一定的损失后,最后都趋于一个稳定值。  相似文献   

7.
杨房沟水电站两岸边坡陡峻,地面开关站、出线场布置位置及尺寸受限,通过高压配电装置型式选择、高压引出线设备选择以及开关站布置方案比选,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确定开关站布置方案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的布置及选型.  相似文献   

8.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枢纽最大泄洪功率为10 960 MW,在国内拱坝中处于较高水平.水电站泄洪消能采用“坝身表、中孔泄洪+坝下水垫塘”布置型式.文中通过方案比较,泄洪建筑物采用3个表孔和4个中孔的坝身集中泄洪方案,下游消能建筑物采用水垫塘+二道坝方案.表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中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的宽尾墩.结合泄洪雾化分析,对水垫塘两岸边坡采用混凝土护坡、喷锚支护和排水孔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浩  刘艳兰  冉毅伟 《人民长江》2016,47(20):74-77
以杨房沟水电站导流洞工程为实例,对该导流洞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内业处理及工程量计算等施工测量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利用地面高精度控制点在洞壁上补设低一级的控制点,结合边角后方交会测量方法,应用洞内相对坐标系统开展洞内直线段测量。该测量方式在保证隧洞现场放样和断面验收精度符合要求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类似水电站洞室施工测量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雅砻江杨房沟及卡拉水电站上铺子沟砂石加工系统采用湿法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需对各级骨料用水冲洗,耗水量大,废水浓度严重超标。结合该工程特点,采用了机械预处理+辐流沉淀池+机械压滤脱水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所需主要设备及各处理车间的生产技术参数。工程实践表明,该废水处理工艺效果显著,污泥含水量及体积均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张立明  李武  迟小平 《人民长江》2018,49(24):21-23
在工程建设发展的今天,EPC总承包模式是大势所趋。杨房沟水电站开创了国内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EPC模式建设的先河。EPC模式下的变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从工作界面划分、设计深度、招标范围、风险转移等方面,对该工程EPC模式下的工程变更管理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军  杜鑫 《人民长江》2016,47(20):66-69
杨房沟水电站两条导流隧洞均布置在右岸,上游洞段为变质粉砂岩夹炭质板岩,下游洞段为花岗闪长岩。变质粉砂岩洞段围岩稳定性较差,对施工围岩安全有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开挖、支护施工的进度与安全,在导流隧洞及进出口边坡设立了围岩受力及变形监测系统。系统的实际运行表明,监测成果在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监测成果调整的施工方案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工期。对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运行、调整以及资料分析、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类似工程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房沟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期围岩稳定问题突出。为解决洞室开挖过程中普遍揭露的脆性岩体高应力破坏、缓倾结构面导致的顶拱变形破坏、喷层开裂脱落等岩石力学问题,结合施工地质、监测成果和数值模拟开展动态反馈分析,对洞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在洞室群开挖过程中,上游侧拱肩位置存在应力集中,是导致脆性硬岩发生片帮破坏的主要原因,而及时、有效的系统支护对抑制围岩应力型破坏至关重要;缓倾结构面对顶拱围岩变形与稳定起着控制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断层下盘岩体坍塌破坏和深层变形问题;在中高地应力条件下,受不利地质构造和施工质量等因素控制,洞室顶拱混凝土喷层容易发生开裂、脱落问题。通过开展施工期围岩监测反馈分析,不仅能够解释围岩变形破坏机制,而且能够为支护设计优化和信息化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熊建军  赵东海  刘涛 《人民长江》2016,47(20):52-54
杨房沟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河段,其1,2号导流隧洞进口岩体较风化,局部夹炭质板岩,围岩岩体较破碎,且导流隧洞进口边坡以外为较陡的自然边坡,导致导流隧洞施工时岩体稳定问题突出。经过对施工条件的比选,采用了大管棚作为主要施工支护措施。介绍了大管棚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流程,如钢拱架及导向管安装、钻孔顺序安排、管棚灌浆等。指出管棚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初次支护,并在施工中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指导导流隧洞施工。  相似文献   

15.
杨房沟水电站是我国首个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其设计施工管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了解决在总承包模式下勘测设计怎么管、如何管才更高效等问题,业主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总结。从投标、管理人员资质要求、设计管理要求、设计产品提供、设计优化等方面总结了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取得的经验,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加强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叶灵 《人民长江》2016,47(20):8-10
结合杨房沟水电站工程施工用电的特点,对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水电站施工供电工程的业主项目管理特点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对监理的管理、对总承包项目部的管理、对对外协调工作的管理。围绕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环节及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管控措施,如注重对优化设计的审批,考虑供电工程容性无功补偿问题等,可供同行借鉴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张俊德  赵东海 《人民长江》2016,47(20):55-57
杨房沟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围堰覆盖层主要为混合土卵石层及漂石混合土层,采取高压喷射灌浆和覆盖层帷幕灌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渗处理。详细介绍了高压喷射灌浆和覆盖层帷幕灌浆的施工工艺,施工难点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工后质量检查以及围堰汛期挡水效果均表明联合防渗处理措施是成功的,其经验可为类似复杂覆盖层灌浆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